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清科研究
清科研究中心致力于为众多的有限合伙人、VC/PE投资机构、战略投资者、以及政府机构、律师事务所、会计事务所、投资银行、研究机构等提供专业的信息、数据、研究和咨询服务。旗下产品包含:清科报告、定制咨询、私募通、私募管家、评价指数等。
51好读  ›  专栏  ›  清科研究

四个主角两个故事,第一个是李嘉诚

清科研究  · 公众号  ·  · 2017-09-26 12:25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作者:毕亚军

来源:华商韬略(ID:hstl8888)



世事如棋,强弱无恒,得饶人处且饶人……

/


1

李嘉诚做塑胶花生意时,曾与一家英国贸易商做生意。


这家公司的老板告诉李嘉诚,因为海关作业流程的需要, 每笔货款都要暂扣30%在贸易行,等到最终结算后才能一并退还。


李嘉诚知道这是对方找借口卡自己,但他没有更多选择,只能忍气吞声地跟对方合作。


不料,这老板却变本加厉。


1950到1957年,这老板一个铜板都没退给李嘉诚。被扣下的钱比长江公司的资本金还要大几倍,给李嘉诚的周转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忍无可忍,李嘉诚给对方下了最后通牒:六个月后不再接受这样的订单。


之后,英国老板把七年的暂扣款全数退还。


虽然拿回了这么大一笔钱,但李嘉诚一想到这7年的心酸,就对这老板简直是恨之入骨。


然后,两人渐渐没了联系。


然而,世事如棋,强弱无恒。几十年后,一封从英国寄给李嘉诚的信,却将往事再提。


写信人说自己在英国报纸上看到香港企业家李嘉诚成为巨富的消息,于是致问: 你是不是那个曾经和我做过生意的Mr. Li KaShing?


对方还表示,如果是,他希望重游香港,再见一见李嘉诚,但自己年岁已大,生活窘迫,还请李嘉诚能够赞助他往返的差旅。


收到信的李嘉诚,顿时想起欺负自己的那个英国人。在心里说,好,你自投罗网,我就再见你一面,谈谈你当年把我害得有多惨。


通常,李嘉诚招待远道而来的客人,都是让人搭头等舱。一住进酒店,就会送花送酒致意。 但对这个人,他告诉秘书,全部都免了。


李嘉诚回忆,出现在他面前的那个人,如今已是不堪入目的落魄与沧桑,连行走也已不便。


原本,李嘉诚还想责备责备,但这般情形让他瞬间释然、继而同情和感叹。“他见到我很紧张,一句话都不敢讲。我也是很受触动,马上去扶他,不知怎么开口说话。后来就安排秘书,酒啊!水果啊!快点送过去。”


多年后,被问到为何要把“仇人”当“贵宾”,李嘉诚回答: 你看到他好惨,而我很好, 后来听说,他回去后一年就过世了。


当年他好狠,我好惨,如今他好惨,我很好, 这就是冥冥中的人生的公平和不公平。




2

1970年代,莫斯科人民银行为强攻新加坡市场在当地大肆放款。刚从印尼到新加坡不久的黄鸿年也从该行得到一大笔授信。


合约履行中,莫斯科人民银行却在没有缘由,也未有告知的情况下,将黄鸿年公司的信用额度砍了下来,造成他开出的票据不能兑现。


黄鸿年是印尼顶级财团金光集团的第二代,其父黄奕聪曾多次位列印尼首富。 莫斯科人民银行不讲信用,让自己失信于人,这让黄鸿年非常恼火,年轻气盛的他决定起诉银行。


这个消息震惊了初到新加坡的莫斯科人民银行,因为黄家在东南亚商界的影响,银行若输了官司一定形象大损。于是,他们请来自己的顾问,也是一位商界前辈向黄鸿年说情。


“他告诉我,年轻人,得饶人处且饶人。你就算告赢了,也是赢了战役,输了战争。大家会认为你这个人太危险,动不动就告银行,将来还有哪个银行敢借钱给你。”


黄鸿年认为前辈说得有理,取消了上诉请求,银行也向他和生意伙伴道歉了事。


然后,他和这家银行再无联系。


将近20年后,黄鸿年得到一个和李金耀联手收购新加坡“联合工业”的机会。李金耀是李光耀的弟弟,当时还是“联合工业”的主席。


收购共需1亿元新币左右的资金,但黄鸿年没有那么多现钱。李金耀给了他一个主意:找莫斯科人民银行借。因为, 李金耀 刚好担任着莫斯科人民银行新加坡分行的法律顾问。


莫斯科人民银行新加坡分行总经理维克多•格拉先科就在李金耀的隔壁办公,二人于是径直来到维克多•格拉先科的办公室。


结果让黄鸿年大感意外。


这个维克多•格拉先科,正是黄鸿年 20多年前放了他一🐎 的那个维克多•格拉先科。


“5分钟就OK了。他告诉我说,黄先生,当初你放过我们了,我们现在一定帮助你。”


“没想到多年后我又碰到了这家银行。”黄鸿年感叹道: “你说,这是不是因果相循呢? 所以,我对佛教里的因果相循有深刻的体会。”


END


MORE | 推荐阅读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