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玩收藏
中华收藏网以“互联网+艺术品+金融+拍卖”创新模式, 是一家专业从事艺术品投资交易、艺术品拍卖、鉴定评估、书画定制、网上开店、网上展览、手机版鉴宝、软闻发布、行家交流等线上下合作共赢平台。欢迎您,尽在“玩收藏”。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雨果网  ·  出海不易,支付有道!易鲸Whalet为中小企 ... ·  6 小时前  
跨境电商鹰熊汇  ·  恐慌性涨价后,跨境卖家订单急剧降低!川普过山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玩收藏

2020年后,大企业将投入更多资金购买艺术品作为资产配置

玩收藏  · 公众号  ·  · 2020-03-08 16:00

正文

企业艺术收藏

1939年,美国的IBM集团开始以企业的名义收藏艺术品;20世纪50年代末,战后经济的复苏促进了企业艺术收藏的发展;


1959年,摩根大通购买了20件艺术品用于装饰其在公园大道的办公室,开启了它的艺术收藏之路;




可以说是这两家公司开了企业艺术收藏的先河。之后有越来越多的公司认识到,当它们收藏了高质量的艺术品时,自己也就成为了“高质量”公司的代表,这个理念促使更多的企业将艺术品收藏纳入到企业的运营规划之中。


企业艺术品收藏的发展与艺术品市场的全球化发展密切相关,企业的艺术收藏是全球艺术品市场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高速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之一。 企业收藏的实践也从欧美企业扩展到亚洲企业。20世纪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艺术品市场进入调整的长周期,虽使企业艺术品收藏热情降低,但企业艺术品收藏却更趋于理性化、系统化、专业化、成熟化。

中国企业的艺术收藏之路得益于改革开放

20世纪90年代,国内开始有企业涉足艺术品收藏。步入21世纪后,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不仅有了强烈的收藏艺术、赞助艺术的意识,也做了很多富有成效的艺术收藏与赞助艺术的尝试,并逐渐摸索出一套符合当前国情的企业收藏艺术、赞助艺术的模式,取得了企业与艺术双赢的效果。


企业收藏艺术、赞助艺术使得企业与艺术世界、企业与艺术市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企业收藏艺术一般多以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为主要考量,其次,通过艺术收藏可以拓展企业品牌的文化内涵,彰显企业的文化品味,并在与艺术的频繁互动中打造自己的企业文化。


企业之所以愿意将收藏的对象选定为“艺术”,最主要是因为艺术与企业都有对方需要的资源。企业与艺术之间的合作是通过价值交换的方式,创造出可以提升竞争优势的新价值。

企业收藏的发展一般会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企业负责人的个人收藏爱好形成规模之后变成企业的收藏行为;

第二阶段, 企业收藏在数量和质量上达到一定水平之后,企业收藏会与企业开展的主营业务方向产生某种关联;

第三阶段, 借助企业收藏推动企业收藏制度的建设和艺术教育的发展,这时的企业收藏已不仅仅是一个企业的自身行为,它更被赋予了更多的社会责任。



企业收藏是艺术收藏的重要参与力量。


企业的艺术收藏不仅是企业资产配置、财务安排的得力手段,还是对企业品牌、企业文化、企业社会责任的一种战略性建设。企业艺术收藏发展到一定规模也会带动相关文化产业的发展,同时,随着企业收藏意识的增强和能力的提高,也会推动国家对企业收藏、免税捐赠等文化政策的出台,促进国内艺术品收藏的多元化和良性发展。

中国企业艺术收藏的快速发展


2010年以来,中国企业艺术收藏的发展速度较快。据不完全统计,国内企业艺术收藏、赞助艺术的资金额从2010年的300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680亿元,年均增长21%。国内企业艺术收藏的作品种类范围也在进一步扩展,以往主要是以中国书画和中国古董杂项等传统艺术品为主,2012年以来,当代艺术品和国际艺术品的收藏比例有明显提高。这些变化体现了企业收藏对当代文化建设的重视与积极介入。


国内企业涉足艺术品收藏最为轰动的案例,当属大连万达集团于2013年以约合1.72亿元人民币的高价,在纽约佳士得拍卖夜场中购藏了毕加索1950年创作的《两个小孩》。大连万达集团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就开始涉足艺术品收藏,主要收藏中国近现代书画名家、知名油画家以及当代艺术家的作品,目前已经收藏了吴冠中、赵无极、吴大羽、石齐等多位现当代书画名家的多件精品力作,购藏毕加索的作品则是其首次尝试西方艺术品收藏。大连万达集团的收藏策略是收藏那些他们认为有价值的艺术家作品,收藏标准主要参照艺术家在美术史中的定位,选择价值已经得到确立的艺术家的作品。



随着人们对艺术品价值认识程度的提高,很多企业逐渐建立了艺术收藏的战略,开始有计划、成系统、有线索地建构自己的收藏。 例如新疆广汇集团每年拿出1亿元进行企业艺术品收藏,它的收藏重点主要集中在中国近现代书画十位名家的作品上。在具体的收藏战术上,国内企业也开始专业化、精品化。很多企业有自己的艺术顾问,在收藏选择上也更加理智。


国内企业开始注重艺术收藏对企业品牌、企业文化的推动 ,如泰康人寿每年将其利润的2%~5%来持续完善企业收藏。2011年,泰康人寿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图像·历史·存在——泰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成立15周年艺术品收藏展”,将展览与公司成立15周年的庆祝活动相结合,有效地提高了公司的社会知名度。



企业与艺术的多元合作


2020年后中国国内企业的艺术收藏将继续快速发展,企业收藏艺术、赞助艺术将不会只是企业与艺术之间一种简单交换资源的方式,而是会更加强调双方的互动及参与程度。 在企业赞助艺术的策略性合作规划中,企业的参与程度会逐渐增加,并且不再只是单纯的金钱资助和等着利用艺术带来的附加值收成。未来企业收藏艺术的发展趋势将是企业品牌与艺术品牌的对等合作,强调企业与艺术的互动也就是加强企业的参与度,企业与艺术都强调顾客的体验与参与,企业与艺术的合作将会更多地跨界,实现多元合作。


中华收藏网(www.pmv.cn )创办于2006年,是国家现代服务业综合试点项目,蝉联五届“中国行业电子商务百强网站”,专营艺术品交易、众筹、艺术品拍卖、艺术品质押租赁、资讯会展推广, 是一家互动交易平台。

本文来源于版权原作者所有,如有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猜您喜欢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