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G.P.A
【G.P.A】每天精选深度而有趣的文章与资讯,适合求职阶段的你。合作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第一财经YiMagazine  ·  AI玩具是套壳的智能音箱吗 ·  昨天  
凤凰网财经  ·  双11商家们卖爆了,背后功臣是它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G.P.A

抱怨就像毒品,你可千万别做“瘾君子”

G.P.A  · 公众号  · 财经  · 2017-04-19 12:00

正文

 

她啊,就像个负能量黑洞


后台曾有一男孩,留言数条,关于他的异地恋人。


“我感觉谈恋爱好累。都快变成对方精神负担了…”


“她每天很不快乐。我不知道怎么说话,怎么安慰。”


男孩口中,女友就像负能量磁场。小事碎烦,大事暴躁,时刻需要宠溺、认可和声援。


她的嘴皮儿,是拨弹不停的铁片。闭合之间,溜出喋喋不休的怨念。



在学校。她抱怨食堂饭菜又贵又难吃。抱怨实验室人际关系太复杂。抱怨男孩昨晚忘了短信秒回、报备行踪。


见了面。她也不消停。一开口,准会抱怨老爸不争气太窝囊,抱怨哥哥伸手拿钱天天啃老,抱怨闺蜜找了丑男票,抱怨室友有钱了就傲。


纵使男孩两分宠溺三分宽慰五分深情,她依然唠叨不停。有一次,男孩实在听得心烦。眉一皱,嘴一撇,驳了几句。


“你就不能迁就我?你明知道,我最近情绪不好。”


“真虚伪!如果你真那么爱我,怎么一点不懂我?”


苦水才倒一半,心就凉了半截。男孩没想到,小女友会原地爆炸。


而一旦她开启刀子嘴模式,旁人再无反击余地。只能任由那漫天怨念,扑面砸来。



看完男孩发的。我半响语塞。


细想来,我也曾是“抱怨积极分子”。一把苦瓜脸,一抹印堂黒。明明二十出头的好少女,却生生活成了祥林嫂。


像身处挤满仙人掌的房间。倒不完的苦水,逃不掉的郁闷,等不来的好运。偶尔动弹,横竖都刺痛。


如果说。抱怨的行为是相似的,那抱怨的动机则各有不同。深陷其中,你有否想过:那些张嘴丧气话、闭嘴碎碎念的瞬间,你,到底在“怨”什么?


抱怨,是你的轻微中二病


要我说,“抱怨”就像毒品。张嘴一瞬,让你口舒心爽,大呼过瘾。


可一旦不加节制,难免习惯成自然。稍有不慎,就会沦落为如下三类瘾君子:


第一类“洗脑高手”


朋友圈里,这样的家伙并不鲜见。他们大多阴晴不定,性格外露,擅长推卸责任。


我曾有任同桌,是出了名的抱怨狂。


考完试。别人出了考场,大多长吁口气。他却如连珠炮般开启叨叨模式。什么运气不好啦,监考官偏心啦,机考系统故障啦,发烧流涕影响状态啦……


找实习。身边朋友忙着做简历、填资料、笔面试,就他一人,翘着二郎腿,撇嘴不屑。理由也挺冠名堂皇,扯什么再不疯狂就老了,工作不如去穷游。


更可气的是。此类人热衷把一切失败,归因于莫须有的“不公平”和“早知道”。


“看吧,我当时就说了吧?你怎么不听呢?”


“就猜到会这样子!都怪他没采纳我的意见…”


大不了嘛,添点油加勺醋,把事情往严重了说,把对方往恶人那边靠。



第二类“脆弱巨婴”


这类人群,以“父母子女”、“男女朋友”为多。


他们在感受上过分依赖自我,认知上过分依赖他人。往往一方抗议、逼近、发泄,索取更多的爱;另一方逃避、疏离、退让,拒绝进一步沟通。


“我都那么用心了,竟落得个这种下场?”“我为你付出那么多,怎么还被抛弃?”在他们口中,所有的指责、埋怨和强势,貌似合情合理,具有正当性。


尖刺的语言背后,却是脆弱的心智。


若说哇哇大哭是婴儿的必杀技,那这些“受害者”们——则把无休止的试探,当成了自己的护身符。


他们抱怨的本质,更像是一种亲密关系诉求。


第三种“自恋狂魔”


越是内心脆弱,越是佯装强大。


此类抱怨者,是临水照镜的纳喀索斯。事来张口喷,人来伸手戳。纯靠眼前画风判断人 、事、物 ,凭着众口一词的惯性,自视过高却说不出所以然。


说好听点,那叫直性子。说难听点,是刻薄嘴毒。


见着官员大腹便便,就吐槽是搜刮民脂民膏的王八蛋;看到妹子拎名牌包,就骂靠脸吃饭当了小三。


甚至对待身边人,也满满贬损意识。


他们假想好友软弱无能全凭运气,假想对方看不惯却又干不掉自己。他们算计着,伺机着,总想用自己的怨念侵蚀他人的能量场。


此类抱怨者的自恋,是扰人心神的墨镜,是自卑的隐形外壳。


就像分裂成两半。一个以上帝视角,端坐高处,冷眼凡人在苟且里挣扎;另一个则虚弱无力,瘫软在地,挑剔着别人也挑剔自己。


你要剥落的,是你臆想的负担


讲真。想要一点儿不抱怨,不可能。


偶尔的牢骚,也是气球放气的过程。虽然上蹿下跳,音质略糟。起码好过打碎牙齿和血吞,把自己憋出内伤。


但也别忘了。语言不仅是个工具,还会反过来来定义“你是谁”。抱怨成瘾?是病,得治。



如果你是“洗脑高手”。


别懒也别怕。人的劣根性决定我们总是推责给外物,却极少自省。总把窘境迁怒于环境的家伙啊,唯一需要抱怨的,是明知不适却从不作为的自己。


如果你是“脆弱巨婴”。


请将心比心,学着练习“共情能力”。当你习惯对身边人的感受、价值、兴趣、观点缺乏耐性,自然也没资格,指望旁人懂你心意,解你诉求。


如果你是“自恋狂魔”。


目光别全放自己身上。与其做个键盘侠,不如专注于所爱之物,多获得一些真实的、持续的满足感。缩小内心的自卑,建立与外界的连接,没那么难。


都成年人啦。


最大的负能量,并非悲观、抑郁或埋怨,而是缺乏独立且自省的人格。


你要剥落的,十之八九,是你臆想的思维负担。



曾读过竹久梦二的一本半自传小说,《出帆》 。


里头提到: “你是什么人便会遇上什么人,你是什么人便会选择什么人。总挂在嘴上的人生,就是你的人生,人总是很容易被自己说出的话所催眠。”


莫不如是。


若月亮你要,六便士还嫌少。那你长着长着,就成为不幸福的半吊子。两手攥满欲念,无力悦纳自己。


说白了,需求太高就提高能力,能力不足就降低需求。这是唯一的选择题。


抱怨自己眼圈黒,肤色差,那就早睡早起多喝水。而非一手dota一手贴吧,半夜两三点做夜猫子。


抱怨父母太抠门,月初给钱少,月底要吃土。那就长点脑子多理财。而非请客装大款,吃喝不消停。


抱怨公司没前景,升职遥无期。那做好充足准备,择机跳槽。而非变花样找共鸣,开口就是不公平。


身体疲懒,心中意淫。那才是感情上的自我催眠,人格上的完全败北。


“我多怕你总是挂在嘴上的许多抱怨,将会成为你所有的人生。”


爱抱怨的人儿,共勉。



本文由G.P.A经授权转载自大樱桃与小灯泡(ID:iamcherry2016),作者大樱桃,老少女、汪星人,原创文摄,与每一个关注我们的你,分享有意思有意义有只狗的暖萌大学生活。


合作事宜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G.P.A 保留所有权利

后台回复关键词获取干货

懒癌晚期丨自律丨金融职场丨Office丨读书

毕业演讲丨求职秘籍丨留学丨时尚丨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