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天津日报
媒体新闻账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龙视新闻在线  ·  74岁刘晓庆,突传消息! ·  3 天前  
龙视新闻在线  ·  74岁刘晓庆,突传消息! ·  3 天前  
混在邯郸  ·  74岁刘晓庆,官宣! ·  3 天前  
混在邯郸  ·  74岁刘晓庆,官宣!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天津日报

​奋斗十多年,升职轮不到我!《驻站》的台词,扎了多少人的心 | 津报早评

天津日报  · 公众号  ·  · 2025-01-21 07:00

正文

文 | 木棉

工作中,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时刻?明明努力了那么多年,却发现升职加薪的名单里没有自己的名字,而新来的同事却轻轻松松拿到了位置。

这几天,正在央视一套热播的《驻站》,便凭借其中一段短短一分钟的台词,在观众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毫不留情地戳痛了无数 “普通” 员工的心,引发了网友广泛共鸣。有人说,这段话就是这么真实,真实到像一面镜子,映出了无数基层打工人的生活。

我们不妨先简单了解一下这段台词的背景。

电视剧中,男主人公常胜是一名兢兢业业的基层民警,能力强、口碑好,他的很多工作方法还被同事总结成“常胜工作法”。常胜愿望就是职位可以往上升一升,当上副所长,毕竟“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过天有不测风云,由于他的师傅意外离世以及一次被勉强认定的工作失误,常胜接替师傅的岗位,成为一名偏远火车站的驻站民警。而与此同时,常胜所在的派出所空降了一位同事,虽然缺乏基层工作经验,但年轻、学历高,很快就被提拔为副所长。

在一个雨天,新任副所长来到车站视察,并与常胜一同巡线。在几番暗潮汹涌的交谈后,常胜爆发了:“有想过基层的干部吗?这对基层干部公平吗?你们明明知道,基层干部的上升空间非常狭小……我告诉你,我从警校毕业十三年,十三年我头发都熬白了,什么脏活累活我没干过,弹指一挥间,这个副所长啪一下就过去了,这对我公平吗?”

这短短一分钟的台词,句句扎心。这段剧情为什么让人感同身受?并非因为他“熬”的年头多、“资历”够老,而是因为常胜不是一个人,而是无数普通基层工作者的缩影。对于那些年复一年努力工作却始终得不到认可的人、那些能力出众却没学历没背景的人、那些满怀梦想却被现实压得喘不过气的人来说,看到常胜,就像看到了自己。

其实,基层干部责任大、压力大、上升空间小的问题,早已不是一个新问题。

现实中,面临工作压力大,基层干部可以凭借顽强意志攻坚克难;面临复杂问题,基层干部可以通过创新思路努力化解;面临基础条件薄弱,基层干部还可以挖资源、找出路。但提拔晋升“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现状,并非基层干部靠“自己努力”就可以改变。尤其因此让基层干部衍生“付出得不到肯定”的失落,加深着基层干部成长的忧愁感和焦虑感。

国家治理依赖基层治理,基层治理重在基层干部。如果基层干部意气风发,斗志昂扬,那么就会使基层治理不断创新,并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反之,如果基层干部难以人尽其才,无法施展才华并获得通畅的晋升通道和任用空间,就会挫伤他们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也会使基层治理难以走出困境。

因此,只有结合基层干部的长处与特点,有针对性地拓宽其发展通道,才能更好地留住并任用优秀人才,使他们的才华能力用在最关键、最有效率,也最能为其提供成就感、获得感的地方。

值得欣慰的是,近年来,从国家到地方,正在不断通过完善制度,推动更多基层干部顺利成长成才。比如2019年《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规定》出台,旨在畅通晋升渠道,拓展晋升空间,促进和激励公职人员安心工作、担当作为;2022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新修订的《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规定》,推动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导向,让更多基层年轻干部看到晋升希望……本市出台的《天津市关于促进劳动力和人才社会性流动体制机制改革的若干措施》,更是在拓展基层人员发展空间、拓宽技术技能人才上升通道以及加大对基层一线人员奖励激励力度等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定。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