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Zoe
2020年开头的这场“战疫”,新型冠状病毒除了给患者带来病痛,也为2020年初的中国经济蒙尘。
本文从税务角度,为财务人员处理各类资产损失提供指引,也为2020年汇算清缴做好准备。
对时效性要求高的存货,如生鲜产品、有保质期的货物等,由于疫情影响无法出售过期报废。
√ 税务处理:
增值税上属于正常损失,无需进项转出。所得税申报存货损失扣除。
疫情期间,由于企业无法对外营业产品过期、过季,采取折价出售的方式清理库存,可能导致经营损失。
√
税务处理:
折价出售时企业按实际收到的款项缴纳增值税,降价损失属于正常损失,所得税前正常扣除,但无需申报资产损失,按照实际价格与实际成本入账税前扣除。
内部保留存货计税成本的确定依据、企业内部关于存货报废、毁损、变质、残值情况说明以及核销资料。
需注意,
存货损失占到该类资产
的10%以上或
减少当年应纳税所得额
10%以上,即需要向税务机关提供外部专业机构的
鉴证报告
。
由于疫情影响,部分客户资金周转不足,无力偿付甚至破产、注销。对应的,企业无法回收款项,造成坏账损失。
方式一:豁免部分债务,与客户签订债务重组协议。将豁免部分款项作为债务重组损失处理。
方式二:客户注销,将无法收回的款项作为坏账损失税前扣除。
√ 属于
债务人停止营业
的,应有工商部门注销、吊销营业执照证明;
√ 属于
债务重组
的,应有债务重组协议及其债务人重组收益纳税情况说明;
√ 属于
债务人破产清算
的,应有人民法院的破产、清算公告;
√ 属于
诉讼案件
的,应出具人民法院的判决书或裁决书或仲裁机构的仲裁书,或者被法院裁定终(中)止执行的法律文书。
根据坏账损失需要提供的资料来看,若客户长期存续同时未取得诉讼判决书,这部分暂时无法收回的坏账损失在税务上无法认可,
不能在税前扣除
。
同债权损失一样,企业对外投资的子公司若在疫情中经营不善导致注销,子公司的损失可以作为企业投资损失税前扣除。
若子公司财务亏损但未注销,企业对外投资子公司对应的损失未得到实现,税务上不认可企业的投资亏损。
√ 备查资料:
股权投资计税基础证明材料,被投资企业资产清偿证明,被投资企业破产公告、破产清偿文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注销营业执照文件,企业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和财务负责人签章证实有关投资(权益)性损失的书面申明,会计核算资料。
证券市场也随着疫情的发展,股市持续波动,如餐饮类、旅游类的上市公司股票持续下跌。
作为企业投资者,除抄底外,保持继续观望或及时止损出售股票。
√
税务处理:
出售股票发生亏损,损失可税前扣除。但股票没有实际出售,因价格变动导致账上出现损益都需要进行纳税调整。
需注意,股票确认的损失是指单笔股票买卖发生的损失,不能以盈亏相抵后的亏损税前扣除,应以进行单笔股票买卖发生亏损的合计数确认损失。
√
备查资料:
交易所系统中购买、出售股票的记录,银行收款回单、内部对于股票投资计税基础证明资料等。
税务上已取消了资产损失主动报送资料规定,改为资料备查制。
资产损失税前扣除填报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表《资产损失税前扣除及纳税调整明细表》。
资产损失宽进严出,实际上对于企业在确认资产损失、保留备查资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需要妥善保存备查资料。
一大利好消息是,在本次疫情中受到重大影响的四个行业(交通运输业、餐饮业、住宿、旅游)亏损弥补年限由5年延长为8年。
√
建议
及时确认资产损失,享受延长亏损弥补的优惠政策。
没关系,你还可以加入理道专属社群会员,一站式帮你解决疫情期间的烦恼~~
-首批会员招募
限量300人
-
满员暂停招募,现在购买
还将送你曾建斌老师录制
《捐赠支出的税务筹划》以及《老板轻松从公司拿钱的10种方法》
两个线上课程
。
商业模式筹划服务
- 不节税
. 不收费 -
政府减税红利之下,企业需要建立低税务成本规范经营的商业模式,以应对越来越严苛的税收监管环境。从税务筹划角度优化企业的商业模式,让企业合理、合法降低税务成本和风险,我们致力解决企业的以下税务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