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美军宣布P-8A“海神”海上巡逻机已具备初始作战能力并正式开始部署P-8A,其中大部分将部署于美军太平洋舰队。
而其老巢就是位于冲绳主岛的嘉手纳美国驻日本空军基地,主要驻扎第18作战群,外加隶属第55作战群的第82侦察机中队。而该中队除了装备先进的P-8A“海神”海上巡逻机外,还装备有RC-135V/W侦察机——这都是在2020年频繁对我实施抵近侦察的“主力机型”!
P-8A这种来自美国的“海神”,其诞生是因为美军为了取代服役已超40年,机体已严重老化且维护费用日趋高昂几近无法忍受的P-3C“猎户座”反潜巡逻机。2000年,美军启动了多任务海上飞机的研究计划,并于2004年与波音公司签订了“P-8A多任务海上飞机”的系统设计和发展合约。
这标志着美军在战略、战术和操作上开始全面抛弃旧的传统的反潜作战样式,取而代之的是采用多任务的、网络中心化的新型作战样式。在参与P-8A竞标的4个美国军火公司竞标中,因为波音公司提出的P-8A设计方案是在波音公务机(BBJ2)的基础上研制的,P-8A将波音737-900的机翼与波音737-800的机身集于一体的737-800增重型。
并且因为737系列机型该全球销售量超过5300架,有数十个国家在使用,因此维护成本十分低廉。由得益于波音公司长期研制、生产和改装商用飞机的优势,使得其P-8A“海神”海上巡逻机的计划得以最终胜出,得到美国海军的青睐。而P-8A海上巡逻机的顺利问世,很大程度上反映出美国海军对于增强海上反潜力量的迫切需求。
窥视南海的美国“海神”
而美军在装备P-8A“海神”海上巡逻机后,将其大量部署到我国周边,并对我进行大量侦查与情报收集。早在2014年,就有老美自己报道当年美军飞机对中国的抵近侦察一年可达500架次左右,“且每次侦察留空时间相当长,超过10个小时”。
这种情况在美军换装更先进的P-8A“海神”海上巡逻机后,则愈演愈烈,去年大量P-8A从美军驻日基地起飞,对我国进行的抵近侦察涵盖了黄海、东海和南海,北起大连沿海、南至海南岛的广大区域。
而P-8A这个来自漫威故乡的“海神”,之所以被大量派往我国周边海域转悠,最大用途就是为了搜索和跟踪我国常规潜艇与核潜艇。收集大量潜艇的航行特征与电磁信号、声信号,在以后进行追踪或打击使用。
P-8A“海神”海上巡逻机装备有大量先进而众多的传感器、电子战、数据通信及武器系统,让它有充分的弹性做各种战术部署,担负多种作战任务。P-8A不但是情报搜集和反潜作战的翘楚,在反水面作战方面的能力也同样优秀。一旦完全掌握制空权,P-8A还能胜任对地远距离轰炸任务。
P-8A机载雷达系统主要是AN/APY-10机载雷达。AN/APY-10型机载雷达是AN/APS-137(V)5型雷达的改进型,能发现和跟踪地面目标、潜望镜和潜艇通气管的搜索雷达,可用于识别目标、评估战斗损失和进行有效跟踪。
APY-10型是新一代海上监视雷达,它与彩色气象信息、高速数据采集和改进的跟踪器等任务系统集成在一起,可同时跟踪256个目标,对移动目标最高分辨率优于1米。AN/APY-10型机载雷达不仅体积小,质量轻,而且扩大了任务执行范围,它不仅能够在距离和方位上进行探测和搜索,还能进行多目标跟踪和火力控制。
此外,而美海军还将有源相控阵技术应用在了P-8A身上,这就是机腹外挂式的AN/APS-154雷达。这套雷达将取代P-3的LSRS,也就是沿岸监视雷达系统。
顾名思义,LSRS就是“由海向陆”的对陆监视雷达,类似E-8联星系统的合成孔径绘图与地面移动目标指示雷达,但由于用上了AESA科技,LSRS的分辨率更高,传说连岸上步兵行进都侦查到。这样一来,P-8A这个“海神”在去年围绕我国海南岛绕圈的时候,大概率是在使用这种可以“侧视”的雷达对我方潜艇基地和陆上部署进行情报收集!
此外,由于P-8A的反潜攻击能力也十分强悍,可以在搜索和发现潜艇后无需呼叫其他力量协助,自身就可以凭借携带的多种武器执行反潜作战。
P-8A的机身腹部有一个内置武器舱和两个外挂点,机翼两侧分别有一个外挂点,总共能携带多达近6吨的武器载荷,可使用的武器弹药种类多达六种。比如AIM-9X响尾蛇空空导弹、MK54反潜鱼雷、鱼叉反舰导弹、AGM-84K增程型防区外对地攻击导弹以及用来攻击水面舰艇的联合制导攻击炸弹等。
针对P-8A的反制手段有哪些
可以说如果在战时我们的潜艇或核潜艇一旦在远洋被P-8A发现和锁定,又没有了岸基和护航力量的保护,就极易被起发起的打击所重创!但与之相较,P-8A依靠高速和大航程对我方重点地区进行长时间抵近侦察的能力,则威胁更大——毕竟直接堵死我们的潜艇基地,远比在远洋摧毁一艘潜艇杀伤力更大!早在2015年5月20日,一架美国海军的P-8A就曾经带着记者飞临我们南海上空,对尚在建设中的渚碧、永暑、美济三岛进行了侦查拍摄。
当时P-8A刚服役不久,依靠737的成熟底子,最大航速高达900公里/小时,并且飞行高度可达1.2万米,滞空时间最多为10小时以上。当时我军只有运-8系列改装的“高新”系列特种飞机可以与之在滞空时间上一较高下,但由于较低的速度,等赶到南海上空P-8A早就凭借高速完成任务飞离了。
而战斗机虽然速度远超P-8A,但滞空时间太短,即便有空中加油机的协助,从本土起飞也耗不过P-8A。所以在我们南海岛礁未曾建成并部署战斗机与防空力量之前,P-8A的这种嚣张气焰还是难以扑灭的。
当然,在现在我们南海多个岛礁已经建设完成,并可以进驻战斗机和防空系统后,再遇到P-8A进行这种抵近侦察时就可以立即进行驱离。
此外除了使用作战飞机驱离外,还可以依靠在岛礁上多点部署各种干扰和反制措施,使P-8A的主要机载传感器失效,令其无法获得有用的情报信息,也不啻为一种降低直接对抗摩擦风险的手段。
毕竟美军除了在日本常年部署P-8A外,还从2014年起在菲律宾开始换装P-8A,形成了从东西两侧对我们的“夹击式”侦查态势。未来P-8A多任务海上飞机还将在提高攻击能力、增强侦察监视范围等方面继续做出改进,而我们需要做的是加快对其进行深入地情报侦察和分析研究,进一步掌握其各项战技指标和作战运用特点,为未来可能的军事斗争做好准备!
为分享前沿资讯及有价值的观点,新刀口谈兵微信公众号转载此文,并经过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