暴风上市之后,从暴风影音一直扩展到
暴风电视、虚拟现实,暴风体育
等多领域,目前,全部押注在电视上。这也是外界所诟病的主业不强,也是外界质疑比较像乐视的业务模式。对于市场的质疑,冯鑫用他独特的方式回答了,那就是电视做核心业务的背后逻辑。
冯鑫认为,互联网经济的价值第一是用户价值,第二是商业价值。冯鑫一直执著于做软件,或者说是
“免费+广告”
的商业模式。2007年,他收购了视频播放器暴风影音,并且成功地让其成为那个年代PC端的装机必备。
上市后的暴风为投资者描绘出一张美好的蓝图,其在2015年年报中称,暴风将从单一视频服务扩展为一个
联邦生态——互联网视频、VR(虚拟现实)、智能家庭娱乐、直播、影视文化、互联网游戏和O2O等。
但从暴风近几年的财报来看,传统的视频广告急剧萎缩,而新增的每项业务几乎都在失血。从上市第二年的2016年开始,暴风就在亏损,至2018年一季度,三年净利润分别亏损2.4亿、1.7亿以及8600万。
从暴风集团2017年的收入结构来看,暴风TV等硬件已代替广告成为暴风的主要收入来源,销售收入12.83亿,占营收总额的67%。
暴风TV上市后,与小米、乐视等互联网电视竞争,主要采用了低价策略,毛利率仅为-7.15%,这使得暴风TV越卖越亏。
冯鑫用一组数据来支撑的战略调整,他把暴风影音和暴风电视进行比较:电视的用户价值远大于APP用户,暴风电视的用户价值是暴风影音用户的至少100倍;电视用户的活跃度和时长远高于APP;暴风电视生命周期为5年,暴风影音为0.5年。
暴风影音客户量的下滑、互联网电视低价竞争等问题都是不争的事实,通过智能硬件获取用户的互联网电视商业模式会被市场认吗?以及能否让暴风集团逐步回暖,都还需要时间验证。
实际上,红极一时的VR才是暴风集团一度试图发展的核心业务。VR主要由北京暴风魔镜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暴风魔镜)经营,但这个烧钱的项目,2015年上半年就亏损了1800万。从当年开始,上市公司就将暴风魔镜的部分股份转让给关联公司和高管,剩余的股份不足20%,没有并入上市公司财报。
加上技术不成熟、内容缺乏等短板,
VR迅速熄火,变成了伪风口
,上百家VR公司的融资大多停留在B轮。等到2016年年底,暴风魔镜也传出了裁员过半的消息。
值得一提的是,中信资本正在与暴风魔镜打官司,原因是股权转让纠纷。北京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在2017年10月裁定,冻结暴风魔镜等两家VR公司总计九千余万元的财产。
此外,
游戏、影视、小额贷款、区块链,几乎每个热点,暴风集团都没有错过,结局也均以政府开始严格规范而放弃。
最广为人知的是2016年3月,暴风集团抛出了31.05亿元的高额定增方案,以发行股份和支付现金相结合的方式购买甘普科技100%股权、稻草熊影业60%股权、立动科技100%股权。这三家公司分别来自游戏、影视以及VR领域,全部撞在证监会的枪口上,最终没有逃过被叫停的命运。
冯鑫在日后接受腾讯采访时,谈起这次失败的并购,他说,“我有点膨胀了”。他还感谢证监会救了暴风,因为如果批了,暴风就会投入更大的精力、资源和钱,结果还很可能是失败。
冯鑫还在为暴风TV和暴风魔镜拼命找钱。2017年底,公告称,暴风TV获得了8亿元融资,估值30亿。此外,暴风魔镜与贵安新区达成了3亿元的投资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