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几个疫区之间辗转,终于稍歇。其间写过些东西,由于被平台自动过滤,未能正常发出。如果可能,后面还会陆续补充几篇。由于天生不喜欢蜂拥而至,所以只能写点心底不安的事,也算是一个孤独者的疫区沉思录。
先说前些日子在网上读到一篇短文,其中几段是这样的:
我听说意大利死亡率高是因为不救治65岁以上的患者,他是意大利人,或
许知道更多,于是问他这消息是否属实。
他平静地说,是真的,因为短期内病患太多,医疗资源不足,所以65岁以上的人自愿放弃治疗。
他说得那么平静,我却吓得说不出话来。
“我今年也是65岁,如果我和另一个20岁的年轻人都不幸得了,资源所限,只能救一个人,我也会放弃治疗,把生的希望留给年轻人。我虽然出生在加拿大,但我了解,我的父母会这么做,所有的意大利人都会这么做。”
I am 65 years old. My time is over, is done. But their time just start. I want them to live!
(我已经65岁了,我的生命已经快到尽头了,但是年轻人的人生才刚刚开始,我希望他们能有机会活下去。
)
怎能不为这样的悲剧而哭泣,怎能不为这样的民族而动容!
“不要去嘲笑仍在疫情灾难中的其它国家,灾难可怕,但人性中的自私才是更大的灾难。”
在不同的场合读到上述内容,偶尔看朋友圈,还真有不少为之“动容”者。我虽然能够理解作者的初衷,但是读后却只有叹息。过去这些年,见证了太多“把丧事当喜事办”的事情,这一桩无意间恐怕也不例外吧。而且我也不认为“人性中的自私才是更大的灾难”。回想历史,很多灾难反倒是因为一个或一群人,一心为公而无所畏惧。一个人没有私利,就是上帝与佛祖也无法和他讨价还价了。
相关事实是,短短一个月间,在意大利有数以千计的人死于新冠肺炎。政府的无能、民众面对危险时的麻木不仁以及新冠病毒的高传染性是导致意大利卫生系统崩溃的几大原因。无论如何,这种高死亡率都不能简单归咎于这个国家老龄化问题严重,否则就无法解释同在老龄化更为严重的日本为何
死亡率
远低于意大利。
“把生的希望留给年轻人”的确让人感动,但它仅限于个人行为。难以理解的是,不幸就是不幸,何苦要将不幸包装成美德,并且将之鼓吹?甚至,有没有可能在客观上合理化了某种恶行?文章引用“65岁以上的人自愿放弃治疗”,很难相信这是事实。在与意大利情形相仿的西班牙,最近有几个视频流出。其中有位老太太对着镜头痛哭流涕,责备政府不顾老年人的死活,医院只管救年轻人,而让他和老伴在家等死。同样身处南欧,西班牙老人的境界怎么就不如意大利老人?
我有位朋友,疫情刚发生时一直在地中海沿岸旅行,其后飞机改签19次,最近终于回到中国。下午与我聊到她担心的一位加泰罗尼亚老妇。这些天老人的内心痛苦不堪,总是向朋友抱怨,“政府将医疗器械先给了60岁以下的人,他们更有条件活下去。作为65岁的老人,我只能在家里握着丈夫的手,等待死亡的降临。”老人接着哭诉,“马德里死太多人了,他们躺在溜冰场上无法下葬,没有牧师,身边也没有亲人。”
渴望好好活着的人自私吗?害怕死亡的人怯懦吗?都不。每个人,无论身份、地位与长幼,都有平等的活下去的权利。很多时候,我宁愿认为牺牲只是个人对群体的献祭,而非一种美德。而群体为了有利可图,甚至会做以荣誉换人性命的勾当。
为了年轻人可以活,所有老年人甘愿去死。这是童话。如果是个人自由选择,本也无可厚非。然而,就算有几位老人无奈做出这样的选择,也只是他们遭遇了生活中的不幸,而不是成全了这个世界可以接受的美德。无论是受其恩惠者,还是袖手旁观者,谁好意思礼赞这样的“美德”?因为资源紧缺而逼死了人,本就已是恶德。
与意大利相似,西班牙的部分医院试图优化使用医疗资源,以“集体利益”为目标,优先救治存活率较高的患者。网上一位有良知的医生也在悲叹,“有很多病人拉着医护人员的手,说他们不想死。”
不知道有多少人因为看了西班牙老人的自拍而流泪,有的是慨叹那些老人的不幸命运,有的是想起自己家里也有值得爱戴的老人,故此将心比心。早先英国试图施行的“群体免疫”政策被认为遵循了某种丛林法则。而在意大利老人被施加“优先牺牲权”的厄运后,以“老年人甘愿去死”之“美德”去粉饰不幸,更是另一种观念上的不幸。在此脉脉温情的背后贯穿着某些残酷而冰冷的逻辑——必要时老年人该为年轻人让路,接受它吧,这是一种美德。
为了群体、国家或人类的未来,穷人要让位富人,愚者要让位智者,弱势要让位给强势,有病的要让位给无病的,非优生的要让位给优生的……相信在此“道德化了的弱肉强食”面前,届时不只是人心崩溃了,恐怕连整个世界也要崩溃了。
| 阅 读 更 多 文 章
不奢谈英雄的荆冠,只愿普通人有诚实的自由| 熊培云
毋懈毋怠 作民之良 | 熊培云
一个有真理而无深情的时代令人畏惧 | 熊培云
国王时常暴跳如雷 | 熊培云
香港与内地:兄弟爬山,各自努力 | 熊培云
始于热爱,终于沉思——《寻美记》出版
时光不可追,由始而终 | 熊培云
凡是已经发生了的,就永远发生了。| 熊培云
历史自有因果。这一代播种,下一代收获——茨威格全集总序|熊培云
此心不安处亦是吾乡 | 熊培云
历史自有因果。这一代播种,下一代收获 |熊培云
看时间抹平这一代的这一切 | 熊培云
有关江歌案,于是他继续云游,继续吆喝……| 熊培云
问与答:漫长的告别 | 熊培云
有时候悲观只是一脚刹车 | 熊培云
不确定性,以及悲观的理由 | 熊培
唯有你与自己度过一生 | 熊培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