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U兔:9分
电影类书籍译者。
对“话题先行”总是心生反感,所以错过众筹;直到在线看了《三十二》,才觉得后悔,没机会成为第32100位支持者了,幸好可以买票在院线看《二十二》。相比网络版,《二十二》非常隐忍和克制,大概出于很复杂的原因,能感觉到大量的素材没有剪进去,但表现了很成熟的拍摄和采访心态。过场非常讲究,雨、毛像、逆光都成为联结不同地点受访对象的纽带,看得出精心的设计和诗意,好评。
没有刻意煽情,但一些小细节很打动人。反倒是结尾一行字幕,让眼泪滚下来,一个老太太说:“希望中日永远友好下去,这样就不会有战争,任何战争总有太多人受害”(原话大抵如此)——一位深受伤害的老人表现出了这样的境界,震到我了。
2. 妖灵妖:8分
电影文化工作者。
也许这部纪录片的题材对于国人来说太过敏感,因此各路方家高度一致地指出了影片存在的纪录片伦理、摆拍、历史深度、生活化处理等问题,但纪录片显然不应只有一种做法,视点与思考也不应该单向化,因此,现在的成片其实已足够令人动容与思考。
3. 秦婉:6分
凤凰电影策划。
纪录价值高于艺术价值,此片最值得关注和推荐的地方就是为这些被大多数人忘却和忽略的老人保留了影像痕迹,也就是保留了历史痕迹(不等于文献价值),许多人承受苦难默默死去,只剩一道孤坟,替这些人哀伤之余也在替生命慨叹。导演选择了平视,并且去剧情化、去故事性,更多展现老人们当下的生活。但同时,这种方式也无法深挖历史背后更惨烈、更多角度的事实,导演也缺乏观点,影像风格单一并且缺乏表现力,情感力量不及那些内容更多角度更多的同题材影片,也没有更多命运之外的社会意义。
4. 风间隼:6分
影评人。
影片的努力值得肯定,但资料性其实不高,更大的意义在于保存了老人们的晚年生活实况。对于这样一个敏感的议题而言,“为什么拍”和“拍什么”其实同样重要,遗憾的是在片中我们听不到半句提问以及拍摄者的反思,只任由老人们在镜头前尴尬和泪流满面,这样的处理似乎有些不妥。大量的抒情空镜头尤其让人生厌,意思是“你懂的”。过分依赖成见,放弃思考,放弃表达,这本身就是一种偷懒,背离了纪录片表达世界多样性的本分。
5. 西帕克:5分
影评人,电影网站主编。
据说阿伦·雷乃在成为导演前,看过一部讲述大屠杀的官方纪录片,非常不满于其笼统的叙述、毫无震撼力的手法,以及逃避问责的态度。最终,他用一部《夜与雾》,一次纠正了全部问题,完成了艺术问责历史的重任。我想《二十二》未来在中国影史的地位,可能就相当于《夜与雾》前的那一部吧。
6. 赛人:4分
影评人。
凡是艺术,让人心旌之处,从来不是你在表达什么,而是你怎样去表达,厉害的时候,会逾越表达本身。它杜绝老照片、老影像、老报纸这类的材质,无论创作者的主观如何,客观上倒也呈现出一种不惊动他者的叙事态度。但对这样一部极需细节的纪录片,还是殊为可惜。
7. 吴李冰:1分
常用笔名LOOK,影评人,《虹膜》电影杂志编辑总监。
如果影向标可以打零分,我必将给出零分。一部压根就不应该被拍摄的影片。受众看完电影勿论收获的情感类别是悸动、悲鸣、愤怒、同情或兼而有之,将镜头对着如是于人间地狱中走出、不情愿再回首残酷往事的性犯罪受害者的身体与面容拍摄,价值与意义是零。最最让我不忍之处,对于幸存者的残日余生,从关系位置来看本就处于宰制位置的纪录片拍摄者,有何权力用剧情片化、虚构的方式给予所谓诗意趋向的表现?磅礴的雨水,浮泛的空镜,斜射进屋宇的束状阳光,焦灼的特写镜头──这些最虚矫,最轻蔑,最无情的肮脏影像是对那些被拍摄、被围观、被注视者最汹涌澎湃最残暴的鞭笞。巴赞逝世之后法国最重要的电影评论家塞尔吉·达内(Serge Daney)曾深情谈道,他十七岁那年读了三十三岁的雅克·里维特写的以平移镜头调度自杀者惨状为核心要点控诉《盖世太保》(KAPO)的著名文章《论卑贱》(On Abjection)后,决定这辈子都不会去看《盖世太保》(参见Postcards from the Cinema,2007)。如果有人如法炮制提前告之于我,《二十二》如此处理个体与历史、真相与伦理、意识形态与影像的关系,我将永远拒绝观看这部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