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重庆市南岸区珊瑚实验小学校
宣传和推广珊瑚实验小学的亲亲教育理念,加强和促进大家对亲亲教育的认知。
目录
51好读  ›  专栏  ›  重庆市南岸区珊瑚实验小学校

【大美珊瑚 亲爱之师】王江丽:写作课堂鼓励学生 “走进生活,用笔书写真情”

重庆市南岸区珊瑚实验小学校  · 公众号  ·  · 2018-08-20 09:34

正文

点击" 重庆市南岸区珊瑚实验小学校"关注我们




华龙网讯: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 “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总书记也多次强调要 把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作为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证。

学为人师,行为世 范。 重庆市南岸区珊瑚实验小学,就有这样一群“亲亲教育”的缔造者,他们最愿关爱孩子、最会亲近孩子、最能发展孩子,他们为师亦为范,凭借良好的师德,为珊瑚实验小学每一个孩子撑起一片心灵成长的绿荫。

本学年,华龙网陆续推出了“大美珊瑚 亲爱之师”珊瑚实验小学教师师德故事系列报道,向读者展现咱“珊瑚亲爱之师”至纯、至真、至亲的教育风采




王江丽:写作课堂鼓励学生

“走进生活,用笔书写真情”



“在教育的旅途中,我希望做一个行者,一直行走,不断思考。”珊瑚实验小学语文教师王江丽,自从教的那天起,便多年如一日,身体力行,践行着“教育行者”的使命。

近20年的语文学科执教生涯,她不断思索,付诸实践,语文教学的每分每秒都体现了她“用心育人”的理念。拿作文教学为例,她总是引导学生争做生活的有心人,“事事留心,处处在意”,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去,细心观察,将所见所闻记录下来。她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会活泼地流个不停。”



细心栽培“小作家”

成学生“梦想导师”





带队赴美参加DI全球赛


带领孩子们参观自然博物馆


舒舒是王江丽班上的学生,她总是沉默寡言、羞于表达,但从开始上作文课以来,王江丽发现,舒舒是个在写作方面有“慧根”的孩子,喜欢把自己奇特又新颖的想法通过文字表达出来。于是,王江丽时常利用写作课堂给予她鼓励。

一天课间,舒舒小心翼翼地迈着步子,手里攥着一个封皮有些小花纹的作文本向王江丽走来,王江丽分外惊喜,却不露声色,语气平和地问:“孩子,你找王老师有什么事吗?”

舒舒有几分胆怯地递上作文本,说:“王老师,这是我最近写的一部童话,我想让您帮我看看!”

王江丽接过作文本,满面欣喜地翻开封皮,一读标题《王小小和梦想成真公司》,啧啧称赞:“孩子,你这书名起得简直太有想象力了,真的很棒哦!” 她随即一页页翻读起来,两千字的文章,王江丽似乎读了很长时间。一旁耐心等待的杨舒也没有因等待变得焦虑,反而心底里满是喜悦。王江丽读完合上本子,脸上洋溢出难掩的笑容,对舒舒说到:“孩子,你这篇童话故事构思巧妙,想象力丰富,写得非常棒,老师为你感到骄傲!”

从那以后,舒舒经常找王江丽探讨自己的写作,鼓励之余,王江丽细心地为舒舒圈出文中运用得不恰当的词语,并教舒舒怎样让童话故事更精彩,怎样让舒舒笔下的主人翁更生动。

起初,王江丽只是教舒舒一些简单的修辞手法,让她用比喻、拟人等手法仿写经典文段。当舒舒运用起这些简单的修辞手法得心应手时,王江丽让舒舒加大阅读量,给她推荐适合的经典名著,开始教她场景描写、动静结合等方法体现人物情感。经过王江丽长时间的细心栽培,舒舒的习作越来越引人入胜。看过舒舒童话故事的老师和同学都对她赞不绝口。

舒舒坦言,非常感谢王老师的鼓励与帮助,自己在经典名著的熏陶和王老师的指导下,对写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如今,舒舒坚持写作,多次获得市级作文竞赛一等奖,她还坚持读诗集,自己原创诗歌等,舒舒表示,自己的梦想就是成为一名“作家”。


鼓励学生“生活写真”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