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刘翔电子研究
国信电子行业分析师:刘翔、蓝逸翔、马红丽、唐泓翼,关注中国电子产业在全球产业链中角色的渐进式升级,致力于为A股二级市场机构投资者提供专业的电子板块股票投资咨询,为中国电子产业与资本共荣尽一己绵薄之力。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京报书评周刊  ·  从佛教到道教,哪吒如何成为中华文化中的护法神? ·  昨天  
十点读书  ·  成熟女人,会为自己的选择买单 ·  昨天  
新京报书评周刊  ·  英国社会学家麦克·布洛维逝世,享年78岁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刘翔电子研究

【太平洋电子刘翔团队】昆山PCB产业链工厂拟停产对大陆PCB产业的影响

刘翔电子研究  · 公众号  ·  · 2017-12-28 21:33

正文

报告摘要

中国PCB产业重心位于珠三角,长三角次之,部分产业向内陆迁移 2013年以前,珠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和环渤海地区 PCB产值的比例分别为46.89%、38.56%及14.55%。2015年珠三角地区比例提高到67.5%,而长三角地区PCB企业产值占比约23%。由于成本、环保、政策、下游等因素,部分PCB产业向内陆转移。

此次拟停产总体概况。 我们统计此次停产涉及的PCB产业链企业有:FPC企业6家,RPCB企业49家;环氧树脂企业3家,电子玻纤布企业3家;CCL厂商1家。

本次拟停产事件对CCL整体销售量影响很有限,对生益科技等是明显利好。 我们统计本次拟停产的PCB企业总产能略超2090万平方米/年,总产值略超中国大陆总产值的6.7%,总量影响有限,其他地区PCB企业也可取而代之承接订单,只要电子终端需求保持景气,限产对CCL整体销售影响有限。由于此次南亚57%的覆铜板产能在拟停产之列,最乐观情况下生益科技可增收60亿元。

此次停产将进一步加剧原材料价格的上涨,继续提高集中度,优化CCL行业竞争格局。 此次有三家环氧树脂厂商、三家电子玻纤布厂商,以及南亚约35%的电解铜箔产能在拟停产之列,原材料紧缺态势将因此加剧,从而继续优化CCL竞争格局,提高龙头市占率,生益科技三大原材料均主要来自进口,此次拟停产亦是利好。

优化PCB竞争结构,引导产业升级。 本次事件代表PCB行业正加速进入一个拼环境友好度、拼生产效率的时代,各个地区的政府有可能也会跟随,随着环保力度加大,小企业生存环境会越来越差,行业集中度有望提高。同时,大企业也会在生产模式、产品上,寻求更多的无污染材料(比如无卤板等),提高自动化机器人的使用比例来解决人工操作难以落实环保要求的问题。

短期利好昆山地区无工厂的PCB公司,长期利好高自动化生产厂商,内资龙头尤其受益。 短期内非昆山地区厂商的订单会有提升,特别是欣兴、嘉联益、沪电股份、南亚电路板这些TOP外资厂商(昆山工厂)的停产,将直接利好景旺电子、弘信电子、东山精密、依顿电子、合力泰这些内资龙头。华东尤其是江苏地区是台资厂赴大陆建厂的第一站,此次停产事件意味着这一地区也是环保风暴的第一站,我们预计南亚、欣兴、嘉联益等台资厂将长期受到影响,内资PCB龙头迎来赶超机会。

风险提示:环保政策变化。

目录

一、  中国PCB产业地域分布及迁移

(一) 当前地域分布

(二) 产业向内陆迁移的现象

(三) PCB产业向内陆迁移的原因探究


二、 昆山停产事件影响

(一) 停产企业基本情况介绍

(二)本次停产对中国PCB产业影响分析


一、中国PCB产业地域分布

(一) 当前地域分布

据中国印制电路行业协会统计,2013年以前,国内(不含中国台湾地区、中国香港)PCB 生产企业近1,500 家。主要分布在珠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和环渤海地区,三个区域占国内PCB产值的比例分别为46.89%、38.56%及14.55%。

图表1:2013年以前中国PCB产业地域分布占比

资料来源:CPCA,太平洋证券整理

根据调查报告显示,广东PCB产业在2015年创PCB销售收入估约1118.0亿元(约合180亿美元)。根据Prismark公司在2016年3月公布的2015年我国大陆PCB业销售收入为267亿美元的数据, 可得到这样的结果:2015年珠三角PCB企业所创的PCB销售额,约占全国PCB销售额的67.5%,而长三角地区PCB企业产值占比约23%。

与此前相比珠三角地区有所上升,长三角地区有所下降。 其中长三角地区(昆山、苏州等)台资厂较多,受到此次停产波及较大。

图表 2:中国PCB产业地域分布特点

资料来源:CPCA,太平洋证券整理

(二) 产业向内陆迁移的现象

沿海PCB企业仍在向内地有序进行转移。随着西部已确定为NoteBook的主要发展重镇,促使NB相关厂商纷纷进入布局,西部PCB产业链逐步集聚,形成了PC、NB类PCB产业的区域性布局重镇。

以江西、安徽、湖北、成渝等地区为代表的电子电路产业园逐渐兴起。其中,成渝地区押宝笔记本电脑产业开创的“品牌+整机代工+零部件企业”环环相扣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先例,聚集了以精成科技、方正高密电子、志超、欣兴电子、奥特斯、航凌电路板等在内的20余家PCB及其配套的企业, 引进电路板产能估约500万平方米。

而作为促进川渝承接西部转移的配角——四川地区集中的遂宁电子电路产业园、广安电子电路产业园、四川绵阳经济开发区PCB产业园较为突出, 承接共计约40家PCB企业转入,2013年PCB产量达到220万平方米,年产值达17.6亿元以上。

另外,中部地区诸如 湖北黄石PCB产业园、湖北孝感域南工业园区、湖北仙桃电子电路工业园、江西万安电子电路产业园、江西赣州电子电路产业园、江西九江电子电路产业园、安徽铜陵电子电路产业园、安徽光德县PCB产业园、益阳高新区创业园 等招商引资的兴起,也为PCB企业的集聚发展及产业链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湖北黄石 已经落户的有 欣兴电子、沪士电子、定颖电子、上达电子、宏广电子等20多家PCB企业 ,并引进了华创科技、天润达平板显示等上下游相关配套企业,总投资近400亿元,初步形成了以PCB、智能卡及机具、光电子产品、应用电子产品为主的电子信息产业链。

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预计可实现 年产PCB板2050万平方米 ,年产值超过400亿元人民币。力争到2020年,建成全国第三大PCB生产基地、中部地区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具体落户黄石的公司概况如下


欣兴电子

投资于湖北黄石开发区10亿美元建设,成立 欣益兴电子 群立电子 两家公司,其欣益兴第一座厂房于2015年10月动土,已于2017年8月陆续投产,预估可创造8亿人民币/年产量,并创造约1700多个就业机会;其中,欣益兴电子,主要生产电脑、通讯、汽车等用途的PC板。群立电子,主要生产IC载板。

目前欣兴集团在大陆已设有5家正式投产的公司,华南地区:联能科技;华东地区: (昆山)鼎鑫电子、欣兴同泰科技(在本次停产之列) 、(苏州)群策科技、联致科技;现设立第6家大陆子公司,华北地区:(济宁)欣祥兴电子;华中地区:黄石欣益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定颖电子

8亿美元建设,主要生产单双面、多层电路板及饶性电路,规划建设4个PCB厂。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年产260万平方米,可实现年产值40亿元人民币。目前进行第一、二期程的厂房工程,目前黄石厂已导入设备,开始试产,初期仍会以光电板为主,预计于2019年将以汽车板为主力。依照今年的规划,第四季第一期产能会开出,月产能为40万呎,明年第二季以及明年第四季将各再开40万呎,并预计2019年2第一厂会全数装满。

沪士电子

投资33亿元人名币建设。用地面积约400亩,新建生产厂房及相关配套设施10万平方米,购置设备500台套,主要生产单双面、多层及HDI等中高端电路板。建成投产后, 年生产印刷电路板规模将达300万平方米,年可实现销售收入约71亿元人民币 。该公司还将牵头引进印刷电路板的上下游配套企业,建设有特设、高水准的电子产业园。项目于2014年5月中旬完成厂房建设,开始设备安装,7月1日一期试生产,9月1日正式生产。

上达电子

投资25亿元人民币建设,五年内全部建成投产,项目建成后预计实现年销售收入40亿元人名币。

星河电路

项目总投资5.5亿元人民币,主要生产高精密度PCB、FPC以及物联网相关产品,项目建成投产后可实现年产 144万平方米PCB ,年销售收入8亿元人民币。

宏广电子

拟建设集FPC、SMT、自动化装备的设计、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化科技园区。项目总投资7亿元人民币,总用地面积约108亩,总建筑面积85480平方米。

(三) PCB产业向内陆迁移的原因探究

随着行业的发展, “成本上升”、“环保风暴”、“货运新政” 成为产业向内陆迁移的主要动力。

1.成本上 升: 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区 人工成本 不断提升,一定程度上促使PCB企业前往内陆开厂。

2.环保风暴: 线路板企业只要环保证还在,环保还处于有效期内,企业必须要多投入资金,通过环评工艺改造、清洁生产等措施进行升级解决,达到国家环保要求标准。在环保整治日趋严格的情况下,更新或添置环保设施成为新的成本负担,增加成本开支来促进转型升级。最终导致企业盈利锐减。然而,这个时候, 内地政府提供了一些利好政策,其中环保门槛相对较低的政策更是吸引不少线路板企业老板 ,企业外迁,没有太多的应付环保督查问题,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企业的发展上。

3.货运新政: 以深圳为例,2017年9月13日,深圳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在其官网发出 《关于对异地号牌载货汽车实施限制通行措施的通告》 。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工作日早晚高峰期间对非本市核发机动车号牌载货汽车实施限制通行措施,9月15日起实施。深圳的货运新政,限行时间长,违章处罚高。 导致深圳线路板企业送货时效性大大降低。 非深圳车牌的物流货运时间仅仅在于工作日的10:00-15:00短短的5个小时,如果除去午餐时间,基本上剩下4个小时有效时间。严重影响供应链的流通。线路板企业所用的板材、油墨、药水、设备配件、耗材等,有很多都是深圳以外供应商,严重影响时效性,甚至影响正常的生产,遭遇这种政府新政的限行措施。并不是投入资金就可以解决的问题了,企业一下子是很难找到简单有效的解决方案。

虽然这三个原因造成了PCB产业向内陆迁移,但是受限于环境排放(排放政策比沿海宽松只是权宜之策,未来必定会趋严,而且内河的排放标准实际上比海洋要高,内陆的环保力度可能会比沿海更大)、生产规模、市场等因素, 未来很难在内陆再呈现过去华南、华东高度产业群聚的现象。

另一方面沿海生产条件恶化状况仍未有明显改善,但布局内陆存在高度市场风险,在这些因素权衡考虑下,中国大陆本土 PCB业者扩产规划大都选择离原址/总部不远(2小时车程内可达),其中又以江西与安徽两地成为众多大陆本土PCB业者布局首选 ,以方便进行生产备援,然而此现象将造成上游与支持产业在客户服务上的挑战。

目前内陆地区虽然工资与沿海地区有一段差距, 但在人员素质部分仍待加强,也因此产生管理上的困难,人力成本并不会比较节省。

另一个不往内陆布局的重点,在于 客户关系 :陆资厂客户主要都集中在陆资本土中小型电子厂,而这些电子厂大多设于华南与华东,并无内移需求,也因此陆资PCB厂并无太大诱因往内陆移动。而若当真正要移动时,大多采用并购方式来达成,例如珠海方正于重庆的厂房即是透过并购方式进行布局。


二、 昆山停产事件影响

( 一) 停产企业基本情况介绍

12月24日,江苏省昆山市为了保证该市河流的国省考断面的水质达到国家下达的年度考核要求,下达紧急通知,对吴淞江赵屯(石浦)等3个断面所属流域工业企业(约270家)自2017年12月25日起至2018年1月10日期间实施全面停产。到期视水质情况,决定是否延期。

据《经济日报》(台)消息,由于影响层面甚大, 昆山市官方25日晚间紧急开会决定暂缓实施。

根据我们的详细统计,此次停产涉及的PCB产业链企业(按主营业务,部分企业全产业链布局)有: FPC企业6家,RPCB企业49家;环氧树脂企业3家;电子玻纤布企业3家;CCL企业1家。

昆山南亚

此前昆山南亚连续6年被列入该地区主要危险废物产生企业前5位(上榜企业还包括金像电子等),年产生固体废物近5万吨。

南亚电子材料为铜箔、CCL厂商,其铜箔月产能5000吨/月,年产能6万吨;CCL产能409万平方米/月,年产能4910万平方米。

南亚电解铜箔产能排名全球前二,根据母公司南亚塑料2016财年报告,其铜箔2016年总产能9万吨/年,总产量8.1万吨/年,此次停产占总产能约67%;其CCL 2016年总产能8605万平方米/年,总产量7603万平方米/年,此次停产占总产能约57%。

南亚电路板为PCB厂商,主要生产高精密度电路板(包括柔性线路板)、矩阵式球垫表面粘装元件(BGA)及覆晶封装板等。根据我们产业调研,南亚电路板扩建项目共分为三期,一期项目产能约100万平方米/年,二期扩建项目年产129.6万平方米,三期项目年产167万平方米,第二期与第三期产能仍未完全扩出。

根据母公司南亚塑料2016财年报告,其PCB 2016年总产能282万平方米/年,总产量168万平方米/年;此次停产我们估计将影响公司约80%以上的电路板产能。


图表 3:昆山南亚停产产能统计

资料来源:太平洋证券整理


嘉联益

生产基地位于昆山、苏州、深圳。

昆山嘉联益FPC产能60万平方米,刚挠结合板产能25万平方米,HDI产能15万平方米。此次停产产能占公司总产能超过50%。

欣兴电子

根据公司2016年财报,其PCB产能为696.96万平米/年,产量为379.98万平方米/年。此次被停产主要是其旗下两家昆山工厂,欣兴同泰和鼎鑫电子,公司在台湾新竹、桃园还有7家工厂,在苏州、深圳、黄石还有三家工厂,在海外还有两家工厂,因此停产对公司整体业务影响有限,但会减少华东地区的销售收入。

方正电路板

成立于2001年是一家专业生产钢性双面及多层印制电路板的高新技术公司,年生产能力72万平方米。

元茂电子

公司是精成科技集团下属之PCB事业处,拥有固定资产4亿美元,员工现有约1500人,主要从事生产单、双面板及多层印刷电路板,其应用范围涵盖计算机产业、汽车工业、航空工业、通讯产业、家用电器等相关之电子基础工业。自2004年6月开始投产至今,现月产量已超过150万平方尺, 年产能162万平方米 。产品主要面向海外市场销售。

昆山旭发电子

外商独资企业,成立于2003年,总投资6000多万美元,占地面积160多亩,公司主要研发、生产、加工单面、双面、多层柔性电路板大容量光、片式元器件、混合集成电路、电力电子元器件、光电子器件等新型电子元器件。年产40万平方米铝基板及12万平方米多层板镀镍金工艺扩建项目已完成。


图表 4:停产企业业务及产能统计表

资料来源:产业调研,太平洋证券整理


(二) 本次停产对中国PCB产业影响分析

对CCL影响

1.我们认为,本次停产事件对CCL整体销售量影响很有限,对生益科技等是明显利好。原因如下。

首先,根据我们的测算,此次停产的PCB企业仅限于昆山地区,总产能约2090万平方米/年,总产值约120亿元(按每平米600元均价估算),占2016年大陆地区总产值1761亿元的约6.7%(我们只统计了公开资料和产业调研能显示的27家中大型企业,剩余企业规模较小,对判断结果不产生影响)。 从数据上来看,此次停产产能只占很小一部分。

其次,CCL需求本质上由下游电子终端决定, 停产企业订单会由非昆山地区PCB厂商承接,终端需求未变则CCL销售有保障。

再次,本次南亚昆山工厂在停产之列,其2016年CCL总产能约8605万平方米,此次停产占其比例约为50%,影响巨大!此外,我们深入调研发现,南亚昆山厂环保危机由来已久,公司曾连续六年进入该地区固体废弃物排放前5位,而且其所在厂区近年来由于周边居民校区不断增多(昆山经济发展很快),对居民的影响也日趋严重,早前招商引资时没有合理规划,目前问题逐渐凸显。我们认为公司可能此后长期会受到环保因素影响,从而拖累生产经营。

南亚是生益科技直接竞争对手,两者产品都针对中高端市场,南亚拟停产的产能所让出的市场份额,除生益科技外其他内资厂恐无实力承接,生益科技2016年CCL总产能约8230万平方米,此次事件将帮助生益科技在国产替代道路上加快前进脚步。

我们假设南亚拟停产产能4910万平方米短期之内无法复产,考虑CCL&PP(半固化片)配套销售模式,当前单价124元/平方米(每张CCL约需PP 1.5-1.8米),则生益科技此次替代空间营收上限达到60.88亿元!

2.此次有3家环氧树脂企业,3家电子玻纤布企业停产,昆山南亚铜箔工厂停产,将进一步加剧此三大原材料价格的上涨,继续提高集中度,优化CCL行业竞争格局。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