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介绍了目前市场多空分歧激烈的情况,以及作者作为老股民在股市反弹时的投资策略和选择。同时,文章也详细阐述了招商银行推出的“优+理财”产品,包括其特点、具体品种和配置策略等。文章还提到了一些其他相关的投资和风险管理话题。
文章详细阐述了招商银行推出的“优+理财”产品,包括其价值投资、多元策略、量化对冲、红利策略、黄金配置、全球策略和结构性理财等特点和具体品种。
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投资者需关注大类资产配置,采用低相关多资产的投资策略,以提高组合的夏普率。
目前的市场,多空分歧相当激烈。
前段时间股市反弹,很多老股民减仓了。
实话说,我在9月30日和10月8日,也减了一些。
这不是说我对中国资产不看好,而是我晕车,那几天市场实在太颠簸,我有点受不了。
作为一个相对资深的老韭,我知道——
钱只有从券商转回银行,那才是踏实的,新股民可能在找20CM涨跌停的ETF代码;但老股民只想买些理财,保住自己好不容易回本的筹码。
于是这就有了第二个问题,赎回的钱买什么?
买债基或者理财?
可以。
但说实话股市暴力反弹的那几天正是债市的回调期,我不知道债市的回撤是否会进一步扩大,而且从领会监管意图的角度,领导大概率也不希望刚刚调动起的资金全部缩回到债券上。
更重要的一点,我也非常担心如果我踏空了要怎么办,毕竟踏空比亏钱难受10倍!
纠结之后,我还是换了点二级债,多策略理财。
也是意料之内的选择。
20%权益上限的含权产品,保证我涨得时候不至于踏空,跌的时候不太难受,而且我对绝对收益没执着的要求,只要波动率适当,别太“疯”就行,毕竟最近的各种变数还很大。
像周六的财政部新闻发布会,虽然没有特别重磅的超市场预期的政策出台,但综合看下来,态度和方向也比较清晰,多空双方都能找到支持自己的理由。
只能说,后面的市场,分歧还会加剧,只能等后面进一步的落地和执行,那我拿着20%上限的含权产品,进可攻退可守,睡得着觉就好。
而且我也认为,现阶段代销渠道值得推一推这种多策略固收,应该挺有市场的。
别的没注意,至少
招商银行Ap
p
的理财专区,最近已经上线了“
优+理财
”。
有7种定位在“收益增强”的理财品类,基本都是以不超20%增强策略为上限、80%固定收益打底的多策略
理财。
同时,招行
在挑选
策略的
同时,对产品的
目标年化和最大回撤
也保持着
追踪
,基本
起到了一种“产品管家”的作用。
8月中旬,我写过《
招行开始用力卖FOF了
》,稍微分析了一下招行主推的全球配置型FOF,那今天咱们延续这个思路,看看招行的“优+”理财又有什么亮点。
先说结论,
招行“优+理财”的具体品种,基本就是招银理财旗下,最有特色的那批理财
,之前的很多篇文章里,我也介绍过了。
这两年,
本人对银行理财经历了一轮重新认识和重新买入的过程,
这几乎完全得益于对行业领头羊——
招银理财
的跟踪和研究
。
他们对理财多策略的实践,确实也是行业里最早的,也很大程度上启发了我的思路。
也正因如此,如果
想搞懂银行理财,盯住招银理财就行了
。
那今天,正好借着招
行的“优+”理财,我想把整条产品线,再简单梳
理一下。
招行的“优+”理财,是20%权益上限的含权理财
第一,「价值+,低估值价值投资,理财版“格雷厄姆”」
以80%的高等级信用债打底,以不高于20%的权益仓位,投资公司内部深度价值(低估值红利)、质量价值(高ROE)等策略池的含权理财。
代表产品,
招银嘉利(507002),权益中枢约5%
,截至2024/10/10,近一年年化3.12%,最大回撤0.33%,算是标准的中低波固收+。
比它权益仓位稍高一点的
招银理财睿远稳进价值(103557)
,投的是
张英
的策略专户,截至2024/10/11,近一年年化5.36%,最大回撤0.55%。
在《
那只不赚钱不收管理费的理财产品,现在赚了多少?
》里,我们系统介绍过张英。
她是深度价值风格,能替客户主动止盈,管理的
招卓价值精选
近期也刚刚新高。
另外,价值精选最近刚刚上线了C类
(103805C)
,有纠结申购费的朋友,可以考虑这个。
但还是那句话,别心急,深度价值风格适合耐心持有。
第二,「多元+,低相关+多资产,理财版“全天候”」
所谓多元策略,就是在常见的权益、债券之外,增加量化中性、CTA、商品、跨境等不同收益来源的资产,在思路上致敬桥水和大卫史文森,尽量减轻单一市场,单一资产带来的风险。
像
招银理财嘉裕(109405A)
,成立以来年化4.95%,最大回撤0.47%。
要知道任何一个策略,任何一个贝塔,都有顺风和逆风期。
只押注单一贝塔,在漫长的时间里很难说会遇到怎样的黑天鹅,而只有尽量多元的资产配置才是免费的午餐。
关于招银嘉裕,我没有写过具体的文章,但类似的多元策略投资思路,在招银理财的FOF团队上也是一脉相承,感兴趣的可以参考《
理财大厂的FOF,真香
》。
第三,「量化+,给普通人的量化对冲」
招银理财量化多策略,我在《
进击的收益,低波的体验,真有!
》讲到过。
权益部分投量化中性、指增、套利、商品期货等相关性较低的策略,代表产品
招睿量化稳健多策略(141001C)
,该产品主投中性策略和CTA,前者高胜率、低赔率、持有体验好;后者低胜率、高赔率但在发生危机时,表现更好,所以二者高度互补,策略整体相对稳健。
这里值得说的是过去两周中性策略的回撤。
所谓中性策略,是左手买一揽子股票,右手卖相同规模的股指期货赚钱,靠量化选股捕捉阿尔法。
超额收益来自选股,成本主要由基差(股指期货与现货之差)决定。
9/24之前,A股处于阴跌趋势,股指期货一般小幅贴水(期货比现货价格低),并围绕这一位置波动,只有随着期货到期,价格才会收敛。
但9/24之后市场暴力上涨,做多情绪高涨,股指期货短期大幅升水,中性策略的对冲成本大幅提高,造成了这次回撤,而随着市场恢复稳定,中性策略也随之修复。
更详细的介绍,可以参考招银理财官方写的《
A股波动加大,盘点中性策略的回撤原因与投资建议
》。
第四,「红利+,既要票息又要股息,一鱼两吃」
在2023年7月1日《
突然之间,对银行理财路转粉了
》以及2024年1月11日,《
银行理财可真哇塞啊!》
,我们两次讲到了
睿和稳健安盈优选(100816)
,这也是全市场最早采用红利增厚策略的多策路理财之一,类似的还有
招智双利尊享(PB100818)
,
业绩一直非常好。
这次入选“优+理财
”的是
安盈优选稳进(508100、508101)
在策略思路上也一脉相承。
为什么说红利策略和理财比较配?
因为红利策略本身就具备低波动属性,也是权益策略中相对稳健的一类 ,这点和理财客户的风险偏好高度契合。
用不超过20%的权益仓位投资红利高股息策略,剩下的仓位以高等级信用债和二级资本债打底去吃票息
,在低利率+资产荒的时代,红利+的受众应该会越来越广。
第五,「黄金+,避险+稳健,安全感爆棚」
过去我有个误区,把买黄金股的固收+当成了黄金+。
但事实上,股票是股票,黄金是黄金,哪怕他们在相关性和波动的方向上相似,但明显股票的波动还是更大。
这就涉及一个问题,我们配置黄金的逻辑是什么?
1、我们想跟上M2的货币流通量,保证自己的钱不会被长周期的通胀所侵蚀;
2、含权理财的产品特性决定了,组合的波动性不能太高,而黄金就是比黄金股的波动性更小,所以更合适;
3、历史数据表明,黄金与大多数资产都是负相关,和债券呈弱正相关,但黄金股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A股本身和有色金属板块的扰动,所以原有的低相关性逻辑会打折扣。
综上所述,以黄金作为资产增厚的底层,逻辑上更通顺。
黄金+的一些产品在产品形式上还做了一定的创新,比如招银理财的目标盈稳金。
首先,产品资产配置中枢是80%的债券+10%的黄金+10%的中性。
黄金和中性,二者都具备一定程度的,低相关性、低波动性,收益相对稳健的特征,相当于强强联合。
其次,站在当下,黄金虽然还在历史新高附近,但短期想大涨也不现实。
黄金+在这里配置的不只是单纯的黄金ETF,还运用黄金的看涨价差等衍生品工具,
这种衍生品很适合,预期未来金价小幅上涨或者震荡的市场环境
,既锁定了可能的亏损上限,还能赚些波段收益。
第六,「全球+,走出国门,投资全球」
权益部分配置A股、港股、美股的龙头公司,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全球策略,主要目的是分散不同市场的权益风险,实现权益端的跨境配置。
要知道,如果我们单一配置美股大盘股,或者中证国企红利策略,他的年化波动率以及最大回撤水平,都不算低。
但如果选择五五开配置,在年化收益并没有明显折损的情况下,波动率和最大回撤大幅降低,这也是分散投资的魅力,比较
适合那些想做跨境配置,但缺乏工具和经验
的投资者。
第七,「结构+,上涨能赚,下跌有限」
和黄金+类似,会运用一些挂钩黄金期权的衍生工具,如果有朋友想买黄金,但确实恐高的,这种挂钩期权的结构+理财,能帮大家做个波段。
比如
焦点联动稳进黄金鲨鱼鳍(125701A)
,用是鲨鱼鳍期权。
“鲨鱼鳍”适合那些投资者风偏较低的理财产品,提供下跌保护,能很大程度保障本金安全。
如果管理者对涨跌方向的判断准确,还能获得额外的收益增厚,存在一定收益上的想象空间,是那种上涨能赚钱,下跌有底线的品种。
当然配理财的期权工具种类比较丰富,大概有这么四种,大家看看下面这张科普,自己研究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