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好机友
帮你挑(手机等)硬件,玩软件,机哥教你软硬皆施,绝对提升你的生活效率和生活质量~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哎咆科技  ·  孤独 ·  2 天前  
ZOL中关村在线  ·  色彩巅峰,电竞与视觉的双重盛宴,三星G85N ... ·  2 天前  
哎咆科技  ·  这些 iPhone 即将被迫下架,苹果无奈了 ·  4 天前  
ZOL中关村在线  ·  夜景人像不再是难题,vivo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好机友

从一个保温杯开始,说说如今的消费者到底有多难

好机友  · 公众号  · 硬件  · 2024-10-06 22:10

正文

来源:三易生活(ID:IT-3eLife)


前段时间一位朋友找到我们,向我们诉说了Ta与一款保温杯之间的“恩怨”。事情是这样的,这位常年坐办公室的朋友,某日突发奇想,想要购买一款带有茶水分离功能的保温杯,在电商平台输入了关键字后,很快就发现了自己“中意”的产品。



据Ta所说,当时那款保温杯吸引Ta的卖点主要有三点。一是其似乎出自某个十分知名的打火机品牌,在Ta看来属于相对熟悉、可靠的“大牌”。二是其具备所需要的茶水分离功能,而且使用了一个看上去挺新颖的结构来实现这个功能,在Ta看来大概属于“新技术”的范畴。三是这款保温杯的杯盖上还带有据称可以测量水温的功能,不仅看起来很有科技感,而且似乎也挺有实用价值。


于是这位朋友购买了这款保温杯,但Ta很快就发现,使用体验基本上可以说是“一无是处”。先是看起来新颖的茶水分离“新设计”,导致杯体保温效果大打折扣,根本达不到预期的时间。其次是杯盖上的温度显示似乎也并不准确,有时明明显示的温度已经不高,但实际上水还是烫的。三是在买到手之后才发现,这款保温杯的杯盖内部集成了不可拆卸、也不能充电的电池,也就是说一旦电池消耗完,除非再买新的杯盖,否则测温功能就会无法再使用。



老实说,在我们听完这位朋友的讲述后,觉得又好笑又可叹。但事后仔细一想,虽然这仅仅只是一款保温杯的“小事情”,可背后实际上却隐藏了消费电子行业里,大家普遍会踩到的不少“坑”,因此也值得拿出来说道说道。


首先,这位朋友在最初想要购买保温杯时,Ta对于自己的需求其实是有一个相对明确认知的,那就是要茶水分离功能、要保温效果好。但是这个需求在认知过程中其实就已经出了一个大问题,那就是Ta过于主观,需求仅仅是以“我想要什么样的效果”为出发点。


Ta并未在制定需求之前就进行足够的市场观察,没有了解市面上的主流产品情况到底如何。如此一来,这种脱离客观供给情况的“主观需求”,实际上就为后面的“被坑”埋下了伏笔。


事实上,这也是我们接触到、绝大多数没能买到心仪产品的消费者,普遍都会犯的错误。Ta们往往不会事先了解市场,并总结市面上不同品牌产品之间的异同,只根据主观想象就在短时间内作出冲动式的购买决定,这自然就变得更容易“上当受骗”。


其次,这位朋友之所以会被该产品所吸引,最初的原因是因为“这是Ta熟悉的知名打火机品牌”。然而Ta并没有更进一步地深入思考,为什么一个打火机品牌会生产保温杯,或者说保温杯到底是不是该品牌真正“自产”的产品。



排除掉完全假冒伪劣的因素,这其中所反映出的其实也是当下消费电子行业极其常见的贴牌现象。无论是手机、电脑、电视,还是在许许多多的小家电,大家其实只要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一些产品虽然品牌不同,但造型、配置往往非常相似。而且如果按照它们包装上标识的生产厂商进行查询更是会发现,其产于一个明显不属于它们“自称”品牌的工厂。那么在这种情况下,相关产品基本就可以确定是贴牌的了。


当然,并不是说贴牌产品就完全不能买,但至少一方面来说,贴牌产品源自第三方研发的“白牌”方案,其中很可能并没有多少贴牌品牌自己的技术在里面。另一方面从产品定位来看,知名品牌旗下的“贴牌产品”,往往也就意味着最不受品牌方重视的入门级产品,本身可能会在品控、功能体验上,都比真正“自研自产”的要差上不少。


当我们继续审视这位朋友购买保温杯的“心路历程”时,不难发现Ta被一些华而不实的产品概念所吸引,却并未深入思考背后的技术原理,也没有去了解其他用户的反馈信息。


就拿那个“测温杯盖”来说,稍有常识的朋友就能想到,它本质上其实就是个杯盖内部的热敏电阻电路。所以其只能测量杯盖本身的温度,而不能真正“测水温”,一旦杯内的液面与杯盖距离较远时,测温结果就会注定失去实用价值。



当然,可能有的朋友会说,这是因为我们了解其中的道理,但还有很多人不懂。说实在的,一方面很多数码产品里的技术原理,其实真没有那么高大上。另一方面,现在的互联网如此发达,哪怕是稍微搜索其他用户的评价,或者是在网上找些相关的评测、科普内容看看呢?


最后,当然也不能、而且不应把买到劣质产品的责任,全部推给消费者。毕竟在很多时候,首先是有无良厂商混淆视听的宣传、毫不考虑用户需求的设计在先,然后才会有不幸“中招”的消费者在后。



别的不说,就拿那个不可拆卸、无法更换电池的“测温杯盖”为例。在看到它的时候,我们恍惚间似乎看到了许许多多产品的“影子”。不管是无法拆修、潜在使用寿命极短的那些微型可穿戴设备,还是屏幕既容易损坏、维修价格还让人惊掉下巴的折叠屏,亦或“本体”看似便宜、却需要长期依赖高价原厂耗材的某些设备,它们又何尝不是这个杯盖的某种“体现形式”呢?


图片来自网络


想起某个三字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