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硅星GenAI
比一部分人更先进入GenAI。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三联生活周刊  ·  为什么越来越多年轻人,会患上突发性耳聋? ·  15 小时前  
新周刊  ·  多少返程打工人,抢着体验春运“红眼高铁” ·  21 小时前  
新周刊  ·  专访徐冬冬:我和尹子维真的很小清新 ·  昨天  
三联生活周刊  ·  胡吃海塞的春节后,不出意外需要喝点熟普了 ·  2 天前  
三联生活周刊  ·  30岁,我得了一种“不死的绝症”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硅星GenAI

黄仁勋的CES秀:强大RTX 50,世界模型Cosmos和个人超算Digits,英伟达还在指引未来

硅星GenAI  · 公众号  ·  · 2025-01-07 14:24

主要观点总结

英伟达CEO黄仁勋在CES上展示了公司的新产品和技术,包括显卡、语言基础模型、数据中心规划、超级计算机和个人AI超级计算机等。黄仁勋介绍了英伟达的进展,展示了其最新的芯片和新技术。其中人工智能的发展尤其引人瞩目,包括人工智能在各种行业的应用,例如智能驾驶和机器人领域。此外,英伟达还公布了合作伙伴和未来的计划。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英伟达CEO黄仁勋展示了公司新款显卡技术

包括基于Blackwell架构的RTX 50系列显卡,该显卡拥有高算力,价格有所调整,同时公布了搭载该系列芯片的笔记本电脑的价格和供应时间。

关键观点2: 英伟达发布新的语言基础模型Llama Nemotron

该模型有三个尺寸,针对不同应用场景进行了优化,旨在提高AI的计算效率和准确性。

关键观点3: 英伟达推出新的数据中心规划和超级计算机项目

包括使用巨型芯片的超级计算机项目和个人AI超级计算机Project Digits的发布。该项目小巧可部署成为一个数据中心。

关键观点4: 英伟达进军智能驾驶和机器人领域

发布了新的汽车智驾芯片Thor,并公布了合作伙伴名单。同时强调了人形机器人时代的来临和通用机器人技术的重大进步。


正文

作者 唐健博
邮箱 [email protected]

“你们喜欢我的夹克吗?”

英伟达 CEO 黄仁勋开启了“自黑”模式。这位一头白发、身着亮面鳄鱼皮夹克,却熠熠生辉的“AI 教父”,无疑是 CES 上最受关注的人之一。

英伟达在 CES 正式演讲前,收盘指数创新高,市值来到了 3.66 万亿美元。足见市场对英伟达在 CES 上的期待。

黄仁勋也不负期待,一口气发布了横跨显卡、世界模型、自动驾驶和机器人等方面的产品。

#01

全新显卡 Blackwell 系列,同性能降价

首当其冲的依旧是英伟达的老节目,PC 显卡。

这一次,黄仁勋带来了采用新一代基于 Blackwell 架构的 RTX 50 系列显卡,该显卡拥有 920 亿个晶体管,可提供 4000 TOPS 算力,性能可达上一代 Ada 的三倍,RTX 5090 最高售价达到了 1999 美元,1 月即可向市场供应。

价格看起来是涨了,但实际上和上一代 4090 提供了相同性能的 5070 只卖 549 美元——4090 当时售价为 1599 美元。

黄仁勋称:“这系列产品是目前我们推出可编程着色以来最重要的计算机图形创新。”同时他还提到,“我认为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人类产生的数据量将会超过人类从始至今产生的所有数据,而且这些数据变得更加多模态。”

此外,基于该系列芯片的笔记本电脑售价也顺带公布,搭载 RTX 5090 的电脑售价为 2899 美元,将从 3 月开始向市场供应。

对比之下,英伟达可谓在 AI 这条路上狂奔,像一个孤胆英雄。

而在现场,黄仁勋更是拿起了 Blackwell 盾牌扮演了一次“英伟达队长”,他表示:“Blackwell 芯片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单芯片。”

此外,黄仁勋还介绍了英伟达在数据中心领域的规划。英伟达拥有多种计算网络系统,包括 NVLink 36 和 NVLink 72,能够满足全球几乎所有数据中心的需求。他们的目标是创建一个 Grace Blackwell NVLink 72 的巨型芯片,总共采用 72 个 Blackwell 显卡,组合成世界上性能最好的超级计算机。

甚至老黄还发布了一个形如 Mac mini 的个人 AI 超级计算机 Project Digits。它只有手掌般大小,放在显示器旁非常 mini,支持 2000 亿大模型,同时该个人电脑也能部署成为一个数据中心——玩法和 Mac mini 如出一辙。

#02

Llama Nemotron 语言基础模型,优化 AI 计算效率和准确性

大语言模型,人工智能的语言基础。而当下各行各业都公司都在利用 AI 进行生产。

由此英伟达在此次 CES 上带来了 Llama Nemotron 语言基础模型。它总共有三个尺寸:

- Nano:最具成本效益的模型,针对低延迟的实时应用进行了优化,非常适合部署在PC和边缘设备上。

- Super:一种高精度模型,可在单个 GPU 上提供卓越的吞吐量。

- Ultra:最高精度模型,专为要求最高性能的数据中心规模应用程序而设计。

据黄仁勋介绍,Llama Nemotron 模型在聊天、函数调用、变成和数学方面有着出色的表现,并进行了尺寸上的优化,可以在更大范围的 NVIDIA 设备上运行,并提供更高的精度和更大的模型吞吐量。

而为了帮助企业构建更强的 AI 智能体,英伟达还推出了 Agentic AI 蓝图,包括 NIM 微服务和 NVIDIA NeMo,其背后的合作伙伴包括CrewAI、Daily、LangChain、LlamaIndex 和 Weights & Biases。

借助 Agentic AI 蓝图工具,开发者可以自由构建和部署自定义的 AI 代理,它们能更高效理解并利用数据库里的知识,并依照任务指引进行推理、计划和行动。处理的数据范围包括文字、PDF、视频和其它图像中的总结提炼。

#03

NVIDIA Cosmos 世界基础模型,为 AI 可操作任务做准备

黄仁勋在现场提到:“世界上有 10 亿知识工作者,而 AI 代理很可能成为一个价值数万亿美元的行业。”

物理 AI(Physical AI)是这场发布会非常关键的部分。

老黄所说的行业范围包含了软件工程师以及背后的公司和业务。基于此,英伟达推出了一个名为“NVIDIA Cosmos”的世界基础模型,这是一种帮助 AI 理解现实世界的基础平台,它能够接受文本、图像和视频信息,包含生成世界基础模型、高级分词器、视频加速处理通道等,并生成虚拟的世界图像。

事实上,这个模型在去年已经曝光,彼时英伟达从各大视频网站开始爬取内容以训练模型。反过来说,该模型是基于物理世界大量真实数据来进行训练和测试。

在具体应用上,黄仁勋指向了当前最火的智能驾驶(端到端)和 AI 机器人两大行业——这两大应用都需要理解物理世界,并将数据转换成机器能懂的语言,再输出成图像为人类服务。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