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宇宙APP订阅 深焦DeepFocus RadioSpotify订阅 深焦DeepFocus Radio
我们在不久前刚发布了新德国电影四杰之一维姆·文德斯的播客:欧洲最后一个艺术片大师,40年后重返中国院线。这次我们来聊聊新德国电影四杰中的另外一位:沃纳·赫尔佐格。作为德国新电影运动的核心人物之一,赫尔佐格以其充满哲思的叙事方式和独特的视觉语言闻名于世。
他的作品横跨纪录片与剧情片领域,且都创造了足以载入史册的成就。他的纪录片始终遵循着“狂喜的真实”这一美学思想。对于真相的探索,赫尔佐格有着他独有的理论。他从来不避讳在纪录片中使用虚构,这是为了达到“狂喜的真实”不可避免的。而他的剧情片则恰恰相反,赫尔佐格着迷于“实景的魔力”,几乎所有电影都坚持实景拍摄,再难的场面也坚决不使用特效,他希望观众能够在看电影时,继续相信自己的眼睛。赫尔佐格的一生也都在为此而努力,也因此造就了“陆上行舟”的影史名场面。
1968年,赫尔佐格凭借长片首作《生命的讯息》摘得柏林评审团大奖;并于1975年凭借《卡斯帕尔·豪泽尔之谜》拿到戛纳评审团大奖,1982年的《陆上行舟》则让赫尔佐格拿下戛纳最佳导演桂冠。像《灰熊人》、《在世界尽头相遇》、《黑暗之课》等纪录片,也都是不可忽视的影史TOP级别的电影。
本次播客的契机是后浪近期出版的《在世界尽头相遇:伊伯特对话赫尔佐格》,其中包括了30余篇现场对谈、精选影评、深度采访、珍藏书信……记录伊伯特与赫尔佐格40余年超越生死的珍贵友谊,碰撞出关于电影与人生的真知灼见。1968年,初出茅庐的伊伯特在纽约电影节上看到了赫尔佐格的第一部电影,两位年轻人在位于格林威治村的某个公寓初次相遇,当时伊伯特坐在赫尔佐格脚边的地毯上,“感觉到了一种很强烈的联结”。从1972年的《阿基尔,上帝的愤怒》 到1997年的《小小迪特想要飞》 ,伊伯特对其一部又一部作品给予盛赞并不遗余力地将它们推向世界。赫尔佐格称其实他们私交上彼此“谨慎地保持着距离”,但却因在电影和艺术的基本层面上有着深刻共识而产生联结。
《在世界尽头相遇:伊伯特对话赫尔佐格》将在深焦独家全网首发,特别制作“冰原蓝”刷边版,本次的周边还包括了“为好电影点赞”影迷搭子帆布包。此外,罗杰·伊伯特的《伟大的电影:终章》也将搭配售卖,同样做了定制的“沉浸黑”影迷专属刷边版。大家可以在深焦微店购买,二维码在深焦各个平台都能找到。
刷边版《在世界尽头相遇:伊伯特对话赫尔佐格》和《伟大的电影:终章》
正在深焦DeepFocus独家售卖中
扫描图中二维码查看详情
孙红云
北京电影学院副教授
徐亚萍
上海师范大学副教授
电车
深焦DeepFocus编辑
《在世界尽头相遇:伊伯特对话赫尔佐格》
“冰原蓝”刷边版 左滑细节展示
灵感来源:罗杰·伊伯特招牌大拇指点评图&给读者的临别赠言,“回头电影院见”是他留给全世界影迷的最后一句话。
赫尔佐格的创作受到了哪些方面的影响,以及与文德斯的对比。
赫尔佐格纪录片遵循的“狂喜的真实”和剧情片遵循的“实景的魔力”是什么?其中的矛盾和一致性。赫尔佐格对于“直接电影”的批判。
《家庭罗曼史有限公司》(2019)
《重见天日》(2006)
《纳粹制造》(2001)
《石头的呐喊》(1991)
《绿蚂蚁做梦的地方》(1984)
《陆上行舟》(1982)
《诺斯费拉图:夜晚的幽灵》(1979)
《史楚锡流浪记》(1977)
《玻璃精灵》(1976)
《卡斯帕尔·豪泽尔之谜》(1974)
《阿基尔,上帝的愤怒》(1972)
《侏儒流氓》(1971)
《生命的讯息》(1968)
《心火:写给火山夫妇的安魂曲》(2022)
《会见戈尔巴乔夫》(2018)
《进入地狱》(2016)
《快乐的人们》(2012)
《凝视深渊》(2011)
《忘梦洞》(2010)
《在世界尽头相遇》(2007)
《灰熊人》(2005)
《白钻石》(2004)
《我的魔鬼》(1999)
《小小迪特想要飞》(1997)
《五声部的死亡》(1995)
《来自深处的钟声》(1995)
《黑暗之课》(1992)
《太阳牧者》(1989)
《布道家》(1981)
《一只土拨鼠能啃掉多少木头》(1978)
《苏弗雷火山》(1977)
《木雕家斯泰纳的狂喜》(1974)
《沉默与黑暗的世界》(1971)
《创世纪》(1971)
《东非的飞行医生们》(1971)
《警惕害马人》(1969)
《细细的蓝线》(埃罗尔·莫里斯,1988)
《杀戮演绎》(约书亚·奥本海默,2012)
《路德维希二世安魂曲》(汉斯-于尔根·西贝尔伯格,1972)
《诗意地凝视:沃纳·赫尔措格访谈》采访者:孙红云 徐亚萍
赫尔佐格以米开朗基罗的《圣母恸子图》来解释“狂喜的真实”
以下摘自《在世界尽头相遇:伊伯特对话赫尔佐格》赫尔佐格所撰的序言:
为什么我们站在米开朗基罗的《圣母恸子图》(Pieta)前时并没有感到被欺骗?耶稣从十字架上被移下,那具饱受折磨的身躯属于一名三十三岁的男性,但他母亲只有十七岁。米开朗琪罗误导我们了吗?没有。他只是向我们展现了忧患之子和处女圣母的本质真相。
开场:Florian Fricke - Song Of The Earth(《我的魔鬼》配乐)
中插:Richard Thompson - Tim & The Bears(《灰熊人》配乐)
结尾:Popol Vuh - Im Garten Der Gemeinschaft(《路上行舟》配乐)
监制:Peter Cat
统筹:电车
策划:电车
剪辑:电车
编辑:电车
- FIN -
有权不工作!这个无政府主义社区已经六年了
他是把狗血八点档拍进电影史的大师
今天要推荐一部豆瓣5.8分的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