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灼见
讲新知识青年的故事,聚合有穿透力的思想观点和有愉悦感的艺术作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周国平  ·  她们对「老登色情片」感到厌烦 ·  4 天前  
冯唐  ·  书法是万人的美女 ·  3 天前  
ONE文艺生活  ·  有钱的老公出轨了,能忍吗 年底了,想 ...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灼见

一对新婚小夫妻,穿遍56个民族的服装拍了这些结婚大片!惊艳全国

灼见  · 公众号  · 美文  · 2017-01-16 20:20

正文

文字:小姬  |  图片:三兽


“我们要穿遍56个民族的传统服装拍结婚照!”

这个像白日梦一样的结婚幻想,

却生生被我们这对新婚小夫妻,

一步一个脚印的走成现实。


此刻,我们想把这套耗时一年半,

自拍完成的民族结婚照,

以及它背后的故事一并分享给大家。




土家族分支众多,民族服装款式也丰富到眼花缭乱,

极具特色的土家织锦的“西兰卡普”及类似的纹饰,

成了这套衣服更具民族特色的魅力所在。




 



深入被誉为最古老的 仡佬族 村寨,

从热心大哥打听到90多岁的老奶奶,

才找到这套仡佬族长辈们穿的生活装。

没能找到更加隆重的婚服,也是遗憾满满。





颇具规模的肇兴侗寨是特色古寨发展的小范本,

在这里,有地地道道的 侗族 人,

声声不息的捶布声和土生土长的侗家大歌,

相对于被外来文化填充的古寨,这里更有血有肉。




从韦祖波大哥的父辈起,

就开始在民间搜集保护 水族 的老物件。

家,成了水族的民间博物馆,

保护、开发民族传统手工艺,成了全家的共同事业。




因为偏远而被“遗忘”的高荡村古寨,

今天又因为足够有特色,而得到开发与保护。

从前在广东打工的伍哥夫妇,也回家做起了农家乐。

伍姐说:“比起平时穿的,还是我们 布依族 的衣服漂亮!”




喜欢交朋友的周红,却最怕招待城里来的客人。

“吃惯了掺杂作假的东西,都快分不出真假好坏了。”

大学毕业又回深居大山的家乡创业,

周红穿起 基诺族 的衣服也会害羞的脸红。




科三哥是整个寨子里最“离经叛道”的人。

他从外面带来的新鲜观念,冲击老寨的旧思想,

却支持妈妈,把 哈尼族 做衣服的老手艺传下来。




岩拉说:“10多年前,我们这儿穷的人都活不下去。

这些年茶叶值钱了,来的游客、茶商也多了,

我们这个一千多年的 布朗族 古寨,又活了过来。”




娇小且温柔是我对 傣族 姑娘最深刻的印象,

像孔雀开屏一样的盘发、曼妙的碎步,

连60多岁的婆婆,讲起话来都软糯动听。




“葫芦娃葫芦娃,一个藤上七个瓜……”

没错,拉祜族就是崇拜葫芦的民族,

古老的 拉祜族 传说中,他们的祖先就是在葫芦中孕育。




“野性的力量”是 佤族 在我们心中的代名词。

狂野的甩发舞,黝黑明亮的皮肤,个性十足的小伙……

好吧!小姬承认,此刻又在犯花痴了。




德昂族 小伙王彪用难得的周末,

驱车载我们前往山林中的村子,找最最传统的民族服装。

他说:“能帮你们的不多,这套衣服是我的心意。”




在户撒乡拜访定制 阿昌族 服装的赖姐姐一家。

赖妈妈说:“我还要多做几身,留给孩子们。”

在赖妈妈心里,这套传家的衣服不仅是财富,

更是妈妈一针一线的爱。




景颇族 是一个充满母性崇拜的民族,

在传统住宅内外,都有女性乳房雕塑作为图腾,

进出的抚摸,是对母亲的崇拜和思念。




坚持传统文化的 怒族 老大哥“150”,

因为经营民族特色的客栈,成为村子的致富带头人,

以民族传统文化补给村寨发展,似乎颇有前途。




一条独龙毯就是一套民族服装!

纹面的独龙女和炫彩的独龙毯让人印象深刻,

原汁原味的 独龙族 ,仅深藏在独龙江的尽头。




旅游的发展,给大理带来了机会也带来冲击,

古城随处可见的风花雪月衣精致不在。

只有在喜洲附近村落,婆婆们身上的老服装上,

能依稀感受到 白族 传统服饰从前的质感和轮廓。




比起众所周知的大凉山彝族,

小凉山宁蒗的 彝族 风情也颇为浓厚。

街头巷尾穿花裙的婆婆和琳琅满目的传统服装店,

是最有趣的民族风景线。




正在流失的 纳西族 传统婚俗,

被大研古镇“纳西人家”老板的悉心整理并沿袭下来。

也正因为她默默的坚持,

我们才有机会穿上最地道的纳西族婚服。




偶遇 普米族 小伙,原本只是无心的闲聊,

他却默默帮我们安排好了普米族服饰,

这就是普米族人的热情,简单而耿直。




微信好友无意间的一个建议,

将我们带进了这个古朴又隐秘的 傈僳族 村寨。

村长夫妇亲自给我们穿上了,他们结婚时的婚服。




上百年历史的熊皮帽子、祖传的宝石。

博物馆工作人员来了,

都舍不得拿出来的 珞巴族 的家传宝贝。

林宝却毫不犹豫的全给我们穿到了身上。




一路辗转至西藏与印度的交界处,

从30公里的100多个急弯冲下来后,

终于到了 门巴族 的聚居地之一——勒布沟。




藏族 特色鲜明支系众多,服装自然多到眼花缭乱。

从嘉绒藏族、安多藏族一路拍到拉萨,

穿上还算地道的现代藏族服装,虔诚一拜。




艾德莱斯制成的花裙子和手工刺绣的小花帽,

是我眼中 维吾尔族 服饰最美的构成。




这是一套颇具民族特色的 柯尔克孜族 表演服。

至于老百姓家压箱底的传统服装,

却因为诸多原因,被我们一再错过。




世代居住边疆高原的 塔吉克族 ,

《冰山上的来客》是他们的缩影,

小男孩用蹩脚的普通话说:“我们民族是最爱国的!”





耗时10余天,在数位朋友的帮助下,

终于穿上了心心念念的 乌孜别克族 传统婚服。

从衣服到帽子、配饰,纯手工的针脚技艺精湛。




原生东北的 锡伯族 ,被清朝皇帝的一道谕旨,

西迁至新疆戍边。正是这西迁的一道圣旨,

让锡伯族的传统文化,逃掉了被同化与抹杀的厄运。




还未到伊犁就接到李苗、聂婧的邀请,他们说:

“这是好事!哈萨克族 的就交给我们了!”

小婧夫妇将我们从市区带到边境草原,

我们能做的除了心怀感激,就是更好的去记录。




俄罗斯族 民族服装的寻找实属不易,

凭我俩微弱的力量,从东北一路找到新疆,

这身华丽丽的表演服,已是十分难得了。




全国仅3000余人的 塔塔尔族 ,

大泉塔塔尔乡是全国唯一一个塔塔尔民族乡。

我们手牵着手,走在夕阳下、向日葵旁,

感觉美妙又奇特。




我以为“ 土族 ”的衣服一定很素雅,

却没想到,这里被称为“彩虹部落”,

衣服的刺绣纹样和配色也是美到让我想买回家。




斋月期间的循化,家家户户恪守宗教教规,

街边餐厅歇业,我们生生吃了3天的麻辣烫,

穿着 撒拉族 服装,白天不好意思在外喝水吃饭,

口干舌燥的拍摄,也算是体验了一把斋月的辛苦。




偶遇大半生都为保护 裕固族 传统文化奔波的柯老师,

家人们从最初的不理解到现在的全力支持,

柯老师自家的博物馆让我们惊得想要膜拜。




中国人口较少的山地民族之一,

小姬头顶做工精湛的“花竹帽”,

是 毛南族 最具代表性的配饰之一。




长期与汉、壮族交错杂居的 仫佬族 ,

在相互影响中艰难的保存着自己的服饰特色。




遇见小霜是网络给予的奇妙缘分。

深藏大山中的金秀仿佛世外桃源冬暖夏凉,

风景极美只能说,老天对这里的 瑶族 太偏心了!




从崇左市到宝圩乡热心的广西人,

给予我们接力式的帮助。

这套服装是 壮族 众多支系中的其中之一。




京族 作为中国唯一一个“海洋”民族。

拉大网、海鲜、出海捕鱼才是日常。

这是我们第一次有意识的带上道具拍摄,

看上去还挺像那么回事。





第一次收到政府的邀请。

在台江县,变身华丽丽的苗家姑娘。

这个完整保存着 苗族 9大支系服饰的县城,

着实惊呆了我俩的双眼!





三兽撑着39度高烧,微笑拍照。

他说:“这都不算事!”

为了更好的体现 黎族 生活,我们第一次光着脚拍照。




富足的县城和热情的人,是这个小县城特有的魅力。

雷、蓝、钟、盘是 畲族 的四大姓氏,

也是这个景宁特别的文化组成。




这就是我们概念中的 汉族 的民族服装。

莲君说:“有些事情,听上去不切实际,却非做不可!

如你们,如我对汉服的念念不忘。”




穿越 2个省4个自治县,

才在博物馆拍下这套 满族 结婚照。

三兽说:“如果有机会,一定要补拍!”




有生以来第一次穿如此萌、如此可爱的颜色。

穿着雪花姐婚礼上的 朝鲜族 婚服,

衣服轻薄精致,心里温暖无比。




在“赫哲族金花”齐馆长的帮助下,

我们穿上满是鱼腥味的 赫哲族 鱼皮装,

拍下这个全国只有5000余人的民族的结婚照。




英英姐拜托数位朋友,为我们借来珍贵的袍子装。

她说:“既然要拍,我一定给你们找最传统的!”

在白鹏英姐姐的眼中,

关乎 鄂伦春族 的事情,没有一件能马虎。




我们分别拍摄了内蒙古、新疆的 达斡尔族 。

不同地域的同一民族,服饰上却形成了有趣的变化。

这套内蒙古地区的达斡尔族新娘装的帽饰尤为特别。





永赛姐和她的朋友们,带我们看到了在冰山雪地间,

像火一样炙热的 鄂温克族 的族人们。

他们能在草原赛马,也能将民族文化拍成电影。




遇到 蒙古族 的南定哥前,我们被连续拒绝了25次。

遇到南定哥后,我们认定,

这第26次的推门而入,一定是天意。




化身带着黑框眼镜、腰缠游泳圈的 “回族姑娘”,

着实觉得对不起身上这身衣服,我想掩面哭泣。

三兽拍照时,开始有意识的研究光线、衡量构图。




在数百年前 东乡族 的老房子里拍照,

昏暗的光线,是三兽抹不掉的痛。





从县城、到村庄,7天4地往返奔波,

却没能找到最传统的 保安族 服装。

唯一找到的这身“舞台版”,

小姬还穿不上,只能请来替身。




在慌乱中拍摄完成第一套民族结婚照——羌族

穿越感十足的黑框眼镜以及虚焦的照片,

足以看出,在拍照上我们准备的多么不充分。



年后,我们将奔赴台湾,

完成第56套民族结婚照——高山族的拍摄。

从我们的第55套“土家族”,到第1套“羌族”,

倒序排放的结婚照,让我们看到自己的改变。

庆幸这一年半,所有的努力自己都看得见。





2015年9月,我们辞掉工作,

带上工作攒下的所有积蓄,从重庆出发,

以徒步搭车的方式,前往56个民族聚居地,

找寻传统民族服饰,自己造型、自己拍摄,

最终定格成56套特别的结婚照。


最作死的是,给自己定了困难重重的限定:

结婚合照要三兽借助三脚架和遥控器自拍。

民族服装要找当地百姓穿在身上,

有温度、有历史的传统服装!


这场看上去浪漫无比且诚意满满的婚礼,

从出发的那天开始,就意外不断。

每一张合照背后,是自拍带来的上千张废片;

不停变化服装的线索,时常不知下一刻要去哪;

深入村寨,住简易旅馆上露天厕所,是逃不掉的;

为找寻一套民族服装,辗转2省4个自治县;

借服装时,时刻要做好被拒绝的准备……

现在回头看看,却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也许有人会说,

长途旅行是件荒废时间、放任自己的事情。

但对我们而言,这段持续一年半的结婚旅行,

只是变换着不同的空间,继续学习、成长,

努力朝更好的”我自己“奔跑。


作为糙汉子的小姬,开始学习化妆、造型;

三兽不放过任何可以教他摄影技能的“陌生人”。

用文字、图片和视频,记录下旅途中的故事,

让自己变成一扇小小的窗,

分享民族文化背后有温度的故事。





当别人向我们投来羡慕的眼光时,

我俩都会下意识的拦下他们。

因为,我们深有体会,

不是每一对情侣都适合长途旅行;

不是每一个梦想都该归于周游世界;

不是每一段人生都要拿别人做范本。

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才是幸福最该有的样子。


随着这段旅行的结束,我们将踏上新的征途,

无论接下的会怎样,我们唯一想做的就是:

认真对待每一种生活!


明天,我们会手牵着手,继续往前走,

走向远方的梦想,走向更努力的“我自己”。



—THE END—


来源:搭车去结婚(ID:dachequjiehun),微博@三兽sanso、@小姬joy  ,去56个民族拍结婚照,三兽与小姬的“搭车去结婚”全记录。 以此感谢一路上我们遇见的人、事儿和风景。见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