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鸿观
一起涨姿势~
一、中国现在的国际环境与目的
中国现在的国际环境与德意志帝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非常相近,而采取的策略也基本相同,但有一些主要的区别。
下面先说一致的地方:
1. 都有一个大国压制。
一战前德国是英国压制,而如今中国是美国压制。
2. 策略基本相同。
即尽可能的拓展空间,就是所谓阳光下的地盘。德意志帝国那个时期是对外殖民,叫殖民地,我们现在是拓展“合作伙伴”。
3. 军队建设方面基本相同。
先陆后海,只不过中国是被迫的,而德意志帝国是主动的。海军建设方面也相同,小而强的区域海军,中国秉承的也是德意志区域海军强国的做法。
这种做法让大国非常难受,比如当年的大英帝国就很难受,因为大英帝国是全球利益,需要维持一只全球海军,而德意志帝国是区域强国,维持一只区域很强的海军。
如此,德意志帝国花钱少,大英帝国花钱多,实际上一战就是这么打起来的,双方都求战。德意志帝国是想干掉英国拿下更多殖民地,从而支撑一只更强大的海军,争锋于全球。而英国则是实在撑不住这么大的海军了,不如决战搞垮德意志帝国。
图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英国皇家海军阅舰式
。
说了相同的,再说说不同的:
1. 经济融合。
大英帝国之所以纵横欧洲数百年,其主要战略是拉老三老四,争取老五,打老二老六,最不济也是拉着老三老四,去打老二老五老六的。
法国人强大,英国人拉着普鲁士人俄罗斯干法国;
普鲁士强大,英国人就拉着法国人俄罗斯干普鲁士;
没有永恒的敌人,也没有永恒的朋友,唯有我们的利益永恒不变,我们的天职就是追求这些利益——大英帝国政治家的说的。
但,这有一个最为基本的前提,那就是老大和老二经济不融合,融合了就没法打了。
比如
今日之中美,经济融合度非常高。
还用得着兵戎相见?开玩笑!
如果美国今天宣布全面断绝与中国贸易,中国经济明天就停摆;
如果中国今天宣布全面抛售美元与美国国债,美国经济明天就崩盘;
除非遇到疯子,想让中美一个人不剩,否则,就利益这点儿事儿,还真不用战争。
所以,这和一战前的英德、二战后的美苏情况完全不一样。
这种情况无论中美,谁也没见过,历来都是老大老二鱼死网破,谁活着谁占便宜,唯一的差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英国宁可将统治权让给美国也不给德意志帝国。
如今中美这种情况,还没有过。所以,
中美谁拿谁也没什么好办法。
就是彼此熬着,看谁出错,谁出错,谁就死。
至于说贸易战,甚至热战,都是说说乐乐,美国是政客为了竞选胡说八道。
美国政客竞选的时候嚷嚷一通,
一般嚷嚷最响的反而是最后最促进中美经济融合的
,如克林顿,还有那位奥巴马,几乎可以称同志了。特朗普也奔着同志的路子去了。
所以,总结一句,中美现在就是:中国以工业品赚美国的钱,而且通过美国赚全世界的钱,然后买美国国债。
中国很舒服,美国也高兴。中国不爽,美国更不高兴。就是这么一个情况。
2. 治国方针之美国
英德一战前都是工业治国,说白了就是低价掠夺原料,依靠大工业制成工业品再销售,赚取中间差价。铁矿石炼成钢,赚差价。其实,钢铁价格差不多,就看谁原料价格低,市场大。所以,阳光下的地盘很重要。
而美国,二战前是世界第一大工业国,二战后也是,不仅是工业强大,金融同样强大。
美金美金,那绿纸里真的有金,不是开玩笑的。三十多美金对一盎司黄金,真不是开玩笑的,那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固定下来的。
但是,二战后太膨胀了,苏联的崛起也没引起美国足够的重视。那占全世界四分之三的黄金储备,让美国认为自己天下无敌。
崽卖爷田心不疼,二战后的美国总统冒然走入两场战争,一个是朝鲜战争,一个是越南战争,都被中苏挖坑埋了。
再加上法国那全世界也理解不了的文青思维的神助攻,美元与黄金脱钩。虽然脱钩,但全世界只能相信美元,美国也得找个挂钩的,于是美元就成石油的结算货币。
如此一来,
美元就可以毫无顾忌的开印了,然后通过类似潮汐式的美元涌出和回流周期,大赚利润。
能开印刷机,谁还去苦哈哈的搞工业?
工业和金融啥区别?
看看巴菲特他老人家,一个小团队,欧洲打过虎,亚洲搏过匪,年均利润是18%左右。
看看工业资本,年均利润2%就不错了,动辄雇佣上万人。年利润到5%,高兴得晚上都睡不着觉了。没办法,就这点儿出息了。
所以,美国现在是金融资本治国。美国工业退化到了民用一片凋零,就剩下军事相关了。比如美国造船业,除了造点小渔船,就指望五角大楼那订单了。
所以,
现在世界上谁敢干美元,美国就干谁。
比如那位萨达姆,什么大规模杀伤武器,什么毒裁之类都是扯淡,唯一的理由就是这位老兄不知道死活,竟然要用欧元去结算石油!!
卧kao,不搞死你,真以为华尔街的金融大鳄是Hello Kitty啊?!
萨达姆:我是被美国一包洗衣粉害死的。
3. 治国方针之中国
从毛爷爷起,中国坚持工业化六十多年,这个方针一直没变过,什么金融、农业、环境都是为工业服务的。
前三十年,全国人民一起勒紧裤腰带,全心全意的建立一套工业体系,好坏不说,该有的全有了。
后三十年,凭借这个基础,到处开拓,愣是在2010年把工业GDP搞成了世界第一。
所以,
中国现在是工程师治国,一个五年计划跟着一个五年计划。
说了这么多,总结一下:
中国是靠着美国的全球通路在赚钱,赚了钱又去买美国国债,平时赚利息(金边债券不是吹的,是真的),战时就是比核武器还战略的战略武器了。
之前说过中国
买美国国债,理论上美国可以违约,但200年声誉的金边债券要是违约了,美国还能剩下啥呢?
对于中国来说,美国国债只要30年内不违约就可以了,之后,赶紧违约吧!
对于
中国
来说,打掉美利坚的金融霸权三五万亿美金可不够,如果违约了三万亿美金就干掉了美利坚霸权,不干是傻子。
美国是维持全世界的金融霸权,靠美元流出——流入的潮汐运动,和发行美债大肆劫掠全世界的小钱钱。
所以,
中美实际上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经济上是融合的
,我们的国际环境也是建立在美国的世界秩序之中。
而
我们也时不时的找找美国麻烦,比如成立个亚投行
,美国当然不参加,不过除了美日等少数国家不掺和以外,世界上经济排名前一百的,似乎是参加了80来个,这哪里是亚投行,
纯粹是个缩小版的世界银行。
当然,
中美最近十多年的融合也融合出了新的高度。
美国通过科索沃战争、欧洲PIGS五国
【指葡萄牙(P)、爱尔兰(I)、意大利(I)、希腊(G)以及西班牙 (S)欧洲五国,英文为PIGS】
搞得欧元一路疲软,而英国竟然公投去脱欧,让德法愤怒异常,这无异是给本已经疲弱的欧元身上再插一把致命的刀!
而中国也没闲着,大规模去产能,不仅去国内的,也去国外的,主要是去国外的。比如造船业,现在中日韩订单中,日韩加起来还不如中国多。
全世界除了日韩似乎都认为中美是商量好的,美国收拾金融,中国去别人产能。
所以,当中国成立亚投行的时候,美国号召大家去抵制,结果西方第一个倒戈的是英国(怎么老是你?),德法紧紧的跟着。估计整个欧洲都在心里说“
中美,你们骗鬼子和棒子吧,你们这俩货,本来就像一家子!一个擅长把刀插朋友两肋上,一个擅长死道友不死贫道!俺们不当枪!
”
安倍:宝宝心里苦,但宝宝没法说。
顺带说一句中美的竞争
美国意识到了去工业化出问题了,所以,从奥巴马开始就喊工业回流美国,提出了一堆美好设想,结果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还给振华重工做了一个大广告。
特朗普总统阁下,我认为最终会变成特朗普同志的。呵呵。
中国目标直指美国,经济增长7%上下,军费仅仅不到2千亿美金,根本没有全球维护秩序的能力,而是靠美国去维护秩序。所以,
中国需要30年的和平发展期。
以现在的发展速度,三十年时间,足以和美国分庭抗礼了。
美国肯定不乐意,但也没什么办法,真开片,现在毁灭。将来,就指望公.知、精.英、大V这类人了,
我们要做的就是别让这类人得逞!
所以,
美国是被动的熬着,时不时找点小麻烦,比如在南海闹腾一下。
总体来说,
日本这个老三,不成器
,远不如当年德意志俄罗斯于法国,或者法国俄罗斯于德意志。政客空有一腔军国梦,奈何老百姓都是宅,招个自卫队队员连AV明星都上了,呵呵。
老四德意志是坚决不听话
,人家在想老欧洲复兴的事儿呢,外加上喜欢自找麻烦,比如难民的事儿,不变成德意志斯坦,算是有政治智慧了。
老五法兰西就算了
,二战后那文青思维,全世界没人搞得懂,不捣乱就算干事儿了。
另一个畸形强人俄罗斯,那真是一穷横
,没多少钱还到处找美国麻烦,没几艘军舰但架不住核武器多,美国别说拉盟友,就是安抚都不知道该怎么安抚。
所以,美国想拉一个反.华联盟实在费劲,看看南海,都是站脚助威的,有心无力的日本,光说不练的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再加上一个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什么的宇宙大国的韩国,还有那貌合神离的总是试图两头占便宜的东盟,美国头疼死。
真给力的还就是老东家英国了,再没落也派了几架飞机,还号称要派航母,尽管穷的连航母导弹都配不起了,呵呵。
据媒体7月27日报道,英国国防部长迈克尔·法伦声称,英国计划明年向南海地区派遣航母进行“巡航”,以增强英国的海上地位。
二、印度现在的国际环境与目的
印度实际上没啥国际问题,都是它自己给自己找麻烦。
因为印度是西方最乐意接受的,印度之所以被西方追捧,其实就是因为中国经济增长太强劲,说明中国治理水平高,那么就得找个榜样。
俄罗斯跟西方不对付,巴西离西方太近,西方老百姓太了解不好骗。
印度,远在东方,西方老百姓不了解,然后搞个莫迪算法,GDP增长看着很强,然后找点印度好的地方拍几张照片,找中国差的地方拍几张照片,然后造一些数据,比如基尼系数,世界银行发布的,中美欧洲按收入算,印度按消费算,所以印度基尼系数很漂亮。
这样就说明,中国在衰落,印度在崛起。
实际上,
印度和中国不在一个档次上,这点不仅仅中国人知道,印度人也是知道的,至少我见过的印度人都知道。
印度经济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试图跳过工业革命而直接进入后工业时代的经济体,现在,连美国都号称要工业回流,印度这条路怎么看,怎么不像能走通的。
说道工业,印度从国际环境来讲,真没啥限制。
中国不就是刻了几张光盘嘛!人家印度连药品都仿,什么专利,都是瞎胡扯。
其实,
印度最大的问题是与所有被盎格鲁撒克森人统治过的地方都面临的问题:本土没有精英阶层了。
当然,印度面临的问题更加复杂,国际上没啥问题,但国内问题超多。比如种姓、男女不平等等等。
总之,我个人感觉,印度就是解放前的中国,基本政令出不了县城,农村基本无法无天。
虽然有个孟买,还想和上海比,闪烁一两下子就灭了,但整体上,缺乏产业链支撑,印度走不了多远。
所以,莫迪先生自创GDP算法,为印度带上一个光环,但盛名之下,任谁都知道其实难副。这个光环其实就是自娱自乐而已。
就我个人来讲,我并不看好印度的发展。
人数,不等于人力资源,大量的,无工作能力的人,反而是累赘,而不是资源,这就是印度面临的问题
所以,
印度在国际上受到无数的吹捧,但口惠而实不至。在国际上,印度可以说小姐的脾气丫鬟的命,人家就是要树立个标杆,您还真要进常任理事国啊,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