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艺绽
谈谈文化,聊聊艺术,拒绝虚伪,强调态度。做有品位、有素质、有情调,有梦想的靠谱文艺青年。北京日报文化新闻部诚意制作。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短线无名解盘  ·  AI、半导体、锂电池齐发力,市场风云突变,元 ... ·  23 小时前  
短线无名解盘  ·  AI、半导体、锂电池齐发力,市场风云突变,元 ... ·  23 小时前  
看金坛  ·  违规微短剧下架!抖音、快手发布公告 ·  昨天  
看金坛  ·  违规微短剧下架!抖音、快手发布公告 ·  昨天  
幸福成长札记  ·  第68天在闲鱼上卖货,利用DeepSeek为 ... ·  昨天  
幸福成长札记  ·  第68天在闲鱼上卖货,利用DeepSeek为 ... ·  昨天  
南山之路  ·  涨疯了! ·  2 天前  
南山之路  ·  涨疯了! ·  2 天前  
浦东企业政策在线  ·  解读 | 电子税务局App办理纳税申报作废操作指引 ·  3 天前  
浦东企业政策在线  ·  解读 | 电子税务局App办理纳税申报作废操作指引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艺绽

初心|王中磊:入行二十年,拍好电影的梦想从未改变

艺绽  · 公众号  ·  · 2019-09-11 08:38

正文


2014年6月5日,北京日报第12版专访王中磊

如果要书写中国电影发展当代史,华谊兄弟及其创始人王中军、王中磊兄弟是一定不会被漏掉的名字。 从上世纪90年代末成为第一批拍摄电影的民企,华谊出品了包括《一声叹息》《功夫》《可可西里》《天下无贼》《集结号》《风声》《芳华》等在内的众多佳片,票房贡献超过200亿元; 2009年华谊上市,成为中国内地影视娱乐第一股; 冯小刚、管虎、陈国富、陆川、李冰冰、周迅、黄晓明这些响当当的大咖,都曾与华谊合作出不菲成绩……站在公司创立25周年的节点上,华谊兄弟副董事长、CEO王中磊说,希望能将华谊打造成一家百年老店,成为在国际舞台上代表中国文娱产业的一个民族品牌。


入行:投拍《没完没了》首当制片人


1999年6月23日北京日报第8版上,一篇题为《冯小刚拍贺岁片〈没完没了〉》的报道占据了一个小豆腐块版面,这是华谊兄弟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北京日报上,作为该片出品方之一,当时还叫“华谊兄弟广告有限公司”。 在此后的20年里,华谊兄弟和王中军、王中磊成为北京日报文化新闻里的常客。 新片首映、华谊上市、公司20周年庆……大大小小的报道不计其数,因为华谊兄弟已经是国内影视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

1999 年6 月23 ,北京日报关于《没完没了》的报道


在王中磊看来,《没完没了》是华谊第一次真正参与电影全产业链的作品。 上世纪90年代末,尽管改革开放将近20年,但这股春风似乎还未真正吹到电影行业,拥有电影出品制作权的,仍然只有以“八大厂”为代表的国有制片厂。 当时,国内电影行业尚未走出低谷,受限于国企僵化体制的国产片创作缺乏创新,好莱坞进口大片则大行其道。 在1998年内地电影票房排名前十的电影中,有6部为好莱坞大片,票房合计5.675亿元,占据了票房前十名总量的近八成。


中国电影市场化的土壤,总得有人来开拓,华谊便是当时少有的拓荒者之一。 因为从小怀有电影梦,王中军、王中磊两兄弟靠着开广告公司赚来的第一桶金,敲开了电影世界的大门。 那时的冯小刚只是在业内崭露头角,拍片找投资不比现在的新导演容易,正好华谊愿意掏钱,双方一拍即合。

在《没完没了》这部冯氏贺岁喜剧中,王中磊第一次当上制片人,不过,是“见习”的。 他并非电影专业出身,也没有从业经验,只能边投资边学习。 每天泡在剧组里的他帮着发盒饭、干杂活,第一次知道拍电影是咋回事。 因为预算有限,他还客串了一把配角,片中傅彪饰演的男主角身边的四大“损友”里,那个穿红T恤的小伙儿就是他。 这是王中磊演过的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电影。

《没完没了》剧照,傅彪和王中磊

初入电影行业的华谊相当大胆,除了《没完没了》,还一口气投资了姜文的《鬼子来了》和陈凯歌的《荆轲刺秦王》。 这三位如今早已成为国内顶级大导,但当时作品得到的市场反馈却天差地别。 《鬼子来了》并未在国内公映,《荆轲刺秦王》票房惨败,只有《没完没了》让华谊尝到了甜头。 《没完没了》当时有多受欢迎? 用王中磊的话说,跟春晚一样,“万众期待”,3000多万元的票房可谓风光一时。

投三部赔两部,回忆起来,王中磊却觉得这个开局为他后来的制片人生涯积累了经验: “这三部片子,刚好碰到了电影可能会出现的三种状况。 拍电影是高风险的,既有投资风险,也有题材风险,需要有专业判断力。

电影《大腕》合影,从左到右依次为王中磊、冯小刚、王中军

拍这三部作品时,华谊还只能通过跟北影厂合作参与出品。 到了2001年底,新《电影管理条例》获得通过,国家开始鼓励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以资助、投资的形式参与摄制电影片。 华谊成为第一批拿到电影拍摄许可证的民企,终于不需要“打游击”。 “民营资本介入后,用了三四年时间让电影行业有了活力,出品了一批优秀电影。 这些电影不管在观众喜爱度上,还是票房表现上,都彻底改变了中国电影环境。 ”王中磊说。


上市:为内地影视企业迈出第一步


靠冯氏贺岁喜剧打下第一片行业江山后,华谊开始全面扩张自己的影视娱乐版图,拍电影、电视剧、出唱片、包装明星、做娱乐营销……2005年成立的华谊兄弟传媒集团,表明华谊的目标,是想做像迪士尼那样的文娱领域商业巨头。

不过,经过十余年的扩张,王中军和王中磊发现,如果只做泛影视内容业务,永远也无法把盘子做大,甚至碰上体量稍大的影视项目,能拿出钱来投资,都很吃力。 2006年拍摄电影《集结号》时资金严重不足,华谊费了老大力气找贷款,结果却被银行告知打不了报告,因为当时电影行业还没有抵押的先例。 “我们只能把自己认为值钱的东西给银行列出来,他们说这个房子可以,车可以,我和家里人就在旁边呼呼签字。 ”《集结号》是靠兄弟俩抵押房产筹钱拍出来的。


要想不再面临这样窘迫的处境,获得支撑企业持续发展的资金,上市,成为华谊这类影视企业需要迈出的关键一步。 这一次,华谊再次踩准了时代发展的节拍——国家开始对影视企业开放IPO通道,让它们有一个对接资本的平台。 就在华谊IPO上会申请获得通过的前一天,《文化产业振兴规划》被审议通过,其中提到: “支持有条件的文化企业进入主板、创业板上市融资,鼓励已上市文化企业通过公开增发、定向增发等再融资方式进行并购和重组,迅速做大做强。

王中磊华谊兄弟上市时王氏兄弟的合影

2009年10月30日,华谊在深交所成功上市,成为中国内地影视娱乐第一股。 王中军、王中磊笑得合不拢嘴的照片,登上了各大媒体头条。 2009年10月30日的北京日报以近三千字的篇幅重点报道华谊如何撬开资本市场之门。


那几年,华谊意气风发,是民营影视企业里毫无争议的领头羊。 华谊上市的招股书显示,2006年到2008年,国产电影排名前十的票房收入有15.57%被华谊收入囊中,票房收入仅次于中影集团。 华谊麾下网罗了包括李冰冰、周迅、黄晓明、邓超等在内的大明星,占据了内地娱乐圈的半壁江山。

当时业内评价,华谊的上市,对资本市场来说,不过是增加了一家中小型公司; 但作为国内最大的民营影视集团,这一事件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尤其是民营产业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这意味着,随着影视公司逐渐成熟,行业发展开始迈入资本化新阶段。



工业化:从“三页纸”到“七千人”


1998年华谊刚开始组建电影办公室时,王中磊从公司挑了四个看起来比较机灵的年轻人,就开始琢磨起电影制片了。 从当年的简陋起步,到后来的《集结号》《画皮2》,再到《狄仁杰》系列,一部部重工业电影让华谊成为中国电影工业化的实践者和见证人。

如何拓宽国产电影的技术可能性,是华谊兄弟在拍摄每部大片时都在寻求的突破。 从2010年开始的《狄仁杰》系列,以徐克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日益成熟的电影技术,为观众构建了一个神奇瑰丽的大唐帝国。 2010年徐克接受北京日报专访时直言,希望观众通过这一系列作品可以梦回唐朝。

《狄仁杰之通天帝国》剧照

第一部《狄仁杰之通天帝国》中的十大经典场景由1000多张设计图精心打造,其中“地下鬼市“则搭建在剧组千辛万苦找到的一处溶洞中,由整整2000吨水灌注而成。 第二部《狄仁杰之神都龙王》直接采用实景3D拍摄,将实景3D镜头和后期CG特效相结合,给观众呈现了许多宏伟复杂的场景,还促成了华语电影首次水下3D拍摄的成功。 而在2018年的《狄仁杰之四大天王》中,特效的运用已经成熟且无处不在,变化多端的方术、梁上复活的金龙、会说话的鱼、满身眼睛的怒目天王、战斗和卖萌能力齐全的白猿,给观众带来了耳目一新的视效体验。

对比2006年的《集结号》和尚未公映的《八佰》,两部战争大片的拍摄过程,更能凸显出国产电影在拍摄技术、制片管理上的明显进步。

拍摄《集结号》时,片场条件还非常艰苦: 因为没有厕所,女工作人员都不敢喝水,每天嘴唇都是干裂的; 剧组原本想在东北拍雪景,谁知天公不作美,一直未等到理想的雪景,无奈之下,剧组只好准备多达十几吨化肥来“撒雪”,不光增加了预算,这些化肥对人体有极大的伤害,演员扑倒在“雪地”里的同时都吸入了大量的毒素,结果弄得全连战士腹泻、呕吐。

《集结号》剧照

如果说当时拍战争戏还有点经验不足,面对片场频发的各种意外显得捉襟见肘的话,《八佰》则是一场经过充分准备后打响的攻坚战。 王中磊拿出两本《八佰》早在2017年做的美术册和服装设计册: “所有这些东西都是从无到有,每样都要重新设计,设计完了还要把房子盖出来,把服装做出来。 这部电影的主演有一百多个,群众演员则需要上千个,不是领盒饭化完妆走一趟的那种群演,而是每个人都要有形态表现的。

除了技术上的升级,王中磊认为,制片管理的工业化更加重要。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南山之路  ·  涨疯了!
2 天前
南山之路  ·  涨疯了!
2 天前
浦东企业政策在线  ·  解读 | 电子税务局App办理纳税申报作废操作指引
3 天前
浦东企业政策在线  ·  解读 | 电子税务局App办理纳税申报作废操作指引
3 天前
架构栈  ·  谈谈高可用系统的运维设施建设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