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
GOOG.US
)的量子
AI
部门创始人及领头人
Hartmut Neven
近日在博文中发布了谷歌(
GOOGL.US
)最新款量子芯片
Willow
,被誉为能媲美
ChatGPT
的震撼级突破。受此消息带动,谷歌的母公司
Alphabet
股价于
12
月
10
日逆市大涨超
5%
,同日纳斯达克指数(
IXIC.US
)下跌
0.25%
,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
DJI.US
)跌
0.35%
。
1
)在传统的计算机世界里,信息以数位(
bits
)储存,不是
1
就是
0
,量子计算则使用量子比特(
Qubits
)进行储存,包括
1
或
0
的确定态,同时表示
0
和
1
的叠加态。也就是说,量子计算能够处理比传统计算大得多的数据量。
通常量子比特越多,出错的机会越高,这是量子计算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而
Willow
能够随着量子比特的规模化扩张而“指数级”地减少错误,这解决了量子纠错领域的一个关键挑战,该领域已经研究了近
30
年。
2
)谷歌采用随机电路采样(
Random circuit sampling
,
RCS
)基准来衡量
Willow
的性能——
RCS
提供了对设备量子电路体积的全面评估(一种考量电路结构并反映模拟它所需的最小经典资源的测量方式),数值越高表明计算机功能越强大。
Willow
以此基准衡量的性能惊人:在不到
5
分钟的时间内完成了一个标准的基准计算,这将花费当今最快的超级计算机的
10
万亿(即
10
的
25
次方)年的时间——这个数字远远超过了宇宙的年龄。
无疑,
Willow
芯片是量子计算的一大突破,而且随着计算能力的大幅提升,将可解决许多当前计算机无法解决的问题,从而为多个领域带来突破,包括医疗、科学和金融。
不过,有加密货币业界人士担心,随着算力的提高,密码或不再安全,加密信息能够轻松被解读。算力的提高也将加快挖矿的进程,限定了供应量和因为当前算力而限定了挖矿时间的比特币,有可能提前被挖完;比特币挖矿用的
SHA-256
算法和数字签名算法
ECDSA
将很容易受到量子解密的攻击。
谷歌透露,该芯片有
105
个比特量子,但其未来将会建立一个拥有
100
万比特量子的系统。业界所担心的问题是,超导比特量子这种技术需要强冷却,谷歌要使用大量超导比特量子建立量子计算机,温度将会成为一个大问题,冷却技术或限制了比特量子的堆叠规模。
此外,谷歌的
Willow
芯片尚未有真实应用案例,而其针对性解决的问题都是已经限定问题框架的,因而能完成,而且这些任务和基准在实际应用上意义不大,
Willow
需要定义和解决真实的问题,才能突出其价值。
无论
Willow
芯片有多少不足之处都好,其发布意味着量子计算实现了一个新的突破,这对于人类文明发展来说都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除了谷歌之外,英伟达(
NVDA.US
)、
IBM
(
IBM.US
)、微软(
MSFT.US
)、英特尔(
INTC.US
)等都在研发量子计算技术,此外还有众多的初创企业和大学附属企业在研发这一技术,耶鲁大学教授创立的超导量子计算机开发者
Quantum Circuits
,其量子系统就拥有错误检测功能,并且可进行高保真可扩展计算,这家初创公司于今年
8
月获得了
6000
万美元融资。
受谷歌量子计算芯片带动,
A
股量子通信板块于
12
月
11
日表现活跃,
2020
年起专注量子计算业务的国盾量子(
688027.SH
)及其关联公司科大国创(
300520.SZ
)均曾一度涨超
10%
,投资科大国盾的浙江东方(
600120.SH
)收涨
6.46%
,而重点发展量子密码技术的格尔软件(
603232.SH
)涨停。
作者丨毛婷
编辑丨ann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