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ZaomeDesign
设计 · 美学 · 思考 · 分享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手艺门  ·  雅致非凡!一缕馨香梦回千年 ·  18 小时前  
手艺门  ·  雅致非凡!一缕馨香梦回千年 ·  18 小时前  
国际家居  ·  高级灰设计,撩人的气质! ·  3 天前  
国际家居  ·  高级灰设计,撩人的气质! ·  3 天前  
始室  ·  首发 . Atelier Alwill ... ·  5 天前  
始室  ·  首发 . Atelier Alwill ... ·  5 天前  
ZaomeDesign  ·  每日灵感丨十二月六日 ·  6 天前  
ZaomeDesign  ·  新作 | ...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ZaomeDesign

将废弃的校舍改建成一片巨大的树荫,潮州“大吴会客厅” | 梦想改造家 X 顾忆

ZaomeDesign  · 公众号  · 设计  · 2024-12-08 10:00

正文

 © 廖沁芳

  “我们想建造一片榕树下的树荫。它自治、开放、友好、松弛;有多种功能的输出,让人随时都想进来,进来之后能呆得住。喝茶、聊天、看书、发呆、写作业、听潮戏、玩泥塑、吃流水席……“        

“一定要傍晚去。夕阳打在榕树上,映照在白色的墙面 ,树影斑驳。是记忆中的幼儿园。”
——大吴村民

 © 廖沁芳

 © 廖沁芳

记忆中的幼儿园是懵懂、甜蜜且富足雀跃的,而出现在建筑师顾忆面前的教学场景,是孤寂、 破败,到处是被时间遗忘的味道。

▲改造前,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项目视频
在潮州,几乎每个村落里都能见到榕树。它们枝叶繁茂,长须垂挂,为当地的村民遮风挡雨。 岁月荏苒 ,久而久之便成为了乡邻聊天自然聚集的“会所”、孩童嬉戏的乐园 ,也成为了人们心底抹不掉的一片乡愁。白墙灰砖,榕树下穿梭着各自忙碌的村民,还有永远独守在家中的老人。这是许多母亲口中潮州家乡的样子 ,也是立邦创始人吴清亮先生心中故乡的画像。


建造于 1980 年代的松昌幼儿园,是吴清亮先生回国捐资建造的第一批基础设施。在往后,无论从办学还是建筑的安全等级考虑,幼儿园也无法被正常使用。于是,吴先生和他的家人便委托《梦想改造家》节目组,希望将废弃多年幼儿园改造成一座服务于全村居民的公共活动中心。


改造开始前,顾忆团队走访了大吴村各年龄段的村民,听取他们的心愿:孩子们憧憬能拥有书屋、篮球场,中老年人则期望能聚在一起饮茶,唱潮戏……质朴的愿望折射着淳朴的生活底色,也让设计师决定“打开”这个会客厅,让它能看上去不像一间房子,而更像一片树荫,在未来守护这片宁静的美好。


01

延续榕树下的树荫

继续庇护村民的日与夜


大吴会客厅的创意 ,便来自于榕树下的这片树荫。原先的校舍是一个四面围合的院落。有两层的教学楼,一层教师的辅助用房,还有一棵三百年的参天大榕树。整个校舍就被安放在这棵榕树底下。


“我们是见到这棵榕树后 ,生起了个灵感。以往的村子,大家都是在树下聚集各种的活动。聊天、吃饭、喝茶、乘凉。这棵树,因此成为了村里社交的灵魂。所以我们这次改造的核心,就是要把这个院子全部打开,让整个空间看上去就像是一片巨大的树荫。”顾忆回忆起一年前的对于建筑改造最直接的灵感来源。空间以三百岁的大榕树为起点 ,向四周扩延。建筑设计团队拆除了重重的围墙,借助先进的钢木结构,来营建一个隔而不断的无边界社区。

也是秉承这样的设计理念,建筑师把原先两层教学楼作了重新的梳理,将临河部分的公厕推翻,一并作了改造。将原先教师的辅助房全部打开,做成了连廊。在一层的平台延生出一片有趣的曲线连接至二层,构建了一座像看台一样的立体空间,释放出众人安坐于榕树下的观演体验。



02

新与旧的共生

体会时间的痕迹


大吴会客厅的另一番特写,是新和旧的元素在这里并存,并穿插于全新的结构与形式中。建筑师保留了历经40年风雨的“松昌教学楼”牌匾以及一面砖墙,砖墙上还留下孩子们涂鸦的画作与青绿色的一扇木门。


潮州靠海,建造房屋的墙砖是将贝壳磨成的粉末混入泥沙,再压成砖块,是当地比较特别的建造工艺。在搭建全新的水洗石材质的门窗体系时,水洗石的研制也一并遵循了潮州的传统做法。同时,还保留了石碑、铭牌、木雕、石柱等老物件,期待它们在新建筑中依旧发挥重要的守护的力量。也想通过这种方式致敬潮州文化中“做人有前才有后,万事有交代”的传统礼制。



无论是一楼还是二楼,建筑师选用传统木质窗棂以及大量的木质家具作为室内的填充,因为这一类的手工艺赋予了许多现代材料所没有的温度,也体现潮州作为非遗文化传承城市,对手工艺与自然的珍视。


远远看着,这是一座重新崛起的新建筑。但当村民们走进来的时候,会在许多细节之处触摸并感知到时间流淌过的熟悉的痕迹。


03

让每一天的阳光

通过这片树荫慢慢渗入村民的日常


建造一片看似轻盈亦能承重的“树荫”并不容易。整个跨度近乎20米 ,却看不到一根立柱。王锦老师最终以22公分的尺度完成了这个挑战,成就了整个项目中一抹亮点。“这应该算是我做过难度系数最高的一个项目了。”结构设计师王锦说。


一座被时间封锁的校舍,已经被被建筑师顾忆的用心与巧思缓缓打开。大吴村的乡民又或者是慕名而来的客人正从四面八方走进这里。一楼的连廊、剧场、手作坊、共享厨房;二楼的自习室、茶书院、非遗体验区。一幅幅被树影、水波纹浸透的画卷舒展开来:放学后的孩子们在这里自习、奔跑;家长们围坐在这里聊天、喝茶;老人家们三两依靠着打发时间;喜欢唱潮剧的阿姨们,在这里排练,上演着并不正式的剧目。逢年过节,大家都聚拢在此处一起祭祖、舞狮、唱英歌、大摆流水席。


榕树下的“大吴会客厅“,是属于大吴村里的会客厅。村民们在这里得以享受他们在家以外的所有的休闲活动。同时,也可以成为招待宾朋最具备仪式感的空间。



建筑师顾忆希望这个公共空间是开放的,包容的、平和的。它不应该被定义,并且可以满足多样化的需求,适用于任何的场景。“你不用去刻意的看到设计的手法,你最终体会到的还是设计师的初心。”他希望这里能够伴随着徐徐吹来的风,让每一天的阳光,甚至是雨水慢慢地渗 入到村民的日常活动中来。希望他们能够爱这个地方,就像顾忆和他的小伙伴们,以及《梦想改造家》的团队们珍爱这棵大榕树一样。


04

顾忆:我理想中的公共空间


1、你理想中的公共空间是怎样的状态?


顾忆:我觉得公共空间首先要满足几个属性:第一,它一定是开放的。第二个,空间的尺度和气质上应该是包容、平和的。他不是有紧迫感、有威逼性,不是高高在上的。然后,公共空间应该是不被定义的,它可以满足多样化的需求。你可以不用界定这里是厨房还是客厅,它可以是任何的场景。所以,在功能和空间的设计关系上需要考虑一个多样性。你不用去刻意的看到设计的手法,你最终体会到的还是设计师的初心。



2、这次项目最出彩的应该是二层的那片弧形的看台,当时的设计灵感是怎样的?


顾忆:最初,门前的大榕树是在校舍外面的,我们第一个想法是将其引入其中,于是把围墙全部打开。第二念,是怎么用这棵榕树?作为一片树荫来说,它已经自然存在了。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什么都不做,直接在树下放置一些长凳就好。但我们还是启用了一个空间置换原则。就是将校舍改建成长廊而缺失的面积,置换成现在二层户外的“灰空间”。然后再造一片树荫。如何实现两片树荫?就是在这片树荫上再开一个圆洞。我觉得设计师是要有童心的。我如果是个孩子,我会想象在这个空间里面奔跑、玩耍、捉迷藏是什么样子?后来我们把这片圆像捏泥巴一样,往下摁了一下,就形成了现在像笑脸一样的看台。这个圆洞很重要,它呈现了互通、对望与对话的关系。但此时,人与人的关系还没有最终的完成。很巧的是,村民建议希望有一个可以排练但又不那么正式的戏台。所以,我们把卫生间打掉,变成一座可以开合的戏台。村民可以去到河的对岸,同时把湖面的波光、晨间的日光都引进来。



3、你一直提倡的节省和克制的语言,在这次的项目当中有哪些体现?


顾忆:我们用的材料非常的简单,几乎没有任何的装饰性。我们注重的东西恰恰都是精神性的,以及功能。这里,所有的地方都可以坐得下来。我们设置了非常多的可以坐下来的关系,并充分考虑了孩子的天性以及安全性。材料尽量简单。但在精神上,我们不仅让潮州人看到了当代,同时也看到了当代里的历史。


4、设计之初,如何从“立足本土、介入地方”的思路来与当地文化及村民作连接?


顾忆:我们这次的设计还是去风格化的,空间没有强烈的印记。二层的平台凹下去是看台,但也有一块抬起来的部分(大吴会客厅的门头),其实是为了呼应潮州的山墙,只是用很当代的手法也做了这样的一个顶,并挂了一块传统的匾。我们一直是在用特别微妙的、轻松的方式来叙述我们对于传统的理解。入口处的这面山墙,就像是一位张开怀抱的婶婶一直守护并迎接着每一位客人的到来。最终,我们希望让人留下印象的还是那片树荫、阳光、微风,以及在这里面大家的默许及欢喜。这是我们认为建筑真正重要的东西。


技术图纸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大吴会客厅

建筑事务所:无设建筑

项目负责人:顾忆

设计团队:苏美娜、马大伟、欧书琴、石琳        

结构设计王锦、姜颜宁、刘波【翊构营造】 

施工团队耀钰装饰

项目类型:建筑改造、公共空间

项目特点:乡村建设、多功能公共空间、在地活动中心

场地地址: 潮州市潮安区浮洋镇大吴村

业主单位:立邦、大吴村

完工日期:2024年11月

面积:建筑面积 1500M2/室内面积 1100 M2

摄影师:Y³ STUDIO 外立方空间影像(除特别注明外)

材料: 钢、木、框架结构



顾忆
无设建筑创始人
无设建筑(Not a Studio)由建筑师顾忆创建于2016年,项目实践遍布国内及海外。主创建筑师顾忆拥有13年在非洲建筑实践的经历,主持并参与的项目涉及国家级建设包含医院、学校等,以及各类商业空间。充满历险并与不同文化深入交融的非洲经历,成就了他对环境、对象及现象的强感知力与共情力。成立无设建筑后,更注重以克制、极简的建筑语言,营造回归宽厚、亲和、温暖的人的体验。


“建筑是清醒的,设计是有温度的”。
我们不仅提倡极简、克制的建筑语言,也善用当代的生活方式谱写古老的东方美学。在关注日常性材料的细节与可能性同时,营造应时、因地而生的“五形六感”,旨在让人的体验回归温暖、平和、质朴的人文语境。


事务所成立至今,已完成不同类别及尺度的项目。设计范围涵盖茶美学、餐饮、零售、设计酒店等商业空间,以及公共艺术空间、居住空间及办公空间。代表作品有:厢、优在集、朵云书院(广富林上海/成都/苏州)、上海龙华寺-塔影空间、永福庵-化城美术馆、苏州寒山寺-十八慢、隐溪茶空间系列、亚朵酒店4.0研发、方太商业终端。

通过《梦想改造家》节目(五季)的参与,我们更坚信做善意和温暖的设计的核心理念,并将对建筑的愿心深化至每一个项目中,以此向更多人传达我们对当代人居空间的思考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