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宋甘澍
本文系新京报社长宋甘澍在《新京报》“大民大国·40年40本书” 揭晓礼上的致辞
新京报社长宋甘澍致辞
今天真是高朋满座,来的都是读书、爱书,懂书、写书的人。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新京报社,对大家百忙之中出席“新京报•大民大国40年40本书”揭晓礼,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1978年,改革开放的航程启帆,物转星移,沧海变桑田。为了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新京报社策划了一系列主题报道,比如以大事件为主题的“弄潮儿”、以小物件为主题的“改革物语”,以凡人小事为主题的“微视频”等。
今天,我们进行的是以“大民大国”为主题的“40年40本书”评选活动。
回顾40年的历史,各种观点风云际会、轰轰烈烈,与改革开放的进程一路相伴而行。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的功能,也得到了充分的诠释与展现。
——书中自有“言”如玉。一批批的经典,传导了先进理念,犹如一把把钥匙,让人茅塞顿开,打开了一扇扇观察世界的窗口,启迪了智慧、解放了思想。
——书中自有“黄金屋”。一批批经典启蒙了思想,传播了科技,促进了生产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文化的繁荣,以及人们生活的改善与提升。
——书中自有“指路灯”。一批批经典横贯东西、穿越古今,不只为激扬文字,更立足于辨事明理,犹如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让人气质自华、理性观察、乐观处世,提高了人们在生活中的自在、自觉。
可以说,最近的40年,是图书出版发行的一个黄金时期。在纷繁浩瀚的图书中评出经典,40年40本书,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不过,从图书中回味历史,记录我们经历的痛苦与彷徨、幸福与美好,回忆大民大国的兴起与发展,重温那些激荡人心、不同凡响的书籍,仍然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唯其如此,我们要特别感谢热心参与“新京报•大民大国40年40本书”的各位专家、作家、书评人和读者,感谢清华大学等41所高校师生的参与,感谢三联韬奋书店等21家书店的支持,正是在社会各界的热心支持、专业指导下,向改革开放40周年致敬的书评活动才得以顺利展开,才得以在今天可以顺利揭晓。
书中应有“言”如玉,阅读需要有主张。评选40年40本书,既是为了总结过去,更是为了昭示未来。在移动互联时代,国民阅读出现了新特点,去中心化、碎片化、快餐化,尤其明显。是让读者回归传统,还是让作者顺应时势?在多元观点、分众传播中如何凝聚社会共识?如何实现阅读的均衡与完整,保证阅读的品位与趣味?如何围绕深化改革开放进行更深入的思考、提供更专业的探讨?一句话,如何多出好书、如何进行有效的阅读?这些都是全社会需要共同面对的现实难题。
“公共立场、专业品质、独立思想、现实情怀”,是新京报书评周刊一直坚守的选书标准。随着新京报由传统媒体向网络媒体的全面转型,书评周刊除了现有的文字、图片表达之外,将通过“新京报移动客户端”提供丰富多彩的音频、视频产品,更好地方便大家“以书的名义相遇”,为书,为阅读,为了向好书致敬,更为了每个人心中色彩斑斓的世界。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期待着即将开始的各位嘉宾专业观点的分享,期待着40本书单的最终揭晓,期待着我们的家国会越来越美好。
近期好文荐读:
遵循客观公正?nonono,特朗普时代的记者们好像越来越有个性了
宣泄情绪还是获取事实 在社交媒体上看新闻靠谱吗?
2018年美国社交媒体新闻消费行为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