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业谈债市
我们将在此公众号平台及时分享最新研究成果,寻找债市投资方向,为广大投资者提供全面、及时、便捷的固定收益市场分析。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顽主杯实盘大赛  ·  大娃封神一战 ·  昨天  
顽主杯实盘大赛  ·  大娃封神一战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业谈债市

政治局会议后债市走势如何?丨国盛固收杨业伟团队

业谈债市  · 公众号  ·  · 2024-07-31 17:36

正文




7 30 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后续政策方向如何变化,对债券市场会产生那些影响呢?

坚决完成经济目标,关注下半年宏观政策。 二季度 GDP 同比增长回落至 4.7% ,低于市场预期,背后主要的拖累是内需的放缓,这一背景下,会议提出要坚定不移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对宏观政策的表述上,适逢三中全会刚刚闭幕,中长期而言,政策更加强调改革。短期而言, 7 月的政策表述也更为积极,“要持续用力、更加给力”、“要加强逆周期调节”、“加快全面落实已确立的政策举措,及早储备并适时推出一批增量政策举措”。我们认为下半年政策存在加码可能,关注下半年的增量政策举措。

财政政策预计将成为后续几个月的发力重点。 对于特别国债而言, 7 19 日,国常会首次提到特别国债用于设备更新和消费者以旧换新,今日政治局会议继续强调“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这意味着特别国债募集资金用途或用于更多渠道。对于专项债而言,政治局会议提到要加快专项债发行。这意味着后续几个月,政府债供给预计将明显放量。但考虑到资金用途,我们认为今年专项债对基建投资的撬动作用可能有所削弱,今年部分专项债募集资金用途用于存量债务化解,或有别于传统新增专项债,对基建投资增速的拉动有限。

对货币政策的表述相对稳健,下半年继续有空间。 政治局会议对货币政策的表述与 4 月政治局会议类似,但相较 4 月政治局会议提出“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本次表述为“促进社会融资成本稳中有降”,表态略偏温和。参考潘功胜行长在 6 月陆家嘴论坛上的演讲,近期货币政策框架已有不少改变,同时三中全会后货币政策宽松已有所兑现,但考虑到目前物价水平仍较低,实际利率仍偏高,下半年货币政策或仍有空间。

收购存量商品房更为积极。 本次政治局会议对地产政策的表述,延续了消化存量和优化增量相结合的表述,并明确提出“积极支持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同时删去了“压实地方政府、房地产企业、金融机构各方责任”等表述。我们理解,进入 7 月,地产成交高频数据不复 6 月的回暖,新房和二手房成交均出现回落,房地产市场在经历了深度的调整之后,居民杠杆空间有限和预期偏弱等均制约了商品房的需求,持续关注“收储政策”的具体细节,后续政策的变化及效果,仍需要继续观察。

地方政府债务表述更为积极。 本次政治局会议对地方政府债务的表述,提出“要完善和落实地方一揽子方案,创造条件加快化解地方融资平台债务风险”。我们理解,上次政治局会议提出“化债”为 2023 7 月,这一次重新提化债,可能与专项债的用途有所突破有关。

以提振消费为重点扩大内需,服务消费是重要抓手。 本次会议谈及内部经济时,坦诚谈到“经济运行出现分化”、“新旧动能转换存在阵痛”,而不仅仅是 4 月“经济持续回升仍面临诸多挑战”。同时本次会议着重提到以提振消费为重点扩大国内需求,要求经济政策进一步向居民部门倾斜,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增强中低收入群体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我们理解,相比 4 月,本次会议对扩大内需的途径更为具体,而不仅仅是“要创造更多消费场景”和“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关注后续的具体措施。

债市继续走强,建议继续拉久期加杠杆,长债依然有一定下行空间。 本次政治局会议更加重视内需,在稳增长方面也释放了更为积极的信号,地产、化债等都有新的表述,但具体的细节仍需进一步观察,短期大幅刺激的概率有限,同时强调以提振消费为重点扩大内需,决定了基本面向上弹性或有限。央行降息之后,整体广谱利率将进入新一轮的下行期。对于债市来说,实体风险偏好不足导致资金来源继续增加,而信贷偏弱和债券发行缓慢导致债券供给不足。因而整体利率依然处于下行过程中。结合监管态度的调整变化,我们预计利率可能进入新的一轮下行期。结合资产比价、曲线斜率以及资金价格来看,我们估计 10 年国债利率可能下降至 2.0%-2.1% 左右,按当前 30 10 年利差来计算, 30 年国债可能下行至 2.2%-2.3% ,建议继续拉久期加杠杆。
风险提 示: 货币政策调整超预期、外部环境等变化超预期、政府债净融资测算误差。


7 30 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政治局会议对经济工作的表述会确定一段时期内经济政策主方向,因而受到市场广泛关注。后续政策方向如何变化,对债券市场会产生那些影响呢?

坚决完成经济目标,关注下半年宏观政策。 二季度 GDP 同比增长回落至 4.7% ,低于市场预期,背后主要的拖累是内需的放缓,这一背景下,会议提出要坚定不移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对宏观政策的表述上,适逢三中全会刚刚闭幕,中长期而言,政策更加强调改革。短期而言, 7 月的政策表述也更为积极,“要持续用力、更加给力”、“要加强逆周期调节”、“加快全面落实已确立的政策举措,及早储备并适时推出一批增量政策举措”。我们认为下半年政策存在加码可能,关注下半年的增量政策举措。

财政政策预计将成为后续几个月的发力重点。 对于特别国债而言, 7 19 日,国常会首次提到特别国债用于设备更新和消费者以旧换新,今日政治局会议继续强调“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这意味着特别国债募集资金用途或用于更多渠道。对于专项债而言,政治局会议提到要加快专项债发行。这意味着后续几个月,政府债供给预计将明显放量。但考虑到资金用途,我们认为今年专项债对基建投资的撬动作用可能有所削弱,今年部分专项债募集资金用途用于存量债务化解,或有别于传统新增专项债,对基建投资增速的拉动有限。

对货币政策的表述更偏稳健,后续依然存在进一步宽松空间。 政治局会议对货币政策的表述与 4 月政治局会议类似,但相较 4 月政治局会议提出“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本次表述为“促进社会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参考潘功胜行长在 6 月陆家嘴论坛上的演讲,近期货币政策框架已有不少改变,同时三中全会后货币政策宽松已有所兑现,但考虑到目前物价水平仍较低,实际利率仍偏高,下半年货币政策或仍有空间。

收购存量商品房更为积极。 本次政治局会议对地产政策的表述,延续了消化存量和优化增量相结合的表述,并明确提出“积极支持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同时删去了“压实地方政府、房地产企业、金融机构各方责任”等表述。我们理解,进入 7 月,地产成交高频数据不复 6 月的回暖,新房和二手房成交均出现回落,房地产市场在经历了深度的调整之后,居民杠杆空间有限和预期偏弱等均制约了商品房的需求,持续关注“收储政策”的具体细节,后续政策的变化及效果,仍需要继续观察。

地方政府债务表述更为积极。 本次政治局会议对地方政府债务的表述,提出“要完善和落实地方一揽子方案,创造条件加快化解地方融资平台债务风险”。我们理解,上次政治局会议提出“化债”为 2023 7 月,这一次重新提化债,可能与专项债的用途有所突破有关。

以提振消费为重点扩大内需,服务消费是重要抓手。 本次会议谈及内部经济时,坦诚谈到“经济运行出现分化”、“新旧动能转换存在阵痛”,而不仅仅是 4 月“经济持续回升仍面临诸多挑战”。同时本次会议着重提到以提振消费为重点扩大国内需求,要求经济政策进一步向居民部门倾斜,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增强中低收入群体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同时提出将服务消费作为扩容升级的重要抓手,支持文旅、养老、育幼、家政等消费。我们理解,相比 4 月,本次会议对扩大内需的途径更为具体,而不仅仅是“要创造更多消费场景”和“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关注后续的具体措施。

债市继续走强,建议继续拉久期加杠杆,长债依然有一定下行空间。 本次政治局会议更加重视内需,在稳增长方面也释放了更为积极的信号,地产、化债等都有新的表述,但具体的细节仍需进一步观察,短期大幅刺激的概率有限,同时强调以提振消费为重点扩大内需,决定了基本面向上弹性或有限。央行降息之后,整体广谱利率将进入新一轮的下行期。对于债市来说,实体风险偏好不足导致资金来源继续增加,而信贷偏弱和债券发行缓慢导致债券供给不足。因而整体利率依然处于下行过程中。结合监管态度的调整变化,我们预计利率可能进入新的一轮下行期。结合资产比价、曲线斜率以及资金价格来看,我们估计 10 年国债利率可能下降至 2.0%-2.1% 左右,按当前 30 10 年利差来计算, 30 年国债可能下行至 2.2%-2.3% ,建议继续拉久期加杠杆。

风险提示

货币政策调整超预期、外部环境等变化超预期、政府债净融资测算误差


本文节选 自国 盛证券研 究所于2024年7月31日发布的研报《 政治局会议后债市走势如何? 》,具体内容请详见相关 研报。

杨业伟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