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传媒1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余杭发布  ·  省级未来乡村,余杭新增6个! ·  昨天  
杭州本地宝  ·  2025杭州元宵免费活动汇总! ·  昨天  
余杭时报  ·  3月1日起,退钱! ·  昨天  
杭州本地宝  ·  杭州9场舞龙表演时间、地点公布!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传媒1号

1号研究|穿越小说高阶指南(中)

传媒1号  · 简书  ·  · 2018-04-12 10:00

正文

​作者:徐苗苗

相关阅读:

1号研究|穿越小说高阶指南(上)

在昨日的 《穿越小说高阶指南(上)》 中,笔者提到,由于“穿越梗”天然自带戏剧冲突,因此已经从一个最基本的类型,到如今“穿越”在各种类型之中,进化为一个常用常新的老梗。各类型影视剧为了寻求突破博得更多眼球,首先便会从“穿越”中取经,再结合其他元素,玩出新花样、新概念。

今天我们聚焦女频区,看一下这些年的玛丽苏,进化(或者变异)出了哪些类型与创新。

宫斗“降级”到宅斗, 是“一夜暴富”到“中产梦”的焦虑

​2004年,《梦回大清》开始在晋江连载,这部由金子所著,借鉴《雍正王朝》与《金枝欲孽》情节的小说是清穿小说鼻祖,使穿越这个类型在网文中开始火了起来。

一、借由穿越光环改变历史的宫斗文,是改革开放后一夜暴富心态在文艺作品中的折射:

在历史穿越文中,“清穿”与“明穿”所占比重最大,《梦回大清》与《步步惊心》皆为大家熟知的女频言情穿越小说,若讨论穿越小说,不提它们是不可能的。尤以《步步惊心》改编的同名电视剧,红遍大江南北,一时成为众多女性观众的心头好。

在这些小说中,女主穿越到过去朝代的后宫,与众多皇帝、阿哥谈恋爱,借由穿越光环参与到历史大事件,尤其是皇位纷争中,更有甚者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成为开创一个朝代的皇后、太后。

​2005年,桐华所著《步步惊心》同样开始在晋江连载,他与《梦回大清》同为清穿三座大山之一,改编的电视剧将刘诗诗与吴奇隆捧为一线艺人。

更有甚者是女帝、女帝、女强小说,女主穿越到或架空或并不统一的五代十国等朝代,通过宫斗、朝斗,直接取代男权的皇帝地位,自己升任为帝,体验“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苏爽体验。

这样的极致幻梦——上刀山下苦海也要追求的生死爱情,站在权利的巅峰呼风唤雨的爽感,是改革开放后,国内经济迅猛发展,社会迅速变革在文艺作品中的折射。

2008年是一个结点,在这之前的30年间,个体经济、股票认购、炒期货、房地产等一夜暴富的机会迷花众人眼。有太多的人因为故步自封、认知不够、脑子不灵,而错失暴富的机会,只能看到旁人耀武扬威。极致的落差,使一部分人需要寻求精神鸦片才能聊以自慰,而另一部分相信自己能抓住暴富尾巴的人,也需要这样的“鸡血”故事来鼓励自己。因此在08年以前,宫斗文大火,一时之间,相似的网文层出不穷。

二、宅斗文打脸白莲花,实现中产梦的焦虑

但在08年以后,越来越多的人明白过来,“一夜暴富”式的阶级跃层已越来越难,能够逐步从底层阶级上升到中产阶级初期,或者在中产阶级中稳扎稳打不落层成为更多人的追求与焦虑。

折射到网文界,在现代就一直拼搏而渴求的中产梦,延续到了女主角们穿越后的时代。 穿越者不再渴求谈一场惊天动地的恋爱,也不追求体验一次惊心动魄的跌宕故事,明明诞生之时给人带来新鲜感的苏点、爽点,随着大量雷同作品的产生,变得越来越模式化、套路化。

以后宫为基地的地理版图悄然转移,逐步向更加精致小巧的家、宅而去。皇后嫔妃间的宫斗,也小型化为侯门将相府的嫡女庶女的宅斗。 类似于《红楼梦》的宅斗文逐渐取代了宫斗文。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现实生活的落差让读者对“假大空”产生了厌烦感,反而是家长里短的琐碎更接近于生活的本质。更多读者对现实的期望也就是升级到中产,或者保住中产地位,因此他们在小说中想要看到的未来人生版图,是主角凭着自己的聪颖与勤劳,以及现代的三观处理着宅门内婆媳间、妯娌间、三姑六婆间的争斗,由一个不起眼的小角色逐渐升任为一家之主,掌管家产,理财、敛财,逐渐壮大家族这样的故事。如《清穿日常》《庶女攻略》《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庶女生存手册》《掌家娘子》等。

《清穿日常》图书封面

​其实,早在清穿、明穿教母剧《金枝欲孽》中,便已然表现了对白莲花的极致反讽。马善被人骑,人善被人欺,这样的话,俗吗?俗!道理深刻吗?深刻!

在如今这样一个强调自由竞争、强调精致利己主义、强调护短精神的时代,对个人战斗力的呼唤,自然折射到了文艺作品中。 早期台湾偶像剧式的善良人设,不仅会令主角在当代生活不下去,就算穿越到能够预知未来的古代,也唯能被人欺压!

电视剧《金枝欲孽》

​只是焦虑也不可避免。伴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经济和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生存现状越来越残酷,阶级固化越来越严重,代际遗传性越来越明显。寒门更难出贵子,鲤鱼更难跳龙门,“拼爹游戏”、“富二代”、“官二代”、“贫二代”、“蚁族”、“蜗居”,我们慢慢被定性,被人设。

穿越的幻梦依旧,只不同以往罢了。

三、种田文的兴起,是对“逃离北上广”口号的响应与反讽

​穿越者斗争版图的更迭,体现了现代人对当代生活的妥协。

大概在2010年,“逃离北上广”的口号突然兴起。阶级的逐步固化、大城市居高不下的房价、持续增长的生活压力,使越来越多非土著的城市白领苦不堪言,开始有了回到二三线城市安放青春的念头。受到此种风潮的影响,更多二三线城市青年也决定不再转战一线,安留竞争没有那么激烈的当地,过起稳定的安居生活。

但无论是选择逃离,还是返回北上广,对于田园牧歌式生活的向往已然在众人心中发酵。与此同时,网文界便随之开始兴起类似思想的种田文。 即使是小规模化的勾心斗角,读者都已不愿再容忍太多。他们不再愿意看到主角穿越到必须通过宅斗才能升级的大家庭之中,反而是犹如《瓦尔登湖》式的悠闲生活方式,更是放松心情的良好精神食量。

​梭罗在《瓦尔登湖》中,对第二次工业革命进行了反思。

读者的口味再次变化,他们喜欢看 主角的付出只为打造个人小家庭、过上舒适小日子,尤其是更多亲情、友情的温情时刻,替代了以前那些由“苏” “爽”才能带来的治愈感。 如《木兰无长兄》《老身聊发少年狂》《锄禾日当午》《明朝五好家庭》《悠然田居札记》《把酒话桑麻》《穿越市井田园》等。

回归到剧集的改编,以上三个类型,宫斗文前有《甄嬛传》,今有《如懿传》,宅斗文也有正午阳光的《明兰传》(根据《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改编),但是种田文却几乎没有改编出来的成品。

​未来十年,国内中产阶级的购买力会以两倍速度增长,诸如出国游、自由职业等现象亦会猛量增长,观众对于种田流剧集的热情只会越来越高涨,这或许又会是未来影视剧市场的一个发展方向。

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精神分裂、人鬼情未了、人兽恋,是恶俗,还是创新?

其实,除了以上宫斗、宅斗、种田三个大流,现在的穿越小说在元素与题材上的突破,对于很少接触网文或者动漫的人来说,可能会有些惊诧甚至难以接受。很多人会觉得这些惊世骇俗的“新”只是为了夺人眼球,没有内涵。但作为快餐,它们没有像国剧那样总是固步自封原地踏步,而是紧跟潮流努力寻求新的突破。从这一点来说,便值得赞赏。(当然,网文的质量永远是良莠不齐的,恶意挪用与抄袭的行径始终存在。)

尤其是通过与国外作品的对比,笔者发现,国剧迟迟不敢尝试的元素,其实在网文中已然形成绚烂气势。IP热在冷却,贝海拾珠,事在人为。

一、当主角开始精神分裂,一女不再需要配三男,因为男主可以包办所有男配

网上流传着很多烧脑片单,《穆赫兰道》《搏击俱乐部》《致命ID》《机械师》等是必提的作品。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主角是精神分裂,电影中出现的大部分角色实际都是主角的分裂人格。

电影《致命ID》

​而如此文艺、重口味、小众的元素,出现在偶像言情剧中,会是什么样的?张一山在网剧《柒个我》(翻拍自2015年韩剧《杀死我,治愈我》)中给了一个答案。他一人饰演七重人格,或者可以说演了七个不同的角色,有谦谦君子、霸道总裁、西部牛仔、可爱少女等。如果说谦谦君子的第一人格是男主,那么霸道总栽完全就是男二,西部牛仔是男三,而可爱少女则是女二了。

一女配三男是为了满足目标受众——女性观众对异性的想象,而如果男主一人承包了三个不同男性对女主的深情,那岂不是更加玛丽苏?反之亦然。

新颖的人物设定引发的戏剧张力,再加上如今流行的悬疑元素、观众始终欲罢不能的豪门遗产争夺战,这样的剧集观众自然爱看。

网剧《柒个我》

​回归到网文界,其实这样有趣的人设,笔者在2013年在晋江网连载的穿越文《三百六十种夫君》中,早已看到过。

小说讲述穿越到古代的女主成为一名女强人,每天都过着忙碌的生活,直到两个月以后,她才知道原来自己有一名锁在宅子最深处的疯子夫君。这位夫君他疯得很有特色,他每天换种性格,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不带重样。

由于其过于强调每天都不重复的性格,所以对于某一人格的塑造并没有那么出彩。而且男主由于年少时的创伤记忆,表现出来的性格多数较懦弱与被动,反差不够强烈,后续故事的吸引力不足。

​《三百六十种夫君》,出版图书更名为《夫人,不好了》。

与美剧《玩偶特工》进行对比。这是一个《西部世界》的初级版故事,女主是一个叫做“玩具屋”的非法地下组织制造出来的“玩偶”,她没有思想和灵魂,被租赁给世界各地的黑道富豪,每一次都会植入新的人格用以完成各种复杂危险的秘密任务。任务完成后,她便被送回玩具屋,消抹掉所有的记忆,重新变为“傀儡”状态。一次又一次的任务后,她开始有了自我意识。故事后面的走向极其燃爆,女主角逐渐恢复了记忆,明白自己其实是人类,且之前所有人格都在她的身体里苏醒,成为一名简直比斯嘉丽·约翰逊还厉害的“超体”人类。

电影《超体》

​对比总结两点:

首先,可以很明显地看到,它们的故事模式均为先表现不同人格,再揭秘造成不同人格的原因(往往涉及一个巨大的阴谋),随后解决人格缺陷与阴谋。只是《柒个我》与《三百六十种夫君》都落入窠臼,多重人格被视为不良表现,造成原因是童年阴影,应该予以治疗与消除。而《玩偶特工》则反其道而行,将所有人格进行融合,令主人公仿若拥有超能力。一消除一融合,哪一个故事的持续吸引力更强?是回归正常,还是打怪升级?

其次,《三百六十种夫君》中作为穿越者以及第一视角的女主精神正常,作为古代人身份的男主是精神分裂。《玩偶特工》中则作为第一视角的女主即拥有多个人格的,人格原因来自于数次人为植入与抹除。所以,如果是数个灵魂穿越进统一身体中,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样离奇的穿越?穿越的灵魂分别是何人设,有何特长,是否来自同一时代、同一性别,是否有求生欲?

美剧《玩偶特工》

二、穿越者的再突破,原来鬼片这样拍,民国前的故事也能时尚又现代

有中国版丧尸片之称的《河神》2月下架删改之事,或许又将准备做志怪题材的制作人惊出一身冷汗。

继续做?建国后妖怪不能成精、不能有鬼魂的魔咒始终高悬于头顶,况且《河神》的背景还是在民国都遭了如此境遇。

放弃?越是在电视剧上看不到的,观众越期望能在网剧中看到,《河神》的成功足以表明此类市场的广阔前景。

网剧《河神》

​笔者在这里举一部穿越文和一部英剧,或许可以给大家一些新的想法。

于起点中文网连载的网文《灵媒皇后:小心后宫有鬼》讲述了一个现代灵媒穿越到古代后宫的故事,能看见鬼的女主角与鬼互帮互助智斗后宫,而一段段关于这些鬼的凄悲往事亦令人唏嘘不已,可谓宫斗穿越版的《灵魂摆渡》。如果这个故事再强化下现代感,女主皇后是一个运用现代技术捉鬼的人,比如用APP捉鬼,当她穿越到古代,遇到老古董的鬼魂再加上虽原始却法力高强的古代捉鬼大师,会产生怎样的火花?22号王晶导演才在某论坛怒怼《笔仙大战贞子》蹭IP不给钱,何必再去抹黑国内影视圈?无论小说还是原创,只要用心都能找到好的故事。

网剧《灵魂摆渡》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