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ToB领域创业是一件
很辛苦的事情
,即使服务小米、陌陌、聚美优品等这样的大客户,甚至都很少有人知道自身品牌。
迅达云
就是这样的案例。
创始人于浩原本在蓝汛供职,从2009年开始,做技术底层工作的他就意识到
云计算在未来有很大的市场。
但是蓝汛是做CDN业务的,主营业务的盈利能力非常强,在蓝汛的体系下云计算业务没有受到很大的重视,于是于浩就开始创业单独做。
迅达云CEO 于浩
2012年,于浩创业成立迅达云,为企业提供
云服务(公有云和私有云)、IDC、云桌面和CDN业务。
截至目前,迅达云服务企业级客户超过
5000+
,覆盖电商、直播、教育、金融、游戏等行业和领域,典型客户包括陌陌、触控科技、小米、墨迹天气、王府井百货等。
“摄影小白”与“专业摄影师”
创业后,于浩发现
互联网客户
和
传统IT客户
大不相同。
传统IT客户只需解决流程的问题,安全性达标即可。但是互联网+时代,实际有很多客户的平台扩展性尤其重要,所以迅达云通过团队的技术经验帮助企业解决这个问题。
互联网客户和传统IT客户的区别就像
小白摄影者
和
专业摄影师
的区别,传统IT客户愿意用傻瓜相机,一次成相,但是互联网客户则
不仅要求照片清晰度要高,同时它的光圈,曝光度,聚焦,背景模糊等参数也要讲究。
迅达云主要利用底层技术的优势,帮助企业不仅解决
计算和存储的扩展性
,还有
垂直行业领域的个性化需求
,如视频和图像的处理,视频的编辑码,转码等。
迅达云的业务类型
公有云基础上的叠加服务
问及迅达云与阿里云、腾讯云等云品牌的区别,于浩告诉创业邦,阿里云等更具
普世性
,而迅达云则比较偏
个性化和专业性
。
迅达云的主要优势在于能帮助客户解决专业的底层技术问题,其系统是
在公有云基础之上的叠加服务
,这也是最核心的竞争力所在,迅达云的核心技术团队都是做底层技术出身,从开始做CDN到做云计算有十多年的经验。
于浩说B2B业务是个复杂的决策过程,跟B2C有一个本质的差别,
B2B的服务客户要的是价值
,而不像B2C业务,
你买一个阿玛尼的衣服,大家知道你的消费区间,但是选择迅达云和阿里云在外边看不出来,云品牌本身的品质没有增值
。
因此,
客户的诉求
是选择品牌的关键,如果互联网并不是客户的竞争力表现,随便用一朵云就可以得到互联网的展现,都能达到简单的统一标准要求;但是如果互联网是客户特别重要的生产资料,整个
架构的设计,尤其是扩展性
就意味着客户的竞争力,就需要选择专业的品牌。目前,迅达云
在北京、上海、深圳、
法兰克福、迈阿密、洛杉矶
等城市布局节点。
迅达云全球化的节点布局
企业的需求将越来越精细化
于浩告诉创业邦,虽然公有云都是标准化的,但是客户的需求方案一定是定制,尤其是在中国的客户,任何一个公司再大,在做某一件事情的团队一定是有限的,发展过程中最希望的帮助配合就是
定制
。
迅达云底层资源都是标准化的东西,但是上面的表现形式是组件式的,
通过服务组合实现定制。
因为在做IaaS层面,在业务流程层面存在跨行业的壁垒。但是,在基础设施的扩展和技术的扩展性层面是通用的。
每一个客户遇到的资源瓶颈都不一样,比如说互动直播遇到的资源瓶颈和在线教育遇到的资源瓶颈就不一样。迅达云帮助客户突破这些瓶颈,从而建立核心竞争力。
于浩很看好垂直化的定制服务,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专业化会导致企业客户群的差别,阿里云服务普世小客户,绝大部分客户是一年几千块钱,也有
一年一万块钱
的。但迅达云的客户群每月3万-10万是主流,
一年就是几十万到几百万
。
创业公司必须跟着市场节奏走
关于近年来逐渐兴起的容器技术,于浩说:“没有把容器技术作为单一产品出来,这是一个
商业上考虑
,并不是
技术上的考虑
。”迅达云首席架构师雨来是InfoQ容器技术专题的主讲人之一,同时迅达云的RDS和负载均衡也是通过容器技术实现的。
于浩认为,每个产品都是有生命周期的,先有IaaS再有PaaS,IaaS在这个市场的起作用下,PaaS的机会很小。作为创业公司,还必须跟着市场节奏走。
迅达云
CEO于浩
,曾在蓝汛领导了中国第一个CDN系统的研发团队。同时,也是最早进入云计算领域的开创者;
COO王斌
,先后在蓝汛、世纪互联、网宿等公司负责产品、客服、BD拓展等工作;
技术副总裁李雨来
,先后在Joyent、蓝汛、Yottaa从事云计算相关的开发工作,是国内较早接触并开发、实施云服务的技术实践者。
2013年,迅达云获得筱光资本数千万人民币A轮融资。
-
END -
本文转自:毒舌科技
l
ID:dushekeji
长 按 二 维 码 , 一 键 关 注
更多精彩文章:
商务合作请加微信:bangc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