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经济研究
发布经济学研究会议信息、经济学研究前沿进展信息等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科学家庭育儿  ·  家里这两样东西选好了,娃的视力稳住了!我准备 ... ·  22 小时前  
育学园  ·  中国人这 2 ... ·  昨天  
阿里开发者  ·  3步,0代码!一键部署DeepSeek-V3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经济研究

游家兴等:税收稽查的震慑效应:一个多期博弈模型及其经验检验

经济研究  · 公众号  ·  · 2024-03-01 16:40

正文



文章标题:

税收稽查的震慑效应:一个多期博弈模型及其经验检验

作者及单位:

游家兴、林慧、蓝永泉,厦门大学管理学院

本文引用格式:

游家兴、林慧、蓝永泉,2023:《税收稽查的震慑效应:一个多期博弈模型及其经验检验》,《经济研究》第12期。



点击文末的“阅读原文”可下载本刊自创刊以来登载的所有论文


//
选题背景与意义


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导下,2023年召开的全国税务工作会议强调要全系统开展“税收现代化服务中国式现代化”,扎实做好“自查整改、对照整改、深化整改”,严查狠打各类涉税违法犯罪行为,为帮扶企业纾难解困、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做出积极贡献。提升税收监管制度效率对于推进中国现代化制度建设、保障企业运营的公平高效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中国税收征管的关键一环,税收稽查效率对于税收征管效力的发挥至关重要。那么,政府必要的惩戒行动是否可以达到预期,对潜在的不当乃至犯罪行为起到激浊扬清的积极效果?
为此,本文以政府的税收违规稽查行为作为切入点,回答上述问题。这主要是因为:第一,税收的征管历来是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博弈。加强税收征管是完成税收计划、保障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举措,但其也减少了企业的留存盈余和现金流。因此,企业有一定动机进行税收筹划,甚至进行偷税漏税。第二,我国政府一直在加强税收稽查行动,这为本文研究提供了良好场景,尤其是对税收征管是否具有震慑效力这个议题缺乏理论探讨与经验证据。本文从威慑效应理论出发,考察了税收违规稽查事件发生后,违规企业所在税收辖区内其他企业的纳税遵从度是否有所变化,以此讨论税收稽查在地区内能否发挥其震慑效应这一重要问题。
//
主要内容和结论


本文从政府和企业两个主体出发,通过构建多周期博弈模型建立理论预期,为研究夯实理论基础。具体而言,理论模型所得到的均衡结果表明:一方面,政府能够通过加大税收威慑力度来减少税收稽查,从而有效地实现以罚代管;但另一方面,在企业相较于政府有更快响应能力和学习能力的情形下,且当这种学习与响应能力转化为企业对政府税收监管策略的预见能力时,企业在后续的博弈周期中,会通过税收稽查案件的学习来更新其对实际税收稽查力度的认知,从而调整自己的避税决策。在此基础上,本文根据《中国税务稽查年鉴》手工整理了中国的重大税收违规事件,利用来自国家财政部和税务局联合开发的年度税收调查数据库展开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惩处较为严厉的稽查事件发生后,其所在税收辖区内其他企业的避税程度显著下降,证实了严厉的税收违规稽查能够在区域内发挥震慑效应,起到“惩一儆百”的积极作用。相较而言,惩处较轻的稽查事件无法发挥显著的震慑效应。机制检验发现,信号传递和自我规范效应共同促进了税收稽查震慑作用的实现。异质性检验发现,震慑效应对区域内行业领头企业、资产规模较大的企业以及国有企业更加明显,违规稽查的震慑效力对于原本避税水平较高或财务披露不透明度较高的企业而言也更强。
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首先,鲜有文献探讨税收征管的震慑效应与空间溢出作用,本文从政府和企业两个主体出发,构建了多周期博弈模型,深入探讨了税收征管是否以及如何发挥其震慑作用,并通过翔实的数据对其进行了实证检验,丰富了该领域的研究。其次,本文从刚性执法的角度拓展了企业避税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税收违规稽查事件所带来的震慑效应也会冲击周边企业的税收遵从度,增进了对企业避税动机与行为背后影响机制的理解。最后,本文对地区税收征管工作的完善也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税收执法部门要进一步加强精准税收征管,并且要注意维护稽查制度的长期有效性,打造良好的社会信用体系与健康公平的营商环境。
//
政策启示和建议


税收稽查效率的提升对于中国税收征管制度改革的顺利进行和税收监管的现代化发展具有深远而重要的意义。在当前税收监管资源相对有限的情况下,税务机关需要采取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以积极应对企业的纳税不规范行为,进一步提高税收稽查的实际效力。
首先,税务机关在提高违规查处概率方面应当加强努力,确保税收稽查的覆盖范围和活动频率充分有效。通过精准的数据分析和科技手段的运用,税务机关可以更准确地锁定潜在的违规企业,并及时采取相应的调查和处理措施。在此基础上,给予违规企业应有的惩处力度,将稽查与惩治真正落到实处,降低企业对于违规行为的侥幸心理,确保国家税源的长期稳定。
其次,税务机关应当实施精准税收稽查与监管,紧抓典型与重点案例,结合社会舆论等非正式制度对潜在违规企业进行警示。通过公开典型案例,引导社会舆论的关注与监督,可以有效推动企业从“被动遵从”转化为“主动遵从”。在这个过程中,要着力提高企业纳税违规的预期成本与风险,让企业认识到不规范行为所带来的后果,从而在地方监管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实现税收稽查工作效力的最大化。在保障纳税人合法权益的前提下,税务机关还应制定并不断完善监管政策和法规,以适应经济形势的动态变化。通过不断优化制度,确保监管政策与时俱进,能够更好地适应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持续监管、常抓不懈,这是确保稽查制度长期有效性的关键所在。税务机关要保持高度警惕,随时调整监管策略,确保其在面对新情况时能够迅速而有效地应对。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