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婴幼儿心理
北京师范大学婴幼儿心理实验室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参考消息  ·  朔尔茨评价特朗普建议:“丑闻” ·  昨天  
参考消息  ·  福特CEO:这方面,中国领先美国10年 ·  2 天前  
GBA Community  ·  DeepSeek Confuses ... ·  2 天前  
GBA Community  ·  DeepSeek Confuses ... ·  2 天前  
中国日报网  ·  突发!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遇险 ·  2 天前  
参考消息  ·  韩国代总统指示:“动员所有力量”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婴幼儿心理

“大人指给我的位置总是对的”

婴幼儿心理  · 公众号  ·  · 2018-11-27 17:01

正文

/编辑 :乔乔

“咕咚”一声,小宝宝的橡胶球在房子里七滚八滚,不知道滚到什么东西的下面去了。作为唯一看到了整个经过的你,当小宝宝无助的看着你时,你会怎么做呢?也许你会为小宝宝指出小球的位置吧。然而,当你伸出手指时,你有没有想过这么一个问题:小宝宝会知道你 指向某个位置时 表达的意思吗?他们会采纳你的好心建议吗?

事实上,“用手指东西”是一种非常常见而有效的 传递意图 的方式。例如,很多人都用这种方式和自己家的狗狗讲话,“到哪里去!”“把报纸给我捡回来!”而在幼儿,尤其是没怎么学会说话的幼儿中,用手指东西也会被用来向大人传递,“我想要”或者“看这个”的意思。那么,幼儿能用同样的方式和自己的同龄人“讲话”吗?

研究者在 2岁 的幼儿身上检验了他们使用 指物的手势 向同龄人或成年人传递信息,或 采纳 同龄人或成年人提供的 指物信息 的能力。

在研究中,接受测试的幼儿会和另一位同伴面对面坐在桌子前。根据实验的条件,这名同伴 既可能是一名同龄的幼儿,也可能是一名成年人 。在两个人的中间放着一块可以移动的木板,木板上有三个可以藏东西的杯子。在刚开始的时候,木板停留在两个人谁也够不到的地方。

在另一名实验者让小朋友明白这是一个帮助别人找东西的游戏后,实验者会在其中一个人(A)面前挡上板子(这样就看不到杯子了),并当着另外一个人(B)的面在其中一个杯子里藏起一个小球。随后板子落下。

这时候,看到藏东西全过程的人(A)有必要指出藏东西的位置,好让另一个人(B)去找。指出之后,载着三个杯子的木板会移动到B面前,这样B就可以打开其中的一个杯子了。在整个实验中,A和B的角色会不时地交换。

结果发现,无论是面对成年人还是同龄人,如果给出了指物的动作,那么幼儿指物时的正确率都非常高(成人“托儿”的正确率当然是100%啦)。当同伴是 成年人 的时候,2岁的幼儿在 80% 的情况下都会帮忙指出藏东西的位置;这个比率在对方是 同龄人 时只有 58%

不仅是指物的热情因人而异,幼儿还会更多地采纳 成年人 给出的指示,在 76% 的条件下翻开所指的杯子;但当对方是自己的 同龄人 的时候,他们只会在 38% 的情况下翻开对方指的杯子。这和随机翻开一个(三个杯子,正确率33%)没有数据检验上的区别。

看来,2岁的幼儿确实可以使用用手指物的方式和对方交流,但是这是有一定前提的:对方需要是一个成年人,而不是同龄的幼儿。不然,就算对方给出了手势,2岁的幼儿也不会照着做呢。

研究者分析,这也许是因为幼儿在和同龄人或成年人玩耍的时候的经历,反过来影响了幼儿对其他人的知识、动机、准确性的期望。成年人总是能够给出他们想要的答案,而同龄人则显得有些“不知所谓”。渐渐地,幼儿开始选择性地只相信某些人给出的信息了。所以,想要让小宝宝相信你,就要让自己显得可信哦~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GBA Community  ·  DeepSeek Confuses Netizens in South Korea
2 天前
GBA Community  ·  DeepSeek Confuses Netizens in South Korea
2 天前
中国日报网  ·  突发!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遇险
2 天前
互联网新鲜事  ·  微云免费空间仅剩10G!百度云你要挺住!
8 年前
禅茶一味  ·  中年的苦,谁懂?
7 年前
心理语录  ·  有一种人,一辈子都不会老
7 年前
VIP生活范  ·  震惊!欢乐颂22楼五美要搬家!?
7 年前
人生研究所  ·  我是真的真的真的,很爱你!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