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并不长,但如果你很看重自己的隐私,
那么,希望你尽可能的看完文章,
然后对 Signal 有所了解!
Signal 就是一款加密聊天工具!
它的版本也很全面,
从 Android 到 iOS 再到 PC。
现在,人们把它看作是比WhatsApp、Facebook Messenger、Skype、iMessage和SMS更为私密的选择;
从用户体验上,它们之间没有太多区别,一对一的聊天、群组、贴纸、照片、文件传输、语音通话甚至视频通话等功能。
要明确一点,Signal 可不是突然凭空冒出来的。
实际上,它早在2013年就被开发完成。
长期以来,它被小范围的隐私倡导者所使用。
爱德华·斯诺登曾在2015年认可Signal的安全性。
Signal并非来自一家大型科技公司,
相反,它由一个非营利基金会开发的。
与Facebook等公司不同的是,
Signal 的所有者甚至都不想赚钱,
它不会试图收集你的数据或向你展示广告。
(是我们所俗称的“良心软件”嘛?)
在2021年的1月初,Signal突然爆发,先是科技巨头伊隆·马斯克在其Twitter上发布了一条“Use Signal”的推特;
然后,该聊天工具便一度跃居至苹果和谷歌应用商店排行榜的榜首。
你会感到好奇,究竟是什么将Signal推上了“风口浪尖”?
答案是:隐私安全
你在Signal中的所有对话是端到端加密的,这意味着即使是Signal的所有者也无法监视你们说话的内容。
端到端加密就意味着,只有消息的发送方和接收方可以阅读内容,即使是托管它的服务器,比如苹果设备上的Signal或iMessage,也无法解密和读取某人所写的内容。
如果这些服务器被黑客入侵,黑客也无法读取这些信息。因此,可以肯定地说,端到端加密是保护消息传递的可靠方式。
当然,其他一些类似工具将“加密消息”设置为可选功能。但是在Signal上的一切都是加密的,而且总是默认的。
即使Signal接到某些传票,并被迫要披露用户的信息时,也可能只显示用户注册帐户时的电话号码、最后的上线日期以及帐户创建时间,其他的什么都没有。相反,向Facebook这样的应用可能会透露你的全名,你在Facebook Messenger上所说的一切,你访问过你账户的地理位置列表等等。
有一件很怕的事情,在Signal爆发之前,几乎所有人都认为Telegram在隐私保护方面做的很好。但是,今天我要告诉你,你错了,你并不了解Telegram的机制!
在默认情况下,Telegram不是端到端加密的,其官方的FAQ也说明了这一点。
而Signal,上文我们曾提到过,Signal始终默认处于端到端加密。
此外,Telegram隶属于一家盈利性公司,Telegram创始人曾在2020年圣诞节前夕表示,所有免费功能将保持免费,但可能会有一些新的功能,将只提供给付费用户。
是的,你用使用的纸飞机要开始收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