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Marco Polo,约1254年9月15日—1324年1月8日)去世700周年的纪念年,意大利为此发行了一枚纪念邮票:
该画像至今仍悬挂在意大利热那亚多利亚-图尔西宫(Palazzo Doria-Tursi)的会议厅中,被认为是最典型的马可·波罗画像。初中《中国历史》七年下册教材也是使用这幅图片。
马可·波罗是中学历史教学中的重要知识点,但马可·波罗的图片选择是个难题。大多数历史书都选用了14世纪欧洲人绘制的一组图片。这组图片属于当时欧洲人根据《马可·波罗行纪》胡思乱想的产物,对研究《马可·波罗行纪》的传播有意义,对研究马可·波罗本人及其真实的经历没有意义。1996年,为纪念马可·波罗从中国返回威尼斯700周年,梵蒂冈发行了一组邮票,选用的就是这组图片的部分内容。
从图中可见,画家对东方世界的描绘完全不靠谱,画家是根据欧洲的生活经验绘制的,元朝的皇帝和贵族被画成了圣诞老人。由于马可·波罗相关图片的稀缺,这组图还是广泛地流传开来了。
现代画家绘制的马可·波罗图像也多有错漏。如摩纳哥在2004年发行了纪念马可·波罗诞辰750周年的邮票,背景使用了一幅中国的古画:
我问了好几个学生有没有见过这幅古画,他们都答不上来。其实我一眼就看出这是《明皇幸蜀图》。该图相传为唐代山水画家李思训(一说李昭道)创作,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图画描绘的是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逃进四川的故事。邮票截取了该图的左下角部分:
摩纳哥是邮票大国,犯这种错误实在不应该。邮票营造的情境就是目光如炬的马可·波罗看着唐玄宗逃往四川,满眼焦虑,心急如焚,我的感觉是马可·波罗已经卷入安史之乱当中了。
圣马力诺发行的马可·波罗邮票也有瑕疵。邮票出现了不少龙纹的图案。龙纹在元朝有流行,但远不如明清之盛,不宜视为元朝主要标志。
另外,元朝的龙纹有诸多特点,如龙的身体细长,尤其是脖子部位较细,三爪和四爪较多见,五爪较少见。圣马力诺邮票中的龙,脖子较粗,而且是五爪的,虽然不能说错,但起码属于不典型。下面的元青花瓷图片中龙就是比较典型的元朝龙:
高中《中外历史纲要(上)》的“简仪”图片出现了元朝的龙纹。我找了许多“简仪”的图片研究龙的形态,都不清晰,希望以后有机会到北京实地观察一下。
马可·波罗的历史图片不多,我在教学中用得较多的图书是《重访马可·波罗之路》([美]麦克·山下著,严丽川译,湖南文艺出版社201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