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O2O商学院
O2O新媒体第一平台,以日均超50万阅读的影响力,致力为读者提供新鲜、深度、有料的商业财经读物,为企业提供全媒体品牌策划、内容原创、推广传播。 无干货,不接客!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阳泉日报  ·  2024年山西经济“成绩单”公布 ·  昨天  
山西广播电视台  ·  2024年山西体育十大新闻出炉 ·  昨天  
山西广播电视台  ·  2024年山西体育十大新闻出炉 ·  昨天  
山西省邮政管理局  ·  冻哭了!大风强劲气温骤降 全天“冰冻”模式…… ·  昨天  
HZ老乡俱乐部  ·  霍州:各村缴费通知! ·  昨天  
山西发布  ·  春节假日山西文旅市场迎来“开门红” ·  3 天前  
山西发布  ·  春节假日山西文旅市场迎来“开门红”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O2O商学院

他用无人机做出了“农业版滴滴”,要为2.87亿农民打农药

O2O商学院  · 公众号  ·  · 2017-07-18 21:38

正文


版权声明
  • 文 / francoise  来源:新芽NewSeed(ID:pelink)

  •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来源标注有误请告知,我们及时予以更正/删除

  • O2O商学院投稿及建议:[email protected]


“无人机版滴滴”是早在余洋见到雷军时,就定下的方向。为什么叫滴滴?因为他觉得,飞防手和农民就像路人与司机,在中国数百万平方公里的“街道”上找不到彼此。



后来,余洋经常会想起这一幕。


当时他们的飞防队在湖北给农田打药。无人机鼓起强风,波浪在田野里滚动,农药液滴附着在展平的叶子上。几百米外,是个背着大药罐的老农,看看天上,又继续举着喷嘴缓慢前行。


就在无人机喷洒完,落地的那一刻,老农扔下喷嘴朝他们跑来,大喊:你们喷完了吧?帮我也喷一下!



农村人口老龄化、土地流转政策,正为余洋打开一个700亿的无人机飞防市场。


根据联合国报告,2010年农村65岁以上人口占10.1%,这一比例在2050年将达到46.4%。随着农业劳动力锐减,打药必将摆脱人力,转为机械化作业。此外,土地流转政策使耕地集中,由合作社运营,连成片的大块土地,让无人机喷洒农药成为可能。


中国有2.87亿农民,余洋称他们为“从未被服务的人群”,想为他们做一个“无人机版滴滴”。


01


为什么叫滴滴?因为余洋觉得,飞防手和农民就像路人与司机,在中国数百万平方公里的“街道”上找不到彼此。


小黑就是个飞防手,成天在田里跑,晒得黝黑,被余洋称为“小黑”。


小黑很羡慕湖北的同行,一年能喷两茬,喷完再去山东、河南转场。他家在东北,每年只有七八月能喷。就在宝贵的两个月里,他还要挨家挨户敲门,劝对方尝试新业务。接下来下地看庄稼:作物多高,长势如何,符不符合喷洒条件?最后他配好药,下地已是一周之后。喷完,老乡将信将疑,问他:能不能赊账?


小黑也想去湖北,可没熟人介绍,农民不信他。就是谈妥喷完,也等不起几个月账期。


六万块钱的无人机,一年待在天上只有几周时间。余洋看明白了:飞防手大部分时间,都在找农民、验土地、等账期,市场急需把“飞防操控”以外的环节剥离,由平台承担。就像滴滴,司机只管开车,乘客到地走人。


农田管家用起来,确实和滴滴很像:要打药的农户上传农田位置、面积、价格,待喷的田地由农田管家事先考察过。飞防手用app接单,到了马上就可以下田。所用的农药,剂量、浓度均由平台配好,颗粒不会堵住无人机喷口。


喷完,飞防队收起无人机,立马赶场去下一家。款项由平台垫付,再向农户收取。一旦漏喷、重喷发生,农田管家会立即安排补喷,不耽误农季的繁忙工作。


小黑就是这平台最早的用户之一,他入驻两个月,流水9万块,刨去成本净赚5万。“我头一次发现,干这个还能赚钱。”他说。



我问余洋,这个轻模式的“农业版滴滴”,会不会被抄袭?余洋毫不担心:“做这个先发优势极大,我们已经是第一,不会满足做小而美的平台。”


他说,农田管家真正考虑的,是如何培养足够的飞防手。“先把市场做大。”


02


“你们为什么不做自己的飞防队?”第一次见面雷军就问余洋。


余洋说,他判断,现在飞防手非常短缺,但未来会形成快递小哥、出租司机一样的庞大队伍,全招入麾下是划不来的。要聚焦于行业痛点——改善匹配效率。此外,还得催熟供给端,帮飞防手壮大。


目前市场上,飞防无人机仅5000台,新的飞防手要考核持证上岗。为此,农田管家和飞防学校建立了合作,飞防手毕业即就业,直接入驻平台。此外,农田管家在发掘合适的人群,如“退伍老兵俱乐部”的转业军人,纪律性强,上手快,喷得远好于常人。


小飞防队想壮大生意,农田管家会租借无人机给他。飞防手在农村要吃住,农田管家建了“飞手之家”,100块一天全包。有时订单价格波动,农田管家会发红包补贴,保证他们每单都能赚到钱。余洋表示,“发红包补贴”并非烧钱,而是要保证飞防队稳定收入,调控各地供需。“他们对平台黏性是很强的。我们是在塑造行业。按照我的标准来,就能到赚钱。”



此外,余洋透露说,平台数据显示,飞防无人机目前是“大疆、极飞和其他品牌”三分天下,他并不担心厂商自建平台,封闭垄断。“农用无人机的后续维护要求很高,有地域垄断,小厂商不容易被干掉。此外,政府对这种能精准扶贫、创造就业的产业,也很支持。”


03


2017年6月,“农田管家”获5000万元A轮融资,戈壁创投领投、云启资本跟投。算上之前投的顺为资本、真格基金、纪源资本,这家“无人机版滴滴”确实受到资本认可。


融资刚结束,农田管家就收购了成立7年的灌网科技(包含灌溉网、水肥网),一时成为新农业的明星。


这笔收购的深意,在于C端获客和全产业布局。余洋发现挨家挨户敲门,推销业务,效率是很低的。但无论散户还是合作社,都要向农业经销商买农药,买农具。他们扎根当地数十年,最了解农户状况,农田分布。


灌溉网、水肥网正是他们的淘宝、今日头条,进货和看农讯都要关注。收购灌网科技,农田管家能掌握农经资源,占领“平台、农业经销商、农户”的获客渠道。


此外,农田管家也不满足于做无人机飞防匹配。“一亩田+一个农民,大约会产出800到1000元。我们希望这一亩田里种田、灌溉、打药,平台都能服务到。”余洋说。


农田管家真正的规划,是做专家资源库、农技培训推广和水肥一体的整体服务。而无人机正是联系农户的“入口”。未来,灌溉升级、农具采购也会由平台提供。以现在的利润率,平台已能维持长期运营。



04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