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区打造
15分钟健身圈,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力争达到1.8平方米;每个行政村都建有公共体育设施,并标配一名体育指导员……我市“十三五”全民健身实施计划出炉,端出一道道“健身大餐”,满足人们日益增加的健身需求,加速实现“健康滁州”目标,让百姓生活更加幸福。根据计划,到2020年,我市群众体育健身意识普遍增强,每周参加1次及以上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260万,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160万。
增加场地设施,群众健身将更便捷
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更加注重体育健身。这几年,虽然我
市加大体育场地和设施的建设力度,但与人们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还有一定距离,尤其是
老旧小区健身难的问题更加突出。不过,这样的问题将会得到有效解决。
我市“十三五”全民健身实施计划指出,将统筹规划建设,实现群众就近健身。构建
覆盖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全民健身设施网络和城市社区15
分钟健身圈,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8平方米,公共体育设施设置无障碍。据介绍,未
来的滁城,居民走出家门15分钟内就可以到达公共健身场地。
到2020年,
完成滁州市本级“五个一”工程,即1个中型体育馆、1个中型体育场、1
个中小型游泳馆、1个综合型多功能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和1个体育公园。
50%以上县、市、区建成“五个一”,即:1个小型体育馆、1个小型体育场、1个游泳设施、1个中小型全民健身活动中心、1个体育公园。100%行政村建有公共体育设施,新建社区体育设施覆盖率达100%。在社会体育指导员、大学生村官中落实体育专兼职工作人员,达到每个乡镇(街道)、村(社区)有一名体育专兼职工作人员。
新建小区严格落实“室内人均建筑面积不低于0.1平方米或室外人均用地不低于0.3平
方米”标准,配建全民健身设施。老城区、已建成居住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未达到规划
建设指标的,因地制宜配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合理布局、建设校园体育健身设施。按照
每万人0.5个的标准规划布局,逐年建设标准的足球场。加大滁州市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
场地设施建设、使用与管理力度,实施公共体育设施对外开放,实现资源共享。此外,我
市还将利用社会资金,合理利用景区、公园、公共绿地、广场及城市空置场所建设休闲健
身场地设施。
丰富健身活动,打造特色体育品牌
“十三五”期间,我市将继续创新天长“茉莉花”体育节、滁州市“畅游琅琊·品味
山水”系列健身活动、滁州市直机关趣味运动会等传统品牌赛事活动,着力打造南谯区章
广五尖山山地自行车赛等一批新的品牌活动。
同时结合皖东地区自然环境、山水优势、旅游休闲等资源,打造具有皖东特色、行
业特点、影响力大、可持续性强的品牌赛事活动,形成“一市多品、一县一品”的全民健
身品牌活动格局。大力发展健康跑、健身走、骑行、登山、游泳、钱杆子健身操、广场舞
、体育舞蹈、竞技麻将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积极培育击剑、瑜伽、马拉松、沙滩
手球等具有消费引领特征的时尚休闲运动项目,推广武术、太极拳、健身气功等传统运动
项目和乡村农味农趣运动项目,鼓励开发轮滑、航模、龙舟、美丽乡村越野体验赛等适合
不同行业人群、不同年龄段人群和城乡居民家庭参与的特色运动项目。
每四年举办一次全民健身运动会,定期举办不同人群参加的各类运动会。以竞技体育
为引领,搭建参与面广、吸引力强、健全人与残疾人体育运动融合开展的全民健身竞赛展
示平台。创新健身气功发展方式,在高等院校、中小学和企事业单位中积极推广,建立健
身气功站点100个,发展会员1万人。
加快融合发展,促进体育经济繁荣
到2020年,我市体育消费总规模达到45亿元,全民健身成为促进体育产业发展、拉动
内需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动力源。
扩大健身休闲、竞赛表演、场馆服务、体育健身培训与教育、体育用品、体育产品制
造和销售等体育产业规模,使健身服务业在体育产业中所占比重不断提高。结合大健康产
业发展,规划建设体育与健康、文化、旅游、养老等多产业融合的体育主题公园。利用皖
东名城、名山、名亭、名湖、名镇、名村、名址,创建皖东特色的体育休闲旅游基地。
扶持滁州市五环体育器材有限公司、滁州海力士健身用品有限公司、定远球类产业园
、安徽兴乐健身器材有限公司等公司,加快推进滁州市青少年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琅
琊山国家级森林氧吧”健身步道建设,大力推进明光市八岭湖体育旅游公园、来安白鹭岛
森林体育旅游公园、皇甫山森林体育旅游公园等项目。
创建本地特色的体育休闲旅游体验活动,提升体育旅游休闲品牌活动知名度和品味。
发展健身信息聚合、智能健身硬件、健身在线培训教育等全民健身新业态。充分利用“互
联网+体育休闲旅游运动、体育产品制造、体育产品销售”等技术开拓市场。
开展体质监测,提升全民健身水平
严格落实国民体质监测制度,实现我市国民体质监测中心(站)市、县(市、区)全
覆盖,开展国民体质测试进单位、进厂矿、进学校、进社区(村)“四进活动”,出具运
动“处方”,大力开展科学健身指导,提高群众的科学健身意识、素养和能力水平。
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继续实施大学生村官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工程,加强
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实施职业社会体育指导员资格认证制度和社会
体育指导员注册管理制度。
突破发展重点,实现公共体育均等
青少年依然是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重点人群。在校学生校内每天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
1小时,让学生熟练掌握一至两项运动技能,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纳入工作考核指标体系。
实施校外体育活动计划、建成滁州市体育职业学校综合训练馆等。
到2020年,国家级、省级、市级各类传统体育项目和学校达到100所。普及手球运动
,努力打造“东方手球之都”,全市手球特色学校达到45所,省运会手球项目竞赛成绩保
持一流水平。完善青少年体育竞赛体系,与体育系统后备人才竞赛制度接轨,建立市、县
(市、区)、学校三级联赛体系。探索职业体育发展的新模式,鼓励社会力量创办各类职
业体育俱乐部。
发展校园足球,建设校园足球活动培训基地及青少年足球训练网点,到2020年,足球
特色学校达到80所。校园足球常态化,建立纵横贯通的大学、高中、初中、小学四级校园
足球竞赛体系;积极倡导、因地制宜、多种形式组建社区足球队和区域性非职业足球联盟
。广泛开展五人制、沙滩足球等形式多样的民间足球活动,不断扩大足球人口规模,促进
足球运动蓬勃发展。
此外,我市将依法保障基本公共体育服务,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以乡镇、
农村社区为重点促进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扶持革命老区、民族聚居区、贫困地区加
快发展全民健身事业,为精准扶贫、打赢脱贫攻坚战发挥积极作用(皖东晨刊)
重要通知
:
即日起,每周累计为“美好滁州”推送的文章点赞超
40次
的“美小粉”们,
添加
滁小美
个人微信号
gxh_0550
,并提供姓名+手机号码+点赞截图等信息,
就可以免费领取
电影通票
(
请备注选择金球影城还是星美影城
)。
任意选择一张
。
每周40张
票,先赞先得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