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上海华略智库
10w+青年思考者集聚的新型智库平台:影响有影响力的人,赋能有赋能心的人。十年来专注于中国本土决策咨询研究和服务,持续挖掘优秀发展案例,梳理标杆项目经验,传播新理念新思维,解构新技术新模式,助推地区、产业、行业和企业创新发展、迭代成长。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成都发布  ·  全文发布!2025年四川省政府工作报告 ·  昨天  
成都日报  ·  2025年2月5日|成都海报 ·  2 天前  
成都日报  ·  2025年2月5日|成都海报 ·  2 天前  
清廉蓉城  ·  金蛇献瑞新春荟丨咫尺匠心 ·  2 天前  
成都本地宝  ·  成都2月限行尾号日历来了!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上海华略智库

上海落户人口罕见破纪录了

上海华略智库  · 公众号  ·  · 2025-01-17 06:28

正文



作者 铮铮

来源: 真叫卢俊 (ID:zhenjiaolujun0426


在全国人口增长放缓的背景下,上海却再次打破了自己的人口落户纪录,2024年成功迈进8万大关。是什么原因让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上海落户?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和趋势,为您揭示上海这座城市的独特吸引力。
全文3409字,阅读约9分钟

不知道大家近几年有没有发现一个现象,就是各个城市抢人的举动特别明显。

你会发现,在全国人口增长出现停滞和减速的当下,很多城市为了吸引和保住人才,会运用各种方式,竞争之激烈可见一斑。

目前很多城市已经出现人才持续净流出的现象,数量占比也不小,但在这种情况下, 上海再次突破自己人口落户的纪录,成功迈进8万大关。

图:上海2021年至2024年落户人口数量


这8万大关对于上海来说也是打破了十几年落户人数的历史最高纪录, 再一次证明了上海这座城市的号召力,但也让人感到好奇的是, 为什么会有更多人选择在上海落户?

8万这个数据是个什么概念

我们先看一下“80080”这个数对于上海落户人口数据来说代表着什么。


从2021年到2024年,除了2022年受到部分影响外,上海的落户人口基本保持了稳健上升的趋势。

如果把时间维度再拉长, 我们可以发现,从2021年开始,上海落户的人数与之前相比就不是一个量级,甚至说 2024年落户的8万人是要比2014年到2018年5年人数总和还要多的。

如果把8万多的落户人数换算到每个月,1个月的落户人数可以达到6673人,相当于每个月都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49人。

再将2023年与2024年各个月份的落户人数进行对比, 可以发现,虽然2023年已经是历年上海落户人数的巅峰值,但在此基础上, 2024年全年各月份的落户人数中 1月、10月、11月还是以较大的差距反超了2023年同期落户人数。


这也佐证了 真正落户的发力点还是从下半年开始的, 尤其是11月 上海较于2023年落户人口涨幅达27.8%, 落户人数达到了全年最高值9773人,近1万人的落户人数是在2023年从未触及到的。


总体回顾2024全年的落户人数发展趋势, 2024年在1月开了个好头,4月达到了上半年的峰值, 后续呈下降维稳的趋势,从8月开始出现明显上升趋势且幅度较大, 在10月和11月开始发力,数据出现了大幅度领跑的现象,并由此一举超越2023年的落户纪录。

当然这种反超也不是难以预料的,回顾往年的落户数据, 不难看出, 大量落户人数的增长都是在下半年出现的,也因此下半年会被认为是落户人数重仓的时间段。

最发力的就是人才引进

乍一看上海落户人口数突破8万,没什么特别的。 只能说每个月新增的落户人口,无论是居转户还是人才引进的方式,都在同步实现历史性的突破。

但在这个数据框架下,除了简单的数字累加, 数据之间的差异也正是本质特征开始显现的标志,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落户人数的构成占比也出现了一些变化。

图: 上海2020年至2024年落户人口类别数量差值

比如说,通过对比近五年上海居转户落户和人才引进落户两种方式的差值数据, 我们可以发现,从2020年居转户比人才引进多5375人,相较于人才引进的落户数量是维持一种领先的状态, 到2022年两种落户方式的人数差距缩小到1338人, 再到2023年人才引进落户人数以一个压倒性的优势超越居转户,两者差值多达11690人, 并从2023年以后,都维持一种人才引进人数远超居转户人数的状态。

这就能够明显地看出人才引进与居转户人数差值是实现了从负到正的转变,而这种变化也印证了一个趋势,就是 人才引进在上海落户人口的占比有了明显的提升,成为上海人口落户的重要来源。

如果说人才引进成为上海落户最多人采用的落户方式,印证了上海对于人才的欢迎姿态, 不禁让人好奇,这些引进的人才又将倾向于在上海的哪个区安家落户呢?

我们先来看下选择人才引进落户方式的人群对于上海区域的选择会有哪些偏好。

很明显,可以看到浦西以压倒式的姿态占据了落户人群对于区域的选择,多达70%的人会选择浦西这个区域, 浦东(不包含临港)占据约25%的份额,最后临港一己之力扛下全市5%的份额。


根据近几年上海不同区域落户人数的占比数据,我们可以 观察到:虽然人口流动存在一定的波动,但整体上各区域的落户人数比例保持了一定的稳定性。 这种稳定性的背后,反映出选择人才引进落户上海的人群在选择落户地点时的某些共性偏好。

这不禁让人思考,在落户公司方面,是否也会呈现出类似的地域偏好? 或者可以说,他们在选择落户公司的时候, 是否会偏爱具有某些特质的企业呢?


通过汇总2024年各月批次人才引进落户的公司,不难看出, 像随训通电子、米哈游、上海华为、格物致远、腾讯科技为代表的高科技公司,和上汽集团、集度汽车、上海蔚来为代表的汽车类产业,在人才引进落户公司的占比是远超其他行业的。

但其他公司也基本离不开互联网、半导体等一些上海发展前沿的领域, 这种科技类公司人才引进落户背后的隐藏逻辑其实也包括了未来上海产业布局的导向。

人才的引进和公司资源的储备都是为了产业转型而做出的努力, 这是上海城市规划布局中短期内不会改变的目标, 而这也使得人才引进的落户趋势也是在短期内不会存在大幅度的调整。

落户人群还呈现出这样几个特征

除了选择科技型产业和大部分落户在浦西之外,落户上海的人群还会有怎样的特征呢?

整体来看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两类。

第一类就是来自强一线城市。 相较于上海来说,北京落户是最难的,每年要在十几万人中杀出重围,才能拿到户口本。通过近4年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北京每年成功落户的人数基本保持在6000人的规模,成功率仅有5%左右。 但上海8W的落户人数及整体落户人数增长的趋势,使得落户可能性得到大幅度上升, 也因此导致一部分人会选择离开北京来上海发展。

图: 北京2021年至2024年落户成功率


之前有位北漂将近有三十年的力哥, 因为一直在北京做生意,所以也在一直找寻机会落户北京, 但北京地狱级别的落户难度,让他把目光转向上海, 后来发现事情确实要简单得多。

第二类就是外地的高净值家庭。 在其他城市户籍红线淡化的当下,上海的户籍政策依然非常严格, 这导致很多外地的高净值家庭会选择在上海购置房产。 一方面是出于资产整合和职业发展的考量,看好上海未来的发展; 另一方面也是希望孩子能够享受到上海城市资源。

持有相同观点的, 还包括全国身价超5000万富豪中60%的人,他们 都在这一年集体买入上海这个城市的房子, 也由此导致2024年上海的豪宅销售量在全国也算是独占半壁江山。

数据来源:中指研究院


之前就遇到一位北京人想要在陆家嘴购置一套豪宅, 因为 无论是上海豪宅相较于全国其他地区的品质差异化, 还是上海房产长线的发展投资,都是值得下手的。

不过我们也发现有一类人群在相对减少, 就是 第三类人群——留学生。 相比前几年,我们可以发现留学生这类人群的数量有明显的下降趋势,这与近年来中国学生的留学热潮退却有着密切的关系。

图:上海2020年至2024年上海留学生落户人口数量,根据网络公开信息整理


以澳洲中国留学生人数为例,可以明显看出,在2018年、2019年达到峰值,从2020年开始出现下降,并逐渐加剧了断崖式下跌的趋势,也因此2019、2020年出国留学的学生,在2022、2023年毕业后回国落户,使得上海留学生落户的数据在2022、2023年出现较高的峰值。 但随着后期留学人数的减少,落户数量也受到了一定的冲击。

图:2012年至2022年在澳中国留学人数,数据来自于澳大利亚教育部


而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离不开留学成本上升、回报不如预期、海归光环褪色等因素的影响。 不过留学生落户定居、安家买房,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上海的楼市的发展。

我们看到这几年上海楼市的某些高端产品,都把自己的受众瞄准了这些海归留学生的身份定位, 包括2024年上海豪宅市场遥遥领先,除了高净值家庭的选择, 其中也不乏留学生背后父母的资产助力。

数据背后都是折叠起来的生活

其实上海2024年的落户人数突破新纪录,背后的原因错综复杂。 每个人选择落户上海都有自己的考量,并非三言两语能完全讲明 白的,但说到底也算是殊途同归。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