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势就像列车,它能让我们更快地抵达未来。经过前几年移动互联网和自媒体的勃兴,以及创新创业浪潮的淘洗,一个关乎我们每一个人的趋势已经逐渐明朗:
市场对资源的调配能力已经触达社会机体的细胞层面,也就是说,每一个个体的价值将得到越来越大的发挥空间。
过去,我们是组织机器的零件,现在,我们可以选择成为超级个体。
今天,结合6本书,给你6条自我升级的建议,帮你获得特种兵式的成长,2017年闪闪发光。
一切从定位开始。
我们每个人生来不同,为何要挤在人潮之中?找到属于你的位置,一切努力的方向才会明晰。
当圈子里的朋友提到你的名字时,你希望他们想到的,是一个极致认真靠谱的执行者,还是一个有源源不断好点子的创新家,抑或,只是一个面目模糊的“好人”?
别人如何认知你,极大地影响着你所能得到的机会,以及你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
关于这一点,我推荐大家读读《定位》:
这本书要解决的是这样一个难题:在物质丰富的商品经济社会,一个产品或一家公司,如何才能从同类中脱颖而出?虽然它讲的是企业和产品的定位问题,但同样适用于个人,因为你的产品就是你自己:
你是谁?你的优势和擅长的领域是什么?你与其他人的差异何在?
与其更好,不如不同。想清楚这几个问题,然后找到你的核心价值,它会成为一切发展的基石。
文字是有魔力的。
人类几千年的灿烂文明其实是建筑在文字上:时间一去不返,但文字记录了历史;思想虚无缥缈,是文字把它播进更多的心灵;人心各异,靠文字纲领将人们感召、团结、共同行动。
有人说,如今是图片和视频的时代。我不否认它们在信息记录和传播上的独特优势,但这绝不意味着我们可以轻视文字,也不意味着我们不是从事编辑、记者、文案、秘书这样的工作,就可以不提升文字能力。
《左传》里有句话: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说话没有文采,就无法广泛传播。反过来讲,一篇质量上乘、精心打磨的文章,天然具有传播力。
你的思想、故事、价值观,都会通过一篇文章,甚至一条微博、一条朋友圈传播到更远的未知角落,被并不一定相识的人看到,或惺惺相惜,或感佩启发,因此而与你建立连接。
关于这方面,推荐一本书,《文案创作完全手册》。
这是一本广告文案的训练手册,但在我看来,它也适合几乎所有的写作场景。因为广告文案的终极目的在于促成销售,而“销售”几乎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一篇评论文“销售”的是观点,一份简历“销售”的是你自己,一份项目方案“销售”的是一套商业计划,你甚至可以把一封情书理解为“销售”你的思念与爱。
这些“销售”没有直接涉及金钱交易,但更该被我们重视,因为“销售”的达成意味着连接的建立。
连接有多重要?打个比方,你能想象一台无法接入互联网的计算机吗?
人类主要的表达方式,除了文字,就是口语。
尤其像是公开演讲、表达想法这类事,对我们中国人来讲好像一直是个难题,毕竟大多数人小时候未受过相关训练。
然而,这个时代不仅呼唤敢想敢做的人,更要求你敢说,而且要说得漂亮。
苹果的成功,不仅仅在于产品本身,更要感谢乔布斯的完美演示;雷军一口渣英语,也不得不跑去印度站台喊话;政客们可以什么都不做,就是少不了发表公开讲话感召民众......
也许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乔布斯,但只要珍视自己的个人品牌,你总会得到面对十几人、几十人,甚至几千几万人表达的机会:路演,展示,分享,授课……
关于这一点,想推荐的书是《演讲的力量》:
作者是TED演讲的掌门人克里斯·安德森,此书结合了他15年的演讲指导经验,为我们揭秘了一场成功演讲的五个关键词:
联系:与听众建立信任;
叙述:通过故事激发兴趣;
说明:简单解释难懂的概念;
说服:巧用说服和推理;
展示:给听众点惊喜。
面对众人勇敢地表达自己,还有比这更能让人增添魅力的事情吗?
这几年有个词很流行:存在感。
我们都不想做没有存在感的人。换句话说,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声音被倾听,意见被采纳,提议被附和。
这就是“影响力”。
在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特·西奥迪尼眼中,它们就是所谓的“说服科学”,即“如何说服、影响他人”的学问。
说服,存在于我们社会的各个角落,向客户销售产品,向上司展示你的方案,对商家而言,它们也要想尽办法吸引客户,说服客户消费,等等。
如果你学习过“说服科学”这门学问,对人类的各种心理机制了解得一清二楚,你的说服工作无疑会简单许多。
这方面的著作,首推当然是西奥迪尼的《影响力》。
他在这本书里为我们总结了打动人心的六大秘诀:
互惠:先给予,再索取;
承诺与一致:要求承诺;
社会认同:利用从众心理;
喜好:争取赢得对方好感;
权威:让专家来为你证明;
短缺:饥饿营销,物以稀为贵。
当你掌握了影响他人的规律,才能更好地展现你的价值。
我们如今的生存境况与二十年前相比,最大的不同,就是面临的选择的数量呈现了指数级别的增长。
登陆微信,要接受每天少则几百,多则几千条信息的轰炸;出门吃个饭,能迷失于各种饭店榜单和点评中。
同样,当你不断精进,你将得到越来越多的各种机会:有人约你写稿,有人请你授课,还有人组了饭局邀你参加……
它们或许都能带给你好处,但你不是机器,你的精力是有限的,注定无法做好每一件事情。
为此,你需要一套新的人生哲学来应付这个新的局面。推荐《精要主义》。
三个多月前,我曾和大家分享过这本书,当时我说:
“有些书教给我们的方法,就像帮我们解决具体问题的APP,而麦吉沃恩所主张的精要主义,就像一套操作系统,它是一种面对生活的全新思考方法。”
如今三个月过去了,得益于精要主义式的生活方式,我深深感觉到自己原本节奏紧张的生活变得更为高效和简洁——不仅完成了年度目标,还赢得了更多时间去陪伴家人。
所谓精要主义,就是这么一种让你省时省力、直抵目标的方法论,简单来说,它可以浓缩为以下一张图:
记住,生活就像一场马拉松,很多时候,我们比的不是谁更快,而是谁的负担更轻——《精要主义》这本书,就教会我如何去卸下负担。
当所有人都在迷失,只有专注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什么是X因素?
我无法告诉你,因为每人的情况各不相同:
如果你立志成为一名优秀的律师,那你的X因素就是大量法学著作,搭配社会学、历史等等人文学科著作;
如果你立志成为一个改变世界的创业者,那你的X因素就是大量优秀商业书籍,搭配管理学、互联网等等行业经典著作;
如果你想立志成为一个出色的新媒体写作者,那你的X因素就是各类写作技巧书籍及经典文学作品,再搭配大量的公众号阅读经验和行业趋势研究;
......
所谓“X因素”,就是你建立个人品牌的核心和基础,是你能力的“长板”。
随着你的X因素越强,你在行业里的地位也就越不可替代,自然而然,你就有了强烈的个人品牌。
外国视频网站Youtube曾经就提出过一个“1%法则”,大意是指在网上只有1%的人会发声,10%的人会与其互动,而剩下89%的人只是围观一下。
我们见过的大多数人都是那89%,他们不可谓不努力,但最后却只是平庸地过了一生;只有那敢于站出来的1%,才发现了时代的快车,在适当的时候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蜕变升级。
那么,2017年,你会是那不可替代的1%吗?
别急着回答,先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本书吧,愿你今年的这趟旅程能走得更远。
公众后台回复“读书”
查看更多书单推荐
本文由G.P.A经授权转载自书单(ID:BookSelection),由《南方周末》、《香港大公报》等资深媒体人共同打造,帮你筛选好书、过滤烂书,打开知识边界。授权请联系出处。
合作事宜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G.P.A 保留所有权利
后台回复关键词获取干货
懒癌晚期丨金融职场丨自律丨Office丨读书
毕业演讲丨求职秘籍丨留学丨时尚丨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