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宝贝书单
亲子阅读(0-14岁)第一站!专职帮你和孩子筛选好书,过滤烂书。已经提供上百个适合各年龄段孩子的书单。当你不知道给孩子读什么书,请关注这个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航空工业  ·  奉剑海天 “新”火相传 |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宝贝书单

就这3个字,让你和孩子学会不抱怨,受益一生!

宝贝书单  · 公众号  ·  · 2018-05-31 21:41

正文


啥叫废话?就是说没有用的话,就像生活中的废品。 废品中,有的捡捡还能用,而废话不仅毫无用处,有一种废话,还常常给人带来灾难。这种废话有个名字,叫“抱怨”。


所以说:要想幸福,远离抱怨。


有时候我真心觉得, 抱怨是一种疾病,会在“近亲”间传染。父母爱抱怨,孩子必然习得。 孩子爱抱怨,孩子的孩子也一样。除非中间有一个人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努力调整,才能改变这个“家族型”问题。


早上坐公交车送女儿上学,在车站碰到一对母子。他们的对话很有典型性:


妈妈说:“真烦,天天雾霾,你赶紧把口罩带上!”


儿子没动,瞟了一眼妈妈:“戴口罩也没用,我也不能每分钟都戴。”


妈妈说:“你怎么和你爸一样,听不进好话啊?这么多年,我嫁给你爸这种男人,真是受够了,现在又来了一个你这样的祖宗。你们父子俩,好的不学,坏的学得快着呢!”


儿子没说话,但是也没戴上口罩。


一会儿公交车来了,大家都排队上车。


车上人多,我们不知不觉又和那对母子站在了一起。车一启动,晃了一下。儿子说:“这是什么技术啊,开的这破车!”


妈妈说:“嫌车破你别坐,走着去多好!”


儿子说:“要不是你非说有雾霾,我早和同学走着去了!”


“难道没有雾霾吗?你怎么和你爸一样,就会抬杠啊!”妈妈有点儿生气了。


儿子说:“我爸再不好也是你找的老公,谁让你当年不挑好人。”


我和女儿对视一眼,差点笑出声来。女儿趴在我的耳朵上说:“这个妈妈可真有趣,爸爸又没来,一会儿被抱怨好几次。”

是啊,那位爸爸真是躺枪。


仔细琢磨下他们的对话,你会发现这对母子的表达方式如出一辙: 碰到任何问题,先是抱怨,然后把其他不相关的事联系到一起抱怨,最后生一肚子气。你说这是何苦呢?



抱怨的人常常是不自知的,还觉得自己特别委屈,遇到可以倾诉的人就像竹筒倒豆子一样噼里啪啦说个没完。 我采访过不少这样的嘉宾,其中有位女士让我印象深刻。


她的女儿上小学六年级,家里老人身体都不好,丈夫工作繁忙。她几乎是自己把孩子带大的,觉得自己把所有的爱都给了女儿,女儿却不理解她。从我开始采访她,她就一直在说女儿的缺点,一个半小时还没有说完。接着,我采访她的女儿。这是一个很害羞的孩子,头一直低着,12岁了,几乎说不成一句完整的话。在断断续续的采访中,我大概听明白了,由于妈妈总是抱怨和否定孩子,让这个宝贝也觉得自己很糟糕,自我评价极低。


我问女孩:“你喜欢上学吗?”她说:“不喜欢,学校同学都不喜欢我,所以我也不喜欢去。”


“他们为什么不喜欢你?”我继续问。


“因为我不优秀。”这句回答让我好难过。一个才12岁的女孩就如此负面地看这个社会,我真的为她的未来担心。说到这里, 大家都反思下,自己是不是也在不知不觉中抱怨了生活,抱怨了爱人,抱怨了老师和同学?



那有没有好办法让我们不抱怨呢?


当然有了,那就是凡事都想三个字:“太好了!”这个方法百试不爽,帮我自己调整好了心态,度过了很多难关。


21岁那年,我通过层层选拔考入了内蒙古电视台,成为了一名职业主持人。在这之前,我的职业是一所师范学校的老师。 我格外珍惜这个机会,因为终于离自己的梦想又近了一步。 但是很快我就发现,现实是残酷的。由于之前我从来没有学过电视专业,所以先被分去做编导。


当时得知被录取时,我觉得自己很快就可以登上舞台了,可突然让我学编导,只能每天待在机房里,感觉好沮丧。


但是很快我就想起了“ 太好了 ”这三个字。真的挺好,反正着急也上不了舞台,不如好好学编导,万一将来用得到呢!我遇到了几个非常好的老师,他们给我讲了最基础的画面、声音、特技等知识,很快我就喜欢上了编导这个职业。我经常忙的晚上都忘记了回家,再一看窗外,天都亮了。用半年的时间,我成长为单位的“小能手”,各种剪辑都很拿手。


后来我如愿以偿地成为了主持人,又过了十几年,我成为了制作人。当我自己独挡一面的时候,才发现,生活都是最好的安排。正因为做过几年编导,所以突然成为制片人时我得心应手,迅速进入角色。


33岁那年,婉儿才几个月大,我突然被单位叫回去上班,直接被任命为《谁在说》节目的制片人。那时候我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是:这个节目的主创人员几乎全部辞职了。我努力了很久,期待能留住人,但是收效甚微。有一次,节目就差两个小时开始录制,有个嘉宾告诉我:他辞职了,以后不能来了。观众都坐好了,点评嘉宾辞职了。可想而知当时我有多难过,多着急。


后来我心一横:算了,你们都走了也是好事,留着我也不好管理,来新人我还好管。


正是这样的“太好了”的心态,让我不觉得走出当时的困境有多难。 经过了几年的努力,我培养了自己的队伍。他们来的时候,都和我一样,几乎是白纸一张,因此反而更加努力。


两年之后他们很多都成为了“京城名嘴”。



有了孩子,我觉得最应该让她学习的就是“太好了”的心态。


她没考好,我会说:“太好了,要不你也不知道你有这么差!正好努力!”


她和小朋友吵架了,我说:“太好了,不打不成交,正好给了你们单独约会的一个机会。我们约她吃饭,一起度过周末,既解决了问题,还让我们的周末丰富多彩。”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