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三亩,公众号“言安堂”主笔,化工博士,护肤品配方师。
“抗氧化”这个题目也是被护肤品行业讲了好多年的故事,似是而非的广告给大家造成了很多的误会,以为“抗氧化”就是“抗氧气”,并且按照这个逻辑产生了一些莫名其妙的推论,举两个例子:
抗氧化产品(特别是精华)涂抹之后,如果到了中午脸色暗沉那么这个产品就是没有用的;
把产品涂抹到切开的苹果表面,如果苹果变色了就表示这个产品没有用。
加上一些没有科学常识的“老师”(但颜值很高!)推波助澜以讹传讹,最后真正的知识反而被压制了。
没办法,好像现在有了一种非常反智的趋势:越是不懂的越是能吆喝,越是粗鄙越能流传。
好了,既然大叔你说“抗氧化”被误读了,那么到底什么才是正确的姿势呢?
“抗氧化”的那些维生素C、Retinol和白藜芦醇抵抗的并非空气中大量存在的“氧气”,而是在我们身体中由于必须的生命活动(比如呼吸)产生的“自由基”(大多数含有氧或者跟氧强烈相关)。
嗯,好像不太好懂……
我们要活着,就必须吃东西。但是吃东西到底和生命有什么关系呢?因为生命需要能量,而我们的食物是为我们提供能量的。
我们活着,就必须在身体内部缓慢地把这些食物“燃烧”掉,我们才能吃喝拉撒睡,行动坐卧走。
这个“燃烧”的过程中,就会产生“自由基”。实际上,“自由基”是释放能量必须有的一个步骤,不可避免甚至可以说是至关重要,要有能量,就必须有“自由基”。
可是“自由基”这个家伙虽然能力超强,但是性子暴烈,一个不小心就会从燃烧着的细胞“燃烧”过程的“炉膛”里面跳出来招惹外面其他的和“燃烧”不相干的其他部分。
这就好像一个村子里面有头犍牛,干活一把好手,但是脾气也很大。最好就是一从地里干活回来立刻关到牛棚里面,不要让这家伙招惹是非。
好,看起来讲得似乎有道理。那么,为什么“抗氧化”又和防晒密切相关呢?
因为阳光里面的紫外线特别能够刺激这些“自由基”的产生。
紫外线(尤其是波长比较长的UVA)在穿过了皮肤最表层的“角质层”(最重要的屏障,很薄但是很坚韧)之后进入“活”(角质层细胞基本上是“死”细胞,抗造)的皮肤表皮层。这些家伙进来之后就像大象冲进了瓷器店,一顿大荤大素地大砍大杀,把活细胞弄得这儿疼那儿疼,在这个过程中也会释放出大量的“自由基”。
自由基来了,自由基看见,自由基征服。
她们最容易攻击的是细胞内的DNA和酶,这两位一个是细胞内的总经理,一个是细胞里面各个职能部门的高级经理。自由基来了一顿面目全非脚,这两位就无法正常工作了,轻则细胞功能受到损伤,重则细胞就完蛋了。
但是我们的细胞也是有防御系统的。
保安SOD(超氧化物歧化酶),艺高人胆大,直接抓了自由基就开始掰饬,叫来两个帮手(过氧化氢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就直接干掉了。
另一位保安维生素E就没这么强悍。
看到自由基,维生素E马上牺牲自己把自由基变成温和的非自由基(黑话叫做“阻断”他们,大概相当于“狙击”的意思)。可是维生素E这时候就变成了一个危险分子啦,因为一下子把一个炸弹撸到了自己手里。
这时候维生素C就颠儿颠儿地跑过来,接过维生素E手里的家伙,继续向前跑(维生素C自己也单独接活儿,但是相当部分的维生素C是和维生素E合作的)。当然,维生素E和维生素C在交接的过程中,已经开始逐渐把这个炸弹的能量给消耗一点了,这时候爆炸性就没有那么强了。
维生素C揣着这么个大宝贝儿继续向前,这时候他要不然就自爆牺牲保护身体,运气好的时候能抓到谷胱甘肽或者硫辛酸,把这烫手山芋交到他们手里。
谷胱甘肽和硫辛酸呢,接着跑,一口气跑到NADP或者NAD那里(还记得我们说的烟酰胺VB3么?NAD和NADP是他亲戚)把东西交给他们。
NADP和NAD这两位爷就不太着急了。
为啥呢?这一路颠簸,炸弹自己也累了疲了,炸不动了。慢橹摇船抓醉鱼,NADP伙同细胞里面其他的成分(主要是酶),稳稳当当把引线给拆了。
SOD、维生素E、维生素C、谷胱甘肽、硫辛酸和烟酰胺,全部是抗氧化的成分。
噢,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事情。就是这些部队正常情况下能够比较好地对付自由基,但是总是有特殊情况(比如衰老和强烈日光照射后)这些队伍元气大伤,往往需要有一个统领来恢复一下士气,比如说维A醇(Retinol)或者维A醛。
维A醇和维A醛在被皮肤吸收之后能够在皮肤中转变成维A酸,而这个家伙神通广大能够迅速地把细胞中由于之前自由基破坏而乱七八糟的防御系统重新建立起来。当然维A醇和维A醛自己也能够被自由基氧化,牺牲自己保护细胞,但这部分作用大叔觉得比较少,毕竟很少见司令自己拿着枪冲上去的。
(为啥不直接用维A酸呢?因为维A酸的副作用非常大,而维A醇和维A醛相对来说就温和很多,毕竟在皮肤内转化成维A酸的速度比较慢。)
还有另外一路辅助部队,是多酚类的。您看到“白藜芦醇”,“儿茶素”,“茄红素”,“碧萝芷”,“姜黄素”,“阿魏酸”,“绿茶提取物”或者“七叶树提取物”之类的,大部分都含有一点多酚类成分(植物中往往含量比较高)。她们一方面能够和自由基同归于尽,另一方面还可以在大量自由基逃离细胞控制时牢牢地固定住他们(黑话叫做“络合”),不让自由基去进攻DNA和酶。
辅助部队并不是不重要,好的配方师往往会综合使用这些地方军和中央军,达到很好的“抗自由基”的效果。
哎,大叔,你忘了说辅酶Q10!
对对对,还有她。
辅酶Q10其实并不是在保安队伍中的,而是在“燃烧”食物的那个“炉膛”公司成员,有的时候如果细胞缺乏辅酶Q10的话,就会造成“炉膛”问题,不受控制的自由基就增多了。所以,补充辅酶Q10,就是帮助细胞更好地完成“燃烧”过程,同时减少自由基的泄露。
说说产品。“抗氧化”产品汗牛充栋,没法一个一个讲,就讲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维生素C吧。
大厂一般都会向产品中加入一些抗自由基的成分,但是由于中庸的性子往往不会特别强调所谓“抗氧化”性。一般她们不会直接用维生素C(不稳定,而且可能刺激),而是用维生素C的衍生物(就是给维生素C挂一个拖油瓶,防止她太活泼还没用到脸上就自爆了)。
比如著名的许三多组合(4MSK+传明酸+乙基VC),号称是Shiseido他们家的头号美白祛斑法宝;而欧娘娘家喜欢用一大堆各种VC衍生物混合物(偶尔加上净色硫酸盐做宣称);雅诗兰黛(倩碧是他们家的哈,别老拿眼睛看欧娘娘)的特点呢,喜欢用一大堆的植物提取物加上CL302(这是另外一个故事,涉及间苯二酚)配合VC衍生物来使用;宝洁呢,最爱的是VB3(烟酰胺啊,烟酰胺)和VB5,再配合VC衍生物。
反倒是有些皮肤科医生品牌喜欢上猛药。
修丽可(杜克)家著名的抗氧化配方CE精华(左)和新上市的CF精华。CE精华直接上了15%的维生素C+1%的维生素E+0.5%的阿魏酸三种抗氧化成分,而CF精华则主打10%的维生素C+0.5%的阿魏酸和2%的根皮素(抗氧美白)。
比如Dr. Obagi那个Professional-C Serum 15%,直接大碗喝酒大块吃肉,上了15%的维生素C。
比如EA的白手套(这个东西其实不是EA的风格,这玩意儿是礼来研发的,礼来本来就是做药的),一堆硅油加上纯粹的维生素C,加上一点缓解刺激用的成分。
或者您再激(zuo)进(si)一点,直接用自然哲学家的VC粉。
从上面的维生素C的产品分析就可以看出两种不同的思路来——您可以激进,也可以选择比较温和的方式。
从“抗氧化”这个概念本身,其实是对抗一个缓慢的但是确定存在的敌人——我们自身产生的自由基。这个敌人并不是外在的,而是在我们自己饮食男女的过程中自然产生的。
村上春树曾经说过:“死并不是生的对立面,而是作为生的一部分与之共存”,大叔要仿效着说一句:“衰老不是青春的对立面,而是作为青春的一部分与之共存。”
所以,我觉得应该从预防的角度来看待“抗氧化”(毕竟氧化是衰老的重要,甚至主要原因。)
比如,做好防晒,做好防晒,做好防晒。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氧化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压力(工作压力、熬夜、抽烟和酒精饮料),所以远离负能量老板、远离加班、避免过多的夜店(完全没有那就不是人生了......)、每日五蔬果……
真的,你们别老觉得这些都是废话,一个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好皮肤——以及其他很多事情——的必要条件。
当然护肤品也很重要。大叔是大厂(虽然不是那么那么大)训练出来的,比较喜欢慢慢来。当然,如果您训练有素而且相当有经验,刷酸什么都玩儿过的,那么一点高浓度的抗氧化成分对您来说当然没有问题。
但是对菜鸟来说,千万不要暴虎冯河直接上哈。
怎么判断护肤品是否有效呢?
从技术角度上说,“抗氧化”应该能够减少敏感同时有提亮的效果。从大叔身边朋友的使用经验来说,“亮度增加”是最多被提及的信号。果壳达人@AVILL 和@唐尼小帅哥的文章都提到了这一点。(大叔是技术,产品拿过来主要试肤感,所以在这方面还是要多请教达人为好。)
以上图片来自网络
回复关键词查看更多内容
美白 | 痘痘 | 黑头 | 敏感 | 孕妇 | 面膜
甘油 | 洁面 | 螨虫 | 保湿 | 激素 | 成分
毛孔 | 防晒 | 抗老 | 刷酸 | 防腐 | 隔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