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丨历史的囚徒
但凡在历史上有点成就的人,生活中一般是“脱逃大师”,
你能虐,我敢逃,
杜甫就是这样一个人,
在人命如草芥的乱世,幸亏有文字一次次的救赎,
否则,以他遭遇的的种种逆境,流离各地的生活,孱弱的身子骨,恐怕早就命丧黄泉。
1
圣历二年(公元
699年)秋天,“平安江西”报道,该省吉安县发生了一起罕见血案,
吉安司马(人武部长)周季重,在生日宴上被一个陌生少年残忍刺杀,
闻讯赶来的保安举刀示警无效,将刺客当场正法,
据警方调查了解,凶手只有13岁,名叫杜并,是在押人犯杜审言的二儿子,
他们之间有什么大不了的仇恨呢?
原来,杜并认为父亲是冤枉的,在看守所有生命危险,
冲动之下,铤而走险。
这桩刑案轰动一时,
连大唐最高领导人、年近八旬的武则天奶奶也作了重要批示,要求彻查,
结果,杜审言平反出狱,
武则天还提拔他为著作郎、膳部员外郎(副局级)。
2
有史以来,任性恣肆的文人不少,
7
世纪
90
年代,大唐最狂妄的诗人当数杜审言,
也就是杜甫的爷爷。
他狂到什么程度呢?
作为大唐高级干部培训班的班主任,有一天批改试卷,他叉着腰自我欣赏——
“味道见吾判,必羞死”
(苏味道看见我的评语,一定会羞愧而死)。
苏味道,吏部二把手(组织部常务副部长),文坛“四大天王”之一,
他还有一个更厉害的身份——
300
年后北宋天才词人苏东坡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
原来杜甫和苏轼还有这种神秘的交集。
……
不过,杜家确实有骄傲的资本,
比如他们的先祖杜预,就是晋国超级学霸、军队名将,是三国末期灭吴的主帅,
但杜审言同志确实狂得有点过分,
一次喝大了,杜审言居然宣称——
“吾文章当得屈、宋作衙官,吾笔当得王羲之北面”,
(写文章,屈原宋玉只配给我打下手;论书法,王羲之也得向我称臣)
因为毫不遮掩,满嘴跑火车,杜审言得罪了不少当权派,这才被下放到江西吉安,
而被刺杀的周季重,一直很讨厌杜审言,随便造了个罪名,将他抓捕入狱。
3
很多人钟爱李白,不喜欢杜甫,觉得他太古板太灰暗,从来没年轻过,
对这一点,囚徒是不同意的。
杜甫登台之前,先花1分钟介绍他的长辈,
只是想证明:杜甫的体内,也有狂放和热血,
成年后,他还不时流露这样的情绪——
——“诗是吾家事”。(《宗武生日》)
——“吾祖诗冠古”。(《赠蜀僧闾丘师兄》)
写诗是我们杜家的事,你们就别掺合了!
囚徒认为,李白的荷尔蒙是瞬间爆表,直冲云霄,
而杜
甫的荷尔蒙,只有压缩时间,你才能感觉到它的汹涌澎湃。
4
文学意义上的盛唐,其实由李白和杜甫的一辈子构成,
准确地说,是李白的前半生,杜甫的后半生,
他们最优秀的作品,都产于那个时期。
盛唐是什么感觉?
流动性极其泛滥,人们视域空前开阔,精神需求得到极大满足,
随之而来的政治危机(安史之乱),令大唐调头向下,从此一蹶不振,
李白和杜甫,都要感谢那个光怪陆离、苦难深重的世界,
因为没有内心的坚持与挣扎,他们无法长成唐诗的两座颠峰,
对于杜甫来说,尤其如此。
能想象吗?
一个漂泊在外的读书人,要名气没名气,要地位没地位,要金钱没金钱,
人间所有苦痛,他都尝了一遍,
一般人,可能就此沉寂无声,自生自灭了,
可是这个人很坚韧,
黑暗中,他无数次昂起头,强撑病体,写了
1400
首诗,
3
天一更,频率惊人,直到他离开人世,
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和毅力?
5
杜甫的家世渊源,比李白不知道强到哪儿去了。
众所周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及自己的出生地,李白总是遮遮掩掩,顾左右而言他,
越是这样,人们越是猜疑他的身份。
杜甫就不同了,
19岁之前,他是一个富二代,没挨过饿,受过冻,
有一段时间他成绩很不好,怎么说呢?看他的排名,就知道他们班上有多少人,
因为他讨厌填充式教育,
他只想出去浪,在家里闹了多次。
公元731年,老人拗不过他,终于批准他的深度游计划,
在千里之外的吴越、齐赵,杜甫一浪就是
10
年。
中途曾短暂回乡,参加全国统一科举考试,
那是他的第一次,结果很残酷:落榜!
他并不在乎这个结果,认为只是个意外,
回到旅途,整理心情,25岁的他在泰山写下一首名诗,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别看我今天落榜了,以后我就是主峰,你们只是小山包!
他坚信:自己的未来,一定是鲜衣怒马、花团锦簇。
……
与佛教徒王维、道教徒李白不同,杜甫是一个坚定不移的儒学主义者,
儒生们信仰什么呢——
除非碰到暴虐的君主,一定要积极入仕,辅佐明君,服务百姓,
(《论语》:“不仕无义。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杜甫跟其他读书人一样,将做官当成了人生唯一追求,
他完全没有意识到,那是一条坎坷路,不归路。
一般认为,他的贤臣梦就是从《望岳》那首诗开始萌芽的,
这个梦想,跟李白的侠客梦一样,折磨了他们一生。
6
747年,杜甫35岁,第一次来到繁华的长安,
各种外国面孔、杂耍、香料、时装、动物,令他眼花缭乱,
更令他兴奋的是,他发现了很多舞文弄墨的同道中人,
他的日常,就是不停加入各种微信群,向那些大神发出好友邀请,
他的社交圈不断扩大,然后各种喝酒,唠嗑,对诗,唱
K
……
可能那段生活实在太难忘,他专门创作了《饮中八仙歌》——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麹车口流涎,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这首诗在杜甫的作品中是异类,少有的轻松逗逼——
文坛前辈贺知章爷爷喝完酒,骑马就像在乘船,身体摇来摇去,有一次掉进井里,还熟睡不醒;
皇族第一帅哥、汝阳王李琎差不多喝醉了,才去拜见大伯唐玄宗,路上碰到酒车,流了一地口水,他还开玩笑说,要把自己的封地迁到盛产美酒的酒泉去;
李适之的银行卡,每天都要刷爆,因为他太能喝了;
著名社会人、帅哥崔宗之猛喝一口,两眼仰望天空,旁若无人,像棵树一样迎风飘舞;
最牛叉的还是李白,一沾酒就要吟诗,嘴巴堵都堵不住。
皇帝发出求吹捧的强烈信号,李白却一口拒绝,说自己是酒中仙人,不归皇帝管。
瞧大家多自由、多high!
开元盛世,给了大唐40年的春梦,
美酒和诗篇是当时最好的媒介,
不仅模糊了等级,还凝聚了人心,
如果生活一直那样过,那该多好?
7
可是,进入中年,杜甫心痛的次数越来越多了,
35
至
44
岁,他在长安漂泊
10
年,
一心做官,最终却成了官场的一个笑话。
747
年,唐玄宗下令,天下人才入京赴试,杜甫找来历年真题,好好做了一番准备,
结果没有一个人被录取,
因为特别会来事的宰相李林甫,要营造一种“明君治下,野无遗贤”的假象,
很多远道而来的考生当场就哭了,不带这么欺负人的!
杜甫连走路都有点踉踉跄跄,
他受不了,要出去散心,
临行前,他想起经常提携自己的尚书省左丞(国务委员)韦济,给他写了一首长达220字的告别诗——
《奉赠韦丞丈二十二韵》
“
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这个社会太丑恶了,再有才华有理想的人,也会遭受种种不公,
我不服!
8
不服不行,
生活就是你不如意时倒下来的一堵墙,
仕途不顺,杜甫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
随着父亲的去世,他失去了生活来源,不能再啃老,
全家消费严重降级,
清晨,杜甫不得不摸上山采药,然后到长安东市摆地摊,
很多次,他带一家人去朋友家蹭饭,
但生活再难,他的理想还是逞亮逞亮的,
一天清晨,他记录了自己的梦境——
“主上顷见征,欻然欲求伸。
青冥却垂翅,蹭蹬无纵鳞。
甚愧丈人厚,甚知丈人真。”
(我就像折翅的飞鸟,跃不过龙门的鲤鱼,总有一天被皇帝征召,大志可以施展)
这种痛苦的生活,400年后引发了一位著名粉丝的强烈共鸣——
《题少陵画像》
陆游
"
长安落叶纷可扫,九陌北风吹马倒。
杜公四十不成名,袖里空余三赋草。
车声马声喧客梦,三百青铜市楼饮。
杯残炙冷正悲辛,仗内斗鸡催赐锦。
"
最初乐观热烈,后来苦闷愤懑,
生活就像一个大磨盘,辗得人粉身碎骨,
杜甫逐渐从一个理想主义者,游离为一个现实主义者。
9
众所周知,杜甫没有李白的粗犷,也没有王维的颜值,
也就没有玉真公主那样的贵人加持,
眼看着机会一个个溜走。
一眨眼过了
40
岁,仍然一事无成,
时间都去哪儿啦?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
柴米油盐半辈子,转眼就只剩下满脸的皱纹。
偶尔,他也闹点情绪,怀疑儒学——
"
儒术于我何有哉?
"
“孔丘盗跖俱尘埃!”
没办法了!
他决定直接向大老板(皇帝)邀宠,
其实杜甫是一个天生的蹭热点高手,
下半生,这个优势将被他发挥得淋漓尽致,
752年,杜甫41岁,蹭热点元年,
当年玄宗举行了三场重大活动:朝献太清宫、朝享太庙、合祭天地,
杜甫像打了鸡血,接连创作《朝献太清宫赋》《朝享太庙赋》和《有事于南郊赋》,
玄宗看后,觉得这个马屁拍得到位、舒坦,于是命杜甫待制集贤院,
也就是说,杜甫获得了当官的资格。
这个地方,大致相当于少林寺的藏经阁,
可是官场的事,等不得,往往一等就黄,
杜甫拿着皇家白条,足足等了四年。
10
755年,迟钝的组织部门终于想起了这个读书人,让他去做河西县尉(治安官),
杜甫觉得官位太低,无法施展,没有接受,
后来他才知道,官职这种事,没有最小,只有更小,
组织部又安排他去做右卫率府胄曹参军,
这个八品不到的岗位,主要负责看守兵器,还不如县尉,
这次他接受了。
接受,是因为生活过于窘迫。
他在诗中说,
“不作河西尉,凄凉为折腰。
老夫怕驱走,率府且逍遥”,
再不参加工作,大概就真的活不下去了。
……
可是,老天似乎在跟杜甫开玩笑,
上班没几天,他请假回奉先探亲,
未曾想,北方爆发了一场惊天动地的政治危机,直接打击了大唐的中枢神经,
新官杜甫失业了,
原来,他注定是官场的菊外人。
11
755
年秋天,大情种李隆基像往年一样,带着杨贵妃到华清池泡牛奶浴,
为什么杨贵妃的皮肤那么滑腻有光泽?就是多年泡澡泡出来的,华清池附近养了上万头皇家奶牛,
这是他们相识相知相恋的第
18
年,也是杨玉环成为贵妃的第
10
年。
太平日久,所有人都沉浸在官宣的盛世之中,
事实上,玄宗已经坐在火山口上,
这次危机酝酿多年,是朝廷政治腐败、国内经济低迷和一系列社会矛盾的总爆发。
最初,没有人相信造反是真的——玄宗、贵妃对安禄山不错啊,
看起来很有一点民族团结、伟大友谊的样子嘛!
这些都是假象。
等朝廷手忙脚乱开始调兵应对的时候,战争已经爆发一个月,叛军已经打到长安附近。
清代文学家赵翼在《题遗山诗》中写道,“国家不幸诗家幸”,
安史之乱,是大唐国难的开始,同时是杜甫辉煌人生的起点,
从
755
年开始,到
770
年离世,杜甫很忙,
创作诗歌超千首,且精品不断,
看看下面这些金句,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真是句句摧泪。
完了吗,
没有,
还有好多,
关于应酬、咏怀、羁旅、宴游、山水……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
是不是看得很过瘾?
12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从标题上看,平淡无奇,像篇生活流水账,
这首诗却是他在文坛崛起的标志,
尤其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更是名垂青史,
触发他情感的,是一个十分凄惨的故事,
当时他回家探亲,刚走到门口,就听到妻子杨氏凄厉的哭声,
原来,由于生活拮据,他的小儿子活生生饿死了,
这个瘦弱的中年男人,呆坐在门口,
深埋着脑袋,无声地啜泣,
对于这个家,他始终是亏欠的,
即使放到现在,他也是个晚婚模范,30岁才结束单身,
新娘是大唐司农少卿(财政农业部副部长)杨怡的女儿,
要貌有貌,要德有德,
而当时杜家已现没落之势——
杜甫的父亲杜闲只是县处级干部,
怎么看,这门亲事都有点门不当、户不对,
但每个男人都有自己的优势,新郎杜甫特别朴实,十分诚恳,
他向杨家承诺,今后无论顺境还是逆境,贫穷还是富有,他一定会与杨氏风雨同舟,
事实上,他做到了。
……
大唐文化圈,“文人无行”是一种变态的时髦,
很多诗人不仅利用女性寻找创作灵感,还为了小三不惜抛弃原配,
某些著名诗人,频繁出入青楼,写了不少艳诗,
这里就不点名了,
只有杜甫,从来不写艳诗(婚姻诗倒有35首),也从来没有绯闻,
安安静静、认认真真、心怀感激,在老婆身边守了一辈子。
虽然这是一个男人的本分,
但抵抗世俗诸多诱惑,又有几个男人能做到?
说他至善,也是不为过的。
13
他的善良还体现在对朋友上,
756
年,前宰相房琯与叛军作战,兵败陈陶,
房琯是个好同志,我们不能苛求一个文人有多高的作战水平,
但房老师还是被唐肃宗处分了,
当时杜甫刚冒险逃出长安,穿过对峙的两军来到凤翔,被肃宗授为左拾遗,
对房琯事件,所有人都保持沉默,
只有杜甫站出来为他说话,
“房琯有才,不宜罢免”,
肃宗震怒,将杜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专管莫名其妙的杂事,
……
还有严武,他晚年最重要的朋友,没有之一,
757年,战事吃紧,为了家人安全,杜甫不得不随大批流民逃入四川地区,
在那里,他认识了小自己14岁的严武,
严的诗很普通,但他是功勋军人,曾两次镇守四川,
最关键的是,他是杜甫的忠实粉丝,
在成都,他为偶像盖了一座草庐,
长期买不起房,杜甫终于有了安身立命之所,
他的创作突飞猛进,据统计,草庐4年时间,他写诗240余首,
历史上,杜甫有很多名字:杜子美、杜少陵、杜工部,杜拾遗……
但囚徒估计,他最喜欢的名字应该是——杜草堂,
所有外在的东西,最终都会消失于无形,只有回归自然,他内心才有自洽感,
他感激严将军,为此,对仕途失望的他,又破例去做了一回幕僚,
乱世中,唯有抱团取暖。
可惜严武短寿,只活了
39
岁,
严武死后(765年),杜甫不得不重归漂泊,
那是他一辈子最后的五年。
14
杜甫有一种神奇的能力,
他很接地气,能将所有素材软化,写到读者的心里去,
也就是现在主流宣传常提到的“入脑入心”。
律诗本来是一种对格律、字数要求十分严格的文学作品,
很多时候,有了工整,没了灵动;
有了严密,没了疏畅。
很多诗人尝试过挑战,不过都失败了,
杜甫却成功了,创作时,他随意立题,尽脱前人巢臼,
作品既有建筑的对称,又有溪水的灵动,还具有很强的实录精神,
无疑,他在借鉴司马迁的写史风格,
为什么只有他成功?
有人说,这是一种天赋,强求不得,
其实,这更是一种勤奋,
杜甫自述创作过程,无一字无来处,
为了诗句的完美,一琢磨就是一整晚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更多作品,与他那颗孤独、敏感的心有关,
767年,四川夔州,
杜甫翻了翻朋友圈,发现“酒中八仙”都已逝去多年,禁不住泪流满面,
在江边石桌上,他写下了穿越历史的名篇——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是一篇急就章,从打腹稿到创作完成,不足1个时辰,
文章,就应该有感而发。
15
他的身体一直不太好,
那些病痛,诗句里都有记录,
——
“缘情慰飘荡,抱疾屡迁移”
痛风。
——“疟疠三秋孰可忍,寒热百日相交战”
疟疾。
——“头白眼暗坐有胝,肉黄皮皱命如线”,
眼疾。
——“我如长卿病,日夕思朝廷”,
糖尿病。
——“此身漂泊苦西东,右臂偏枯半耳聋”,
偏瘫,耳背。
囚徒认为,他最大的压力,来自文学创作,
他是一个完美主义者,有近似自虐的创作过程。
一字一句,成就了他,也压跨了他。
……
他最后的诗句是在岳阳楼上写就的,
当时,他与家人被洪水围困了9天,幸亏有乡亲救助,
一周后,终于缓过神来。
登上岳阳楼,他沉默了很久很久,
然后,他哭了,
在这里,他看到了恢宏历史,看到了万千气象,
他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写出了《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他确实很爱这个世界,
通过1000多首诗,他也表达了对这个世界的关切,
正因为站得高,看得远,想得深,人生才痛苦,
现在,他不得不跟这个世界告别了,
很遗憾,
这辈子,朋友有限,仕途有限,才华有限,就连粉丝也有限,
还有很多要写的,只是时间来不及了,
“我要走了”,
从此,你们再也看不到我的新诗。
如果一定要有个告别词,就用我在《新安吏》里写的那10个字吧——
“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
16
就象世界上诸多最知名艺术家一样,杜甫死后比生前名气大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