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文化是一个巨大的话题。引用《原则》作者Ray Dalio的说法,一件事做成3次并且能说清楚背后逻辑才算真的懂。按照这个标准,老塔连一次还没有做成,真的是没资格瞎逼逼。不过,把思考用文字的方式分享出来的最大好处,就是给自己一个被当众打脸的机会,因为那是最好的反馈。
下边是老塔创业近4年,对公司文化的一些思考。
文化的作用:通过内因驱动
人做事,取决于两个因素:能力和动力。
一个组织做事,其实也类似。一个组织的能力,体现在其流程架构体系等等。组织的动力,就体现在文化。
外部驱动也有效,但是往往有很多副作用。一定需要和内部驱动平衡好。一个组织,如果没有文化,而仅依靠奖惩,会出现许多问题。
当然,不同组织,不同岗位对文化的需求也不同,如下图。
文化服务于战略,独立存在的文化没有意义
老塔曾经特别看重文化好。觉得别人夸我的团队文化好,是对我最高的评价;反之是最大的批评,甚至侮辱。
第一次看到文化为战略服务这种说法的时候,很不舒服,总觉得好像太功利。但是创业之后立刻就体会了。公司本身活不下去,或者活得不好,公司的文化有什么价值?这个时候还强调文化,很容易自嗨。所以脱离开战略,文化本身没有意义。
另外,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文化。这里的文化不涉及道德,而更多指的是对做事方式、思维方式、人与人交户方式的一种指引。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目标,面临不同的挑战,需要的文化自然不同。
关于文化的三个比喻:DNA、免疫系统、宗教
这三个比喻的共同特点是,虚无缥缈,看不见摸不着,却又无处不在,并且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挑战
:
在老塔从事的医疗服务行业,或者任何对员工主观能动性要求高并对人才依赖程度高的行业,人的管理都是巨大的挑战。我们永远无法命令一个人发自内心地工作。而很多行业,员工发自内心地做事就是致胜的关键。
特别是初创公司,到处都是未知,需要大家不断探索。于是传统的标准化管理手段,作用很有限,甚至有害。
应对
:
这个时候,只有选对人才有可能做对事。人不对的时候,其它管理手段几乎无效。如同你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其实管理手段很难改变一个人的本性。
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借鉴农夫的工作方式。农夫并不试图取代庄稼,而是在挑选好合适的种子之后,给种子时间、空间、资源、以及呵护。让种子做它该做的事情。橙子不够甜,农夫想的是除草浇水施肥,而不是给橙子里注射糖。
其实初创公司管理,很多时候都是如此。管理者不能试图取代员工的职责,而是要选择合适的人,然后创造合适的环境,使得合适的人可以茁壮成长,做ta本来就想做好的事。文化在这里起到的作用就是定义合适的人和合适的环境。
风险
:
-
DNA过度趋同可能导致groupthink(团体盲思),就是一群人步调一致、信心满满地走到沟里。一群人如果太相似,好处是摩擦少,坏处是很难有不同的声音。
-
进化的来源是基因突变之后的适者生存。然而基因过度变异就是癌症了。过度趋同和过度变异中的分寸就变得很重要。
挑战
:
公司里非黑即白的事情是少数。多数时候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很难用简单的规章制度解决。初创公司始终处于快速变化中,过往的积累少,大家都缺乏经验,于是判断起来越发难。
应对
:
如同人体并不是遇到任何病菌之后都需要立刻打针吃药,一个初创公司可以把文化变成一个免疫系统,去应对一些模糊的,时常发生的问题。
对于一个社会来说,如果每件事都需要法律来裁决,首先不现实,因为成本太高;其次,不方便,因为太复杂。对于公司来说,如果每件事都需要明文规定并且配合奖惩制度,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这个时候,用文化就可以起到帮助决策和筛选的作用。
而且好的文化一定要既有吸引力,又有排斥力。单纯的吸引很容易做到,“活少钱多离家近”即可。但是这样的文化吸引来的人不可能打胜仗。最好的文化是让合适的人觉得如蜜糖,让不合适的人觉得如砒霜。
例如注重学习的文化,会让追求成长的人如鱼得水,而让打算混日子的人无比痛苦。
风险
:
-
过于宽松的文化,起不到筛选的作用
-
过于敏感的文化,会导致官僚和政治
挑战
:
创业需要人相信”不存在”的事情,否则也就不叫“创”业了。而且,创业需要人牺牲短期为长期。考虑到创业的成功率往往不到5%,选择创业多少是有些不理智在里边。
应对:
宗教的本质就是相信。是一种选择,leap of faith,一种在没有足够证据情况下的选择。证据确凿再相信,叫科学。科学针对理智,而宗教针对情感。宗教从作用上来讲,起到了很好的情绪管理的作用。
初创公司的文化,很多时候就好像宗教。在前途不明的情况下,给人一个相信并坚持下去的理由。宗教有五个典型特征:神性、经文、仪式、正邪、救赎。其实,初创公司都可以借鉴:神圣的使命,创业的故事,必要的仪式,明确的好恶,推崇的努力方式。
人与动物最大的差别,就是人可以相信虚无缥缈的东西,并且因此而组织团结在一起,从而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
风险:
-
不够相信,就不能看到未来,特别在困难的时候。
-
太过相信,创始人把自己当“神”,听不得反对意见,团队失去思考能力。
关于如何建立文化的初步思考
1. 建立清楚的使命、愿景、价值观
虽然多数人提到这几个词要么起鸡皮疙瘩要么翻白眼,但是事实上多数人还是希望自己做的事情,除了养家糊口,还能有更大更高的价值,和超越自身的意义。
好的使命愿景价值观,可以指引战略,甚至就是最高层次的战略。好的文化鼓励的行为,一定是公司最需要的行为。
2. 创始人必须以身作则
文化的建立必须自上而下。创始人的行为是文化的最好体现。
3. 文化的口号化,故事化
文化如果需要死记硬背,就说明不可能在日常工作中运用。怎样才能不需要死记硬背?
口号。故事。
口号让文化容易传播,故事让文化容易理解。特别是发生在日常工作中的真实的故事。
4. 口号的日常化,运营化,工具化
口号如果变成八股文会适得其反。口号如果太高大上,就没有意义。口号一定要能运用到工作的日常,最好和具体运营场景紧密结合,通过工具的形式体现出来。避免文化空转,成为贴在墙上的文化。
5. 对不符合文化的人绝不手下留情
一个人不需要故意作恶,就可以影响团队文化。当管理者发现某个人有文化问题的时候,团队早就发现了。当管理者发现某个人有一次不符合文化的时候,这个人已经有过十次了。因为多数人在管理者面前的表现都是最好的。
一个公司文化的最真实体现:雇、解雇、提拔、降职什么样的人。
老塔其它和创业相关的文章:
老塔关于决策的8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