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生命之源,我们每天都要喝水,于是水杯就成了我们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必备品之一。用什么类型的杯子喝水更健康?用错了水杯真的等于喝毒吗?今天,科普小编就来帮您挑个健康实用的水杯。
从安全性角度来说,玻璃杯可能是最好的选择。它基本不会渗出有害物质,不同温度的水都可以装。而且,玻璃杯内部平滑,易清洗。
但是,玻璃杯也有不足之处:易碎。所以,如果外出或家里有小孩,建议暂时不用。
对于不锈钢杯的顾虑在于它可能有铬、锰等金属渗出。不锈钢有很多种,需要简单分类讨论一下。
好一点的不锈钢杯会使用食品级不锈钢(比如 304 钢,
产品介绍里会有「材质」标注
),即便在标准测试中用相当强的酸、浸泡相当长的时间,其中渗出的铬、锰等金属也可以少到忽略。
我们平时只是用它来装水、茶、咖啡、果汁等等,比测试条件温和多啦,完全不必担心「渗出有害金属」。
有一些不锈钢杯具会采用「高锰钢」。高锰钢可能渗出较多的锰,这也是朋友圈针对不锈钢杯具谣言四起的原因。
其实,锰是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过量」才有害。即便是那些报道中的 「超标」锰析出量,也只占到人体正常锰摄入量的一小部分,不会影响健康。
有一些陶瓷杯内壁有图案,大家担心这些图案的颜料中可能含有铅等重金属。其实不尽然, 这些图案在工艺上分为「釉下彩」「釉上彩」,这两种工艺的安全性也不相同。
在陶瓷上先上彩,再高温烧制,最后颜料被釉所覆盖。它看着有图案,但摸上去是光滑的。这样的陶瓷杯,颜料中的重金属很难渗出,不用担心。
先形成釉,再上彩,然后低温烧制,颜料在釉表面。不仅看着有图案,摸上去也有立体感。这样的陶瓷杯,颜料中的重金属就比较容易渗出。
关于「釉」的小贴士
陶瓷杯一般是用粘土等无机材料高温煅烧而得到的,表面会有一层纯度高的粘土形成的透明的「釉」。如果粘土中含有一些金属氧化物,釉也可能呈现一定的颜色。因为这层釉中并没有重金属,又经过高温煅烧,所以几乎不会渗出什么「有毒物质」来。
简单来说——
内壁无彩釉的,在安全性上跟玻璃杯差不多;
内壁有釉彩但颜料在釉内层、内壁光滑,那么问题也不大;
内壁有釉彩且颜料在釉表面,有铅等重金属渗出的风险。
其实搪瓷杯就是披了一层瓷的金属杯。因为煅烧温度较低,形成的瓷不够稳定,搪瓷杯在与食物接触时(特别是酸性食物),就会渗出有害金属。而且表面的瓷破损之后,藏在瓷下面的重金属就更容易渗出。
此外,搪瓷杯也不经摔。
所谓仿瓷杯就是那种乍看上去像陶瓷杯,但实际材质是塑料的杯子。仿瓷比玻璃和陶瓷要轻,也不容易摔破,适合小孩子用。
有的人比较担心仿瓷材料可能渗出三聚氰胺和甲醛。
但其实,真正的仿瓷材料叫「密胺树脂」,其中三聚氰胺、甲醛的渗出量很低,不用担心。
需要担心的是市场上的「劣质仿瓷餐具」。
怎么知道哪个是真、哪个是假呢?
有个简单的法子:真正的仿瓷餐具造价较高。
塑料的种类很多,好坏不一。
注明 「可微波加热」的,安全性好,能用;没有注明的,「保守」使用,酸性饮料和热水别装太久。此外,塑料杯洗不干净的话,也更容易滋生细菌。
纸杯的出现,是为了避免交叉使用杯子而带来的安全隐患。
纸杯本身没什么明显的安全隐患,但作为一种简单、廉价的产品,其质量监控不一定有保障。
此外,纸杯一般只能填埋或烧掉,不环保。
家中常备、用于喝水喝饮料:
玻璃杯、不锈钢杯、内壁表面没有彩釉的陶瓷杯、密胺树脂仿瓷杯;
出门携带:
双层不锈钢保温杯;
可以使用、但不推荐常用:
内壁表面有釉彩的陶瓷杯、搪瓷杯、廉价仿瓷杯、可微波加热塑料杯;
只在公共场合或聚会时使用:
塑料杯、纸杯。
健康生活,杯不离手。希望大家都能挑到称心的水杯。
❤您的点赞,是小编辛勤运营的最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