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近现代史研究资讯
侧重二十世纪中国政治社会史、政治经济史,中共党史;历史学新书、新刊、论文;中央地方文献资源;以及很少有我们找不到的电子书。总之,专业是中国近现代史当代史。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湘微教育  ·  今天起,可以查分了! ·  15 小时前  
湘微教育  ·  今天起,可以查分了! ·  15 小时前  
青岛早报  ·  今起,可查成绩!山东是12:00 ·  16 小时前  
天下泉城  ·  今起,成绩可查!山东具体时间公布 ·  17 小时前  
鸡西新闻网  ·  即将出分!转存这份2025考研复试全攻略 ·  昨天  
鸡西新闻网  ·  即将出分!转存这份2025考研复试全攻略 ·  昨天  
发现新西兰  ·  突发:新西兰国会“封杀”DeepSeek!微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近现代史研究资讯

新书:《醫療與帝國:從全球史看現代醫學的誕生》

近现代史研究资讯  · 公众号  ·  · 2019-05-13 10:46

正文

醫療與帝國:從全球史看現代醫學的誕生

Medicine and Empire:1600—1960

作者:普拉提克.查克拉巴提( Pratik Chakrabarti)

譯者:李尚仁

出版社:左岸文化

出版日期:2019/02/20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550NT$

内容简介

以全球的尺度來認識醫學史, 並理解危害全球健康的深層問題。 現代醫學的誕生不是西方人獨自完成的。現代醫學具有濃厚的殖民性,與西方帝國主義的發展息息相關。西方向外殖民的歷史,不只依賴軍事力量,醫學伴隨其中,扮演照護殖民者生命健康的角色。透過醫學的進展,我們可以了解現代世界如何應運而生;從西方國家在美、亞、非洲的屯墾殖民史,我們可以理解他們如何藉由醫學促進經濟活動,完成文明開化的道德使命。

但是,醫學只是一種工具,幫助殖民者治理他者嗎?是殖民者帶來醫學福音,幫助被殖民者脫離疾病、改善環境嗎?根據歷史考察,答案其實遠比我們想像的複雜。本書從西方將被殖民者的自然知識納入藥典,到對金雞納樹的生物探勘狂熱;從種族和氣候為基礎的疾病理論,到寄生蟲學到細菌學如何影響國際合作;從西方鄙棄殖民地的醫事人員,到殖民地傳統醫學的「被發明」,廣泛呈現醫學史的多層次與多樣性。直至二十世紀,殖民醫療措施仍延伸至全球衛生政策,掌握醫學史成為理解當代健康挑戰的鎖匙。

本書在地理尺度上橫渡美、亞、非,並顧及澳洲、太平洋島群;在時間刻度上,自十七世紀以降,橫跨三百年;在資料取用上,參照最新的研究成果和第一手資料,總和出這樣一部作品,能夠回應過去各自研究者侷限於特定區域或是特定疾病的不足。

名人推荐

「這是一本極為有價值的著作…達成並超過了教科書的要求,因為這本書所提出的綜合詮釋本身就很有價值。」──馬克.哈里森(Mark Harrison),英國牛津大學醫學史教授以及醫學史中心主任。

——李尚仁(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


「這本書提供了和帝國史相關的敘述,將此一敘述放在對帝國的經濟、政治與軍事功能更寬廣的理解之中;本書向讀者介紹此一主題豐富而多樣的歷史書寫,並提供當代醫學與國際衛生問題的長時程背景。」

──大衛.阿諾(David Arnold),英國沃瑞克大學(University of Warwick)歷史學榮譽教授。

作者|译者简介

普拉提克.查克拉巴提 (Pratik Chakrabarti), 目前任教於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科學、技術和醫學史研究中心」,教授醫學史與科學史。在印度尼赫魯大學取得博士學位。被英國大學聘任之前,於印度教書。著有《當代印度裡的西方醫療》(Western Science in Modern India: Metropolitan Methods, Colonial Practices)、《物質和醫療》(Materials and Medicine: Trade, Conquest and Therapeutics in the Eighteenth Century)、《英屬印度的細菌學》(Bacteriology in British India: Laboratory Medicine and the Tropic)。最新论文有: Gondwana and the Politics of Deep Past Chakrabarti, P., 1 Feb 2019, In : Past & Present. 242, 1, p. 119-153 34 p. 他的研究主題,其地域擴及南亞、加勒比和大西洋,時間維度跨越十八到二十世紀,主題從科學史、醫學史展開到世界史、帝國史。是頂尖期刊《醫學社會史》編輯之一。 他曾經以水為主題進行過「淨化水」(Purifying the River: Pollution and Purity of Water in Colonial Calcutta)的研究計畫,未來這個子題會擴展成「全球南方的水歷史」。

译者李尚仁, 英國倫敦大學帝國學院科學史科技史與醫學史中心博士。現任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曾獲中央研究院年輕學者研究著作獎,著有《帝國的醫師》(第二屆中央研究院人文及社會科學學術性專書獎)。譯有《老科技的全球史》《歐洲醫療五百年》《科倫醫師吐真言:醫學爭議教我們的二三事》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貿易時代的醫學,一六○○到一八○○

第二章 植物、醫學與帝國

第三章 醫療與殖民部隊

第四章 殖民主義、氣候與種族

第五章 帝國主義與疾病的全球化

第六章 印度殖民時期的西方醫學

第七章 醫學與殖民非洲

第八章 帝國主義與熱帶醫學

第九章 細菌學與文明開化使命

第十章 殖民主義與傳統醫學

結論:殖民影響下的全球衛生

往期精彩

新书:茅海建《历史的叙述方式》

新书:《虛弱史:近代華人中西醫學的情慾詮釋與藥品文化(1912~1949)》

新书:《唯情與理性的辯證:五四的反啟蒙》

新书:《日中關係1500年:從朝貢、勘合到互市,政冷經熱交錯影響下的東亞歷史》

新书:《乱世的笑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上海喜剧文学研究》

新书:《韓戰前後臺灣政治史上的巨變與紛爭》

新书:《中國學習蘇聯:1949年至今》

新书:《重估傳統‧再造文明:知識分子與五四新文化運動》

新书:《中国军阀的饥荒救济》

新书:《化蝶: 一个滇南小镇的政治史》

新书:张小军《让历史有“实践”:历史人类学思想之旅》

新书:《华南海盗:1790—1810》

新书:《文化救国:民国时期的民俗学运动》

新书:《毛時代的民間記憶:從批判性辯論到歷史的再評價)》

新书:《北京:公共空间和城市生活(1400—1900)》

新书:王锐:《自国自心 — 章太炎与中国传统思想的更生》

新书:林满红《茶、糖、樟腦業與台灣社會經濟變遷(1860-1895)》

新书:《甲午战争与东亚近代历史进程:甲午战争12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文集》

新书:章清《会通中西:近代中国知识转型的基调及其变奏》

新书:王晴佳《筷子:饮食与文化》

新书:《从荒野芦滩到东方巴黎:法租界与近代上海》

新书:《真实与建构—中国近代史及科技史新探》

新书:《知識生產與傳播——近代中國史學的轉型》

新书:《殖民地臺灣之青年團與地域變貌(1910-1945》

新书:《五四@100:文化,思想,歷史》

新书:《製作客家人:十九世紀傳教士的客家民族誌》

新书:《重会海外汉学界(1979—1983)——集粹》

新书:《师教:中国南方法师仪式传统比较研究》

新书:《向忠發與中國共產革命》

新书:《边缘缔造中心:历史视域中的上海与江南》

新书:(法)包利威《中国鸦片史(1750-1950)》

新书:石川祯浩等《中国近代の巨人とその著作ー曾国藩、蔣介石、毛沢東》

新书:尚季芳 党庆兰《抗战时期大后方社会变迁研究(上、下)》

新书:《战后日本的中国史研究》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