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主要经营指标快速增长
2017年公司总资产8485亿元,同比增长16%;
营业收入2904亿元,同比增长17%;归母净利润90亿元,同比增长25%
;货币资金754亿元,同比增长20%;公司实施分红,每10股现金分红2.5元,分红比例34%;资产负债率88.99%,同比下滑0.49个百分点;经营性现金流569亿元,创历史新高;
房地产毛利率23.6%,同比提高3个百分点
;有息负债余额2760亿元,同比下降3.36%;资金成本5.19%,较年初下降0.26个百分点;预收账款2374亿元,同比增长41%;利润总额193亿元,同比增长33%,其中房地产板块利润总额占比86%,基建业务占比12%,大金融业务占比8%。
2)房地产主业在创新转型中实现较快发展
2017年公司销售金额3065亿元,同比增长20%;销售面积2438万方,同比增长24%;销售回款2451亿元,同比增长21%。
2017年公司新拓展计容建面2325万方,土地款592亿元,土地货值高达3000亿元,楼面均价仅2500元/平方米
;目前公司待开发面积达到了3713万方。2017年公司之所以土地权益款总额不高,是因为公司的拿地成本很低,主要是发挥了公司多产业协同的优势,通过低成本、高杠杆获取高周转、高货值的项目。
2017年公司新增了20个特色小镇项目,涉及框架协议的土地面积达到4550万方
,主要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中西部核心城市。截止到2017年底,
已实现土地获取的小镇项目有10个,土地面积达到474万方,权益土地面积385万方,计容总建筑面积672万方,总地价97亿元,权益地价82亿元,楼面价仅为1442元/平方米
,2018年部分项目也将开售。
截止到2017年底,公司有49个超高层项目,国内200米以上的有45栋。国内目前建成12栋,在建17栋,拟建20栋,超高层投资周期长,业绩层面还没有进入集中兑现时期。后续随着交付结束,超高层项目会在业绩上体现出来。
3)多元产业快速发展
基建业务方面,2017年公司基建业务实现营收1048亿元,同比增长37%;新签项目金额1941亿元,同比增长100%。
金融业务方面,2017年公司进一步完善了金融平台,成功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打造“绿地联行”支付平台。
消费业务方面,2017年公司实现酒店旅游收入18亿元,同比增长12%;利润总额3亿元,同比增长37%,酒店数量突破5000间。此外进口商品营收超过8亿元,实现翻倍增长。
2017年公司科创产业起步,并正式成立康养产业集团,开工了6个康养酒店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