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华中科技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官方微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苏州新闻  ·  正在公示!恭喜苏州这些高校! ·  2 天前  
苏州新闻  ·  正在公示!恭喜苏州这些高校! ·  2 天前  
兰州大学萃英在线  ·  月台 | 吾心若安 何日非“年”? ·  4 天前  
兰州大学萃英在线  ·  “北方飘来的雪,带来我思念的回信”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华中科技大学

Viva La Vida | 华中大人的故事在这座森林之外还将继续

华中科技大学  · 公众号  · 大学校园  · 2017-06-22 22:15

正文

这一场盛大的离别,已经随着两天前的毕业典礼结束,但是小科这里有一份 姗姗来迟的礼物 要送给所有已经背上行囊,闯荡世界的HUSTer们。这份礼物来自 森林五重奏乐队 ——华中大校内目前唯一一支 人员固定的 室内乐乐队。


历经精心的重新编配,超过6000分钟的音乐录混制作,300个镜头素材的摄制剪辑,这首由英国coldplay乐队创作的西班牙语歌曲, Viva La Vida ,得以在今天 献给所有壹柒毕业的HUSTer们,献给我们挚爱的1037号森林。

参与此MV制作的所有人员,除导演曹宇和森林五重奏乐队成员许涵博是已经毕业的HUSTer,其他人均为华中大在校学生。

森林五重奏乐队 是在2014年的秋天成立的,当时高乐还是曾经的艺术团的一名大一新生,恰好有一次和交响乐团另外两名小提琴手吕瑞琪和许涵博合作了一个巴洛克时期的作品,帕萨卡里亚。这也是后来几年内贯穿于森林乐队演出的一个曲目。随后,高乐邀请了大提琴江泽茹和低音提琴李怡笑加入,森林乐队正式成立。

2015年后,吕瑞琪成了交响乐团的首席,江泽茹和李怡笑也成为了各自声部的首席,队长高乐则在音乐制作方面不断学习。但几年来乐队的排练却始终没有间断过,从古典、浪漫时期的作品到现代流行音乐大大小小十多次的演出,也在森林对音乐的热爱下不断呈现,终于,在2016年,森林乐队有了自己的专场演出。

这个mv发布的时候,制片人许涵博刚刚毕业。“这个想法有了很久了,从乐队完成专场演出以后,我们就一直在想, 我们还能做些什么更有创造力的事情,一直到我大四,我对自己说,终于有时间了。

“我们希望选一个受欢迎的流行现代音乐,用古典形式展现出来,并且节奏型和和声都比较简单的歌曲,商量了一下选定了viva la vida。中提琴和低音提琴作为乐器界独奏曲目最少的乐器,在我的编配里,从始至终演奏同样的节奏,但是却撑起了全曲的和声走向和节奏。大提琴引子的solo旋律用了很低的音,是希望表现黑暗中的人对光明的一种期待,后面一二小提琴交织在一起的主副旋律表现了我们对viva la vida生命万岁的理解。”

林嘉荣负责的是航拍和运动摄影,他为了研究乐器的拍摄手法和角度研究了大量的样片。 “可能这样一个简单的拍摄的手部特写拉弓的动作,背后是几十次的拍摄和调整。”

这也是录混师高晨洋第一次做这么大的纯器乐工程。半年多以来,从第一次的录音效果的完全无法接受,到录音整体的推翻重来,再到远在美国的鲍檬歌对录音提的诸多建议,这期间经历了超过100个小时录音和后期。“由于经验不足,在录制环节就真的花了很多时间,先保证节奏和音准这些基本的东西不出问题,在毕业季之前,有很多的时间能去扣音色、混响和听感这些问题。”不论是高晨洋还是森林的队员们,都在不断重复和尝试的过程中, 表达着一种不甚成熟,但满怀赤诚之心的音乐理想。

mv拍摄过程中,历经了300个镜头的磨练。有一个黑暗中的镜头,需要在巨大的黑暗密室环境下拍摄。没有钱,怎么办?森林想办法租下了韵体,通过同学介绍,大家凑了2000块钱,租借了一套灯光设备。除此之外,机械大楼顶、东湖湖畔, 每一个镜头的拍摄对于没有任何经费支持的摄制团队来说都是一次挑战。 但它终于赶在毕业之际,能献给所有的HUSTer。

Viva La Vida ,正如它的名字一样,期待着传递给HUSTer们一个信念, 生命万岁 ,华中大人的故事在这座森林之外还将继续。 也祝福奔走在喻园之外广袤世界的HUSTer们遇见更加热爱音乐,足够纯粹的自己。

点击“阅读原文”,跳转小科电台

听高音质《Viva La Vida》


华中科技大学(ihuster)

mv制作团队

导演 曹宇

制片人 许涵博

艺术总监 高乐

总摄影 林嘉荣

影视制作 布谷社影视工作室

森林队员/演员

第一小提琴 吕瑞琪

第二小提琴 许涵博

中提琴 高乐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