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全媒派
腾讯新闻全媒体交流平台,提供行业动态、专业报告、沙龙活动等各类媒体资讯。
目录
51好读  ›  专栏  ›  全媒派

每日一签,平台运营者的“渗透工程”

全媒派  · 公众号  · 社会  · 2017-08-23 08:20

正文

今天你是什么签?悄悄地,每日一签成为越来越多资讯及社交产品让人“惦念”的所在,可以是一句歌词/台词、一张图,或者某个精选话题。

阿青每天上班路上有个习惯——打开单向街书店的微信公众号,找到每天的更新——不过她打开的第一篇不是头条,而是出现在最末尾的“单向历”。“宜**”“忌**”的话题不会太过当真,但有时也会会心一笑。有特别契合当日感受的主题,她还会把日签分享到朋友圈中。


一则日签究竟有何魔力,抢夺了我们每天的注意力,甚至渗透进社交圈子?除了单向历,还有哪些气质突出的日签产品?


每日一签

平台们的“渗透工程”


日签,实际上就是每日的记录。 在一众平台里,以MONO、ONE·一个为代表的文艺类阅读app对日签最为热衷。

在打造平台文艺感上,日签们助攻颇多,各家也在上面花了不少心思。


想文艺又没时间?来一则日签


内容方面,日签产品大多偏爱哲理性感悟。

在MONO平台中, “MONO日签” 账号每天早晨9点推出当天的日签图片,目前拥有21万多关注。 MONO日签每天选择一个关键词,用名人的睿智话语来诠释词语的含义。 除了在别人的话语中讲述自己的故事,用户还可以在“做日签”栏目中设计自己的日签,设置自己的关键词进行诠释,在这里讲述自己的故事,收获他人的点赞与共鸣。


MONO日签


单读平台的日签—— 单向历 与MONO日签风格相似,但有特色的是, 单向历以日历的形式,设计了“每日宜”“每日忌”, 选择的名言则呼应了每日的词语。在来源上,单读选择的领域更为开阔,包括作家、歌手、导演、演员等名人的话。

单向街书店甚至推出了专门做日签的应用“单向历”,内容全部为每日发布的日签。在下方的工具栏中,用户可以选择下载,也可以直接分享到社交平台中。


单向历日签


《三联生活周刊》旗下阅读社交平台 中读 也做起了 日签 。有特色的是,中读的日签——“日荐”栏目把内容来源放在了读者身上, 平台账号“中读推荐”每日推送一条读者读感。“读感”是中读区别于同类app日签的特殊之处,也是其重点经营的栏目。App下方菜单栏最核心的位置便被“读感”占领,可见平台对读者资源运营的用心程度。


中读日签


ONE·一个 的日签栏目选择了文字+图片的模式:图片为精致的摄影、插画等,属上作者的姓名;文字的来源比较丰富,有作家(包括自己平台的签约作家)的作品、电影、名人名言等。


“ONE一个”日签


由火柴盒出品的 柴扉 ,其日签不仅抢占用户的视觉注意力,还要从听觉上吸引他们。在每天一篇的正文之前有两个页面:一张图+一首歌+一段文字。柴扉大多选择较为小众的音乐,比如 8月14日为Richard Hawley的《Open Up Your Door》,8月15日是不才的《外婆的话》。文字的选择来源也多样,有文学作品、电影,也有名人的一些睿智话语。


内容之外,设计也是这些文艺阅读平台打造差异化日签所努力的方向。在整体呈现上, ONE·一个经典的拍立得式排版、单向历的日历风格、MONO日签的复古竖排 各具美感。虽然普遍运用元素不多,注重留白的艺术,各家还是在一些小细节上花了不少心思。比如MONO在右下角添加红色 “mono日签” 字样,点缀整体黑白色调;ONE·一个则在日签的日期之外加入了 对流层气温 元素;柴扉 将音乐与文字拆成两页 ,用户点击播放按钮便可以在音乐声中右划到下一页阅读文字。


想快速get重点又懒得找?来一则日签


与慢生活的文类阅读平台不同,在快节奏的新闻资讯平台,编辑们恨不得把信息干货尽快推到读者眼前,因此日签这类慢节奏产品并不多见,不过也有媒体迈出了尝试的脚步。


《福布斯》


这家距今已有100年历史的老牌商业杂志,不仅关注各位大佬们的身价排行,还关注他们的各种金句,在打开网站时将其以“欢迎”页面呈现在读者们面前,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日签。 《福布斯》的日签偏重政治、经济领域的名人名言,也有文化界人士的精句,鸡汤味比较浓。 画风大概是这样的:“不探索未知,就局限了自我。”



在Twitter和Facebook上,《福布斯》的官方账号 Forbes 还每天更新这些日签,推送出更为精致、更方便保存的图片版本。不少用户在《福布斯》网站和社交平台上发现了这些日签,对其爱不释手。


《纽约时报》

与《福布斯》有所不同,《纽约时报》日签的位置并不明显,甚至有点难寻踪迹。如果能够买上一份纸质版,并且细致阅读的话,那么你会在每天纽约版的的A2版、A3版或者其他什么版面上发现这个不起眼的栏目—— QUOTATION OF THE DAY ,同时,这个栏目 也呈现在《纽约时报》自己的网络版—— Today’s Paper 中。


纸质版《纽约时报》上的日签


Today’s Paper中的日签


《纽约时报》的“ QUOTATION OF THE DAY ”中的内容多与时政话题相关,与单纯灌鸡汤相比拥有更多的信息量,往往一句话背后就是一条大新闻。


学习类工具应用


学习资讯平台的日签实用性更强,与平台搭配,帮助用户培养学习与积累的习惯。


以英语学习资讯网站 沪江英语 为例,用户在页面的右上角会发现中英双语的 “每日一句” 栏目,内容多为名人名言。不过,这些名人名言除了给学习者们端上鸡汤,还有了更实际的作用:点击句子便可以进入学习界面,用户须将打散的单词重新组成句子,才能完成挑战。


沪江还将日签移植到微信公众号中。 在“沪江”的菜单栏中,用户可以进入 “英语美句” (可以设置学习的语种)栏目,阅读、学习每日一句名言。移动端的日签相比较而言功能更加丰富,用户不仅可以播放收听、练习口语,还可以订阅栏目,甚至通过微信分享给好友。


阅读or社交:平台各有选择

各类日签都不只是内容的发布,多多少少都有社交互动的意味。

以文艺类阅读平台为例,在MONO与单读中,读者可以对日签进行评论、点赞、收藏,还可以分享到其他社交平台中。

而在ONE·一个与柴扉平台中,用户可以点赞、收藏与分享,却无法在日签下面评论。柴扉平台的这一设置或许有自己的考虑。在推出柴扉之前,火柴盒加强了社交功能,用户群体却并不买账。不少网友呼吁纯粹的轻阅读空间,因此,火柴盒以柴扉平台作为自己回归的形式。


柴扉上线后网友的评价


日签与注意力法则

文化IP/提升黏性/审美共同体


各大平台为什么都做起了日签?当然不只是为了得到用户的点赞,这背后的小心思可多着呢。


在日签如何盈利上,有的平台打起了注意力经济。 每天都有无数个应用、网站在抢夺有限的24小时,我们能分给一个平台、一个栏目的时间又能有多少?


在用户打开《福布斯》网站时,除了能看到日签,还不能避免地注意到与它“同胞所生”的广告——毕竟在黑白色调的页面里,五彩缤纷的广告很醒目了。



与《福布斯》相比,柴扉广告摆放位置更多了一些小心机。 用户在聆听着今日推荐的音乐,读完了每日一句美文,想要进入正题阅读今日文章之前,必须要浏览一整页的广告。

为广告引流之外,一些文艺属性的日签也做起了周边,走上IP大道。单向历、ONE·一个、MONO猫弄都推出了日历产品。


最典型当属单向历。8月21日,2018年单向历开始现货发售,售价在98-168元之间。截止发稿前,全平台销售量已逾38000册。


单向历推出的日历


除了日历,单向历的衍生产品还有 书签、手账、心意卡 …… 逐渐形成一整套文创产品线。

2016年,MONO猫弄与ONE·一个也分别推出了2017日历产品——2017日历盒子与一本ONE历。

2017日历盒子

一本ONE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