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药渡
药渡以自有药物大数据为依托,对上市及临床在研药物、药物研究进展和重要药物市场商业动态作出信息整合分析,传递最新最快最具价值的药物创新一手资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药物临床试验网  ·  春节后“回血”指南:CRA 快速回归高效工作状态 ·  6 天前  
荆门市场监管  ·  立案调查!这些药品不合规→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药渡

中国生命科学的“穿心咒”,终于破了!

药渡  · 公众号  · 药品  · 2025-02-12 07:30

正文


氨基观察-医疗器械组原创出品

作者 | 蔡九


《哪吒2》票房突破80亿,成为中国影视第一!


影片中,哪吒中了穿心咒,又被关进炼丹炉,即将被“炼化”的关键时刻,哪吒愤怒一吼,肉身重塑,完成重生,打破丹炉!


中国生命科学领域,也恰好正在经历这个时刻。随着一纸《不可靠实体清单》如雷霆斩落,插在中国生命科学的“穿心咒”,终于破了!


2月4日,商务部铁拳直击美国基因测序巨头Illumina七寸。 “违反正常的市场交易原则,中断与中国企业的正常交易,对中国企业采取歧视性措施,严重损害中国企业合法权益。不可靠实体清单将对上述实体采取相应措施。”


而这一切,不过是困难的开始。


Illumina在中国市场收获巨额利润,却并未与中国基因测序产业携手同行,甚至在某些关键问题上背道而驰。随着国产品牌强势崛起,Illumina数据安全隐忧持续发酵,其在中国市场节节败退。


2月6日最新财报显示,Illumina在华收入继续暴跌,2024年收入为3亿美元,同比下滑近20%。这已经是其在中国市场连续下滑的第3个年头,相比巅峰时期的5亿美元,如今已遭腰斩。


然而,Illumina还没有认清现实。


2月10日,Illumina再发声明,“因美纳欢迎、支持公平和健康的市场竞争,并相信竞争有利于行业和产业的发展。 同时,公司反对任何限制竞争的行为。”


Illumina 依旧高高在上。


过去,面对Illumina的强势行径,我们别无选择,只能被迫咽下技术封锁的苦果,眼睁睁看着它在中国狂揽5亿美元暴利。但今天——被Illumina“支配”的旧时代,迎来终结。


商业世界虽有竞争,但规则和底线不容践踏。 Illumina埋下的雷,终在自己的脚下引爆。《不可靠实体清单》所引发的信心打击,对Illumina可以说是毁灭性的。Illumina在“可靠”、“安全”等方面的一系列担忧会持续存在,国产厂商“群起而攻之”,其“世界的逐步消失”成为不可逆转的局面。


权力重构的轰鸣声中,回荡着一个时代裂变的回响。这是一个关乎技术、市场与国家战略的故事,它见证了一家跨国巨头的崛起与衰落,更记录了中国产业从蹒跚学步到强势翻盘的征程。


/ 01 /

内忧外患,巨人迟暮不可逆


“巨人迟暮”。


成立于1998年的Illumina,是全球基因测序领域当之无愧的巨头。然而,过去几年确实动荡连连,并购早筛巨头无果损失惨重,更重要的是公司层面的变局更为棘手。


一面,是海外管理层,从CEO到CTO再到CMO的全部换新;另一方面,是中国区团队的换血,中国区负责人一度空缺近半年,直到去年2月份才迎来空降负责人。


Illumina的业绩表现,更凸显了其所面临的挑战。2024年,该公司全年营收为43.72亿美元,与上一年相比下滑了2.9%,这已经是其营收连续第二年出现下滑。不仅如此,2024年 Illumina亏损12.23亿美元, 亏损状态已然持续三年,累计亏损总额已逼近70亿美元。


从管理层动荡到业绩下滑,这位昔日的霸主内忧外患,在时代的转换中 遭遇“中年危机”。其在中国市场的遭遇,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Illumina在中国市场陷入逆风,更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如前文所述, 其在国内的总收入已连续三年下滑,而近两年下滑速度高达约20%。



这并非中国市场整体缩水,而是Illumina的话语权被不断削弱,市场占有率数据便是最好的证明。 2020年,Illumina在国内市场份额一度高达59%,但到2024年前三季度,已降至 13.59%。


背后的原因也不难理解。


一方面,以华大智造为代表的国内企业强势崛起。国产品牌不仅在产品性能上追平甚至实现领先,在价格与服务方面也具备综合优势,逐步蚕食Illumina的市场份额已成定局。


另一方面,数据安全问题一直困扰着Illumina。FDA、CISA曝光其多款设备存在高危安全漏洞,让基因数据安全成为隐患。这一问题,让部分对数据敏感的采购方,避开了Illumina。


此外,政策对国产品牌的扶持力度也在加大。例如,2021年,多部委联合发布《政府采购进口产品审核指导标准》,要求二代测序平台100%国产采购,使得国产品牌的攻势更为凶猛。


在种种因素作用下, 市场格局的重塑基本已进入不可逆阶段 Illumina在华业务逻辑发生重大转变。


一是对于数据敏感性质的政府采购单,持续下降。 2025年1月份,根据中国政府采购网公开数据,超20台测序仪中标结果中,Illumina只中标了2台。


二是商业用户纷纷转向国产。 根据公开信息,世和基因、燃石医学、海普洛斯、思路迪、微远、予果生物、诺禾致源、欧易生物、美吉生物、联川生物、臻和科技等都已经转而与华大智造合作。


这也在华大智造的市场份额中得到了体现。2024年前三季度华大智造市场份额已达55.05%,装机量持续创出新高。


更致命的是,Illumina自己埋的雷爆了, 被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 这也意味着, Illumina 中国区业务继续缩水已成必然。


/ 02 /

遭到反噬,昔日霸主大势已去


Illumina 被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后,有实验室负责人称快,早该把这吸血鬼踢出去。


《不可靠实体清单》是2019年商务部提出的,旨在“应对国际经贸环境变化、保护本国企业合法权益和维护国家安全。”


过去几年,仅仅20余家企业被纳入该名单,均是踩了红线的企业,包括涉台或涉疆。此次Illumina被纳入《不可靠实体清单》,未注明具体事由,不过从表述来看,问题想必不小:


存在违反正常的市场交易原则,中断与中国企业的正常交易,对中国企业采取歧视性措施。


简而言之, Illumina也踩了“红线”。 尽享中国市场红利,却站在了产业甚至是国家安全的对立面, Illumina也必然遭到反噬。


商务部表示, “将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上述实体采取相应措施”。 根据规定,Illumina或面临 下列一项或者多项措施:


(一)限制或者禁止其从事与中国有关的进出口活动;

(二)限制或者禁止其在中国境内投资;

(三)限制或者禁止其相关人员、交通运输工具等入境

(四)限制或者取消其相关人员在中国境内工作许可、停留或者居留资格:

(五)根据情节轻重给予相应数额的罚款:

(六)其他必要的措施。


从这些措施来看,Illumina在中国等于被宣布“下线”。由此所引发的信心危机,对Illumina的打击无疑是毁灭性的,后续引发的蝴蝶效应不容小觑。


一方面, 政府采购单,大概率与Illumina无缘了。 毕竟,被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的Illumina,过于“敏感”。


另一方面, 企业对于Illumina的合作也会更加谨慎。 毕竟,与之合作的潜在影响可能是,合作项目被迫中断,影响项目进度和科研成果发布。


更何况,国内机构和企业有其它选项。正如上文提及,华大智造等国产品牌,不管是服务能力还是产品性能,都已经处于“跟得上”,甚至“更好”的状态。


我们也已看到,当前,国产品牌有能力、有意愿解决国内机构/企业的后顾之忧,例如领头羊华大智造不仅火速上线了置换补贴政策,更提供免费试用:


华大智造将根据用户的置换机型与开机频率,提供适配的设备或试剂抵扣优惠,并提供免费试用和demo体验。


既有相应的旧机器抵扣政策,又充分考虑了用户体验,足以看出国产龙头攻城略地的底气与诚意。


测序设备使用者也在“揭竿而起”,顺应“国产替代”大趋势。有业内人士表示, “我们早已切换至华大智造, 我们苦 Illumina久矣,它在国内的衰落早就是大势所趋”。


很显然,曾经被Illumina牢牢掌控的中国基因测序行业,如今站在了变革的十字路口。一个由本土力量主导,更加安全、高效、普惠的基因测序新时代正在加速到来。


/ 03 /

绝地翻盘,中国科技亮剑全球


Illumina的发展轨迹,就像一面多棱镜,折射出中国生物科技领域在困境中突围,在挑战中前行的曲折历程,也让我们对未来发展的脉络愈发清晰。


一直以来,“突破卡脖子”都是生物科技领域所有从业者奋斗的目标,这既是国家战略安全的考量,也是产业发展的必须。


当我们把目光聚焦到产业层面,会发现,国产替代的崛起绝不只是一句震撼人心的口号。


曾经,Illumina犹如不可撼动的高山,凭借先发优势与技术壁垒,牢牢掌控着全球基因测序市场的话语权。 面对Illumina等国际巨头,国内企业在商业合作中常常处于被动地位,毫无议价能力,只能被迫接受不合理的条款与高昂的价格。 那种被 “卡脖子” 的无奈与憋屈,让每一个从业者刻骨铭心。


更进一步讲,他们的产品价格高昂, 让许多科研、医疗机构望而却步,应用范围也被局限在少数高端领域,严重限制了创新。


正如上文提及的那样,业内 “苦 Illumina久矣 ”。



但也正是这种压迫,激起了国内企业的斗志。还记得被Illumina专利战逼到绝境的至暗时刻吗?华大智造硬刚三年,逼得美国法院判赔3.25亿美元。


如今,国内企业的创新成果, 不仅大幅降低了基因测序的成本,更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拓展应用场景,推动行业的发展。 曾经天价测序项目,如今进入平价时代,成本的降低让更多患者能够享受到精准医疗的福利。比如,在一些偏远地区的医院,借助国产测序技术,实现了遗传性疾病的早期筛查,为患者赢得了宝贵的治疗时间。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