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Kris在路上
Hi,我是Kris,85后/二胎爸爸/会计在读博士/500强央企/减肥达人/马拉松跑者/豆瓣过气伪红人,欢迎关注交流。 3年陪孩子读了300本书/2个月在职考取top财经院校会计学博士/半个月训练完成首个马拉松/1个月瘦了20斤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Kris在路上

讲真,你在这件事上一年浪费了400多个小时!

Kris在路上  · 公众号  · 自媒体  · 2017-07-17 20:28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说个和大家都有关的话题:


你每天上下班要花多长时间?


统计显示,如果你恰好生活在北、上、广的话,那么恭喜你,104分钟是一个上班族每天花在路上的平均时间!


每天104分钟,一年下来就是400多个小时啊!

  • 400多个小时,我的英语应该可以练到美剧看生肉了吧?

  • 400多个小时,我的知识应该可以撩倒隔壁妹子了吧?

  • 400多个小时,我的业绩应该可以PK掉张小胖,直接升做他主管了吧?


然而...我们却...什!么!都!没!干!



有人说,每天上下班一路「颠沛流离」,根本什么也干不了嘛!所以,今天咱们就一起聊聊如何利用通勤的时间让自己更有收获。


和很多人一样,我以前每天上下班路上就做一件事「刷手机」。


不是因为我懒,而是因为等车、换乘等原因,大多数人在路上的时间是高度碎片化的,很难用来做系统化地学习。


但我逐步发现,虽然一路自己都在刷各种微博、微信、知乎、头条...但却很少有什么真正的收获和沉淀。


思考良久,我发现自己在通勤路上根本没心情细读任何东西,一篇好文章点进去瞄几眼,就匆匆退出来继续刷朋友圈了,好像生怕错过了什么好玩的东西。


针对这个问题,我采取了「 将浏览和阅读分离 」的方法:


在上班路上这种典型的碎片化时间,我会优先用来浏览,也就是尽情的刷完所有想看的App。


遇到感兴趣的内容,我会先集中收藏起来,等心情和时间都合适的时候再去消化(注意,一定要集中收藏,在各App中分别收藏你是不会想起来看的)。


这样做的好处是: 浏览得痛快,阅读得也踏实!


当我真正开始读一篇干货的时候,我是能沉下心来的,因为我刚刚已经刷完了想刷的所有内容,再也不用担心错过什么好东西了!


几个月下来,这种方法极大地改善我的阅读习惯。


忙碌的我,在晚上回家路上能迅速刷完一整天没看的微信、微博和头条,一条都不会错过。因为,我不会像过去一样“浏览 - 匆匆阅读 - 继续浏览 - 再匆匆阅读…”,而变成了更高效的“ 浏览 - 收藏 - 浏览 -收藏… ”。


如果都刷完了还没到家,我就开始安心阅读刚才收藏的东西了。


当然,看不完的内容我也会在睡前或是周末继续完成它们,没有了路上疲惫与慌张,更多的是一种阅读的享受,和获得新知识后的满足。



至于「将浏览和阅读分离」的工具,安利给大家一个很好的工具, 收趣云书签


你在任何App中看见想收藏的内容,轻松就能将他们集中收藏到收趣,进而形成一份自己为自己挑选的阅读列表,有空时再精读和吸收。


用最适当的时间做最合适的事,才是最好的时间管理方法!


我收藏的内容


后记:


最近加班加到吐,但坚持上班骑车,下班坐地铁,一是锻炼身体,二是利用通勤路上干点什么。除了刚才提到的“收集阅读”方式,还有一个通勤路上搞事情的好方式——看Kindle。最近亚马逊搞活动,我犒劳了一下自己,买了个Kindle Voyage,把之前的K5升级了,然后觉得下班路上看书简直太赞啦!

推进各位,要么路上“收集阅读”,要么路上看点小书,总之,时间说浪费也就浪费了,干嘛不做点有意义的事儿呢?

好了,K叔接着加班了,555。

对了,今天次条还有K叔的原创文,大家快去看。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