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个和大家都有关的话题:
你每天上下班要花多长时间?
统计显示,如果你恰好生活在北、上、广的话,那么恭喜你,104分钟是一个上班族每天花在路上的平均时间!
每天104分钟,一年下来就是400多个小时啊!
然而...我们却...什!么!都!没!干!
有人说,每天上下班一路「颠沛流离」,根本什么也干不了嘛!所以,今天咱们就一起聊聊如何利用通勤的时间让自己更有收获。
和很多人一样,我以前每天上下班路上就做一件事「刷手机」。
不是因为我懒,而是因为等车、换乘等原因,大多数人在路上的时间是高度碎片化的,很难用来做系统化地学习。
但我逐步发现,虽然一路自己都在刷各种微博、微信、知乎、头条...但却很少有什么真正的收获和沉淀。
思考良久,我发现自己在通勤路上根本没心情细读任何东西,一篇好文章点进去瞄几眼,就匆匆退出来继续刷朋友圈了,好像生怕错过了什么好玩的东西。
针对这个问题,我采取了「
将浏览和阅读分离
」的方法:
在上班路上这种典型的碎片化时间,我会优先用来浏览,也就是尽情的刷完所有想看的App。
遇到感兴趣的内容,我会先集中收藏起来,等心情和时间都合适的时候再去消化(注意,一定要集中收藏,在各App中分别收藏你是不会想起来看的)。
这样做的好处是:
浏览得痛快,阅读得也踏实!
当我真正开始读一篇干货的时候,我是能沉下心来的,因为我刚刚已经刷完了想刷的所有内容,再也不用担心错过什么好东西了!
几个月下来,这种方法极大地改善我的阅读习惯。
忙碌的我,在晚上回家路上能迅速刷完一整天没看的微信、微博和头条,一条都不会错过。因为,我不会像过去一样“浏览 - 匆匆阅读 - 继续浏览 - 再匆匆阅读…”,而变成了更高效的“
浏览 - 收藏 - 浏览 -收藏…
”。
如果都刷完了还没到家,我就开始安心阅读刚才收藏的东西了。
当然,看不完的内容我也会在睡前或是周末继续完成它们,没有了路上疲惫与慌张,更多的是一种阅读的享受,和获得新知识后的满足。
至于「将浏览和阅读分离」的工具,安利给大家一个很好的工具,
收趣云书签
:
你在任何App中看见想收藏的内容,轻松就能将他们集中收藏到收趣,进而形成一份自己为自己挑选的阅读列表,有空时再精读和吸收。
用最适当的时间做最合适的事,才是最好的时间管理方法!
我收藏的内容
后记:
最近加班加到吐,但坚持上班骑车,下班坐地铁,一是锻炼身体,二是利用通勤路上干点什么。除了刚才提到的“收集阅读”方式,还有一个通勤路上搞事情的好方式——看Kindle。最近亚马逊搞活动,我犒劳了一下自己,买了个Kindle Voyage,把之前的K5升级了,然后觉得下班路上看书简直太赞啦!
推进各位,要么路上“收集阅读”,要么路上看点小书,总之,时间说浪费也就浪费了,干嘛不做点有意义的事儿呢?
好了,K叔接着加班了,555。
对了,今天次条还有K叔的原创文,大家快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