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幼升小入学报名即将到来,不管你是京籍还是非京籍家长,都要“加速度”,关心、了解相关政策消息了。
你的孩子怎样入学?入学需要什么证件?北京的最新新政有哪些?不可不知。
现在各区还没有开始启动注册入学程序,但我们可以通过了解去年的政策,提前认知今年的情况。
以去年为例,凡年满6周岁的适龄儿童需要参加信息采集,否则将不能建立学籍,无法正常入小学。
注册分3类型,本市、非本市户籍适龄儿童入学和小升初注册,流程如下:
1 .
在浏览器输入:yjrx.bjedu.cn,打开以下页面,点 击“立刻办理”按钮,选择户籍所在地或实际居住地所在区 进行注册,点击进入。
2.
本市户籍点击“小学入学服务系统”, 非本市户籍点击“非本市户籍适龄儿童”,小升初点击“初中入学服务系统”。
4 .
进入注册页面,在填写信息前请认真阅读家长须知,30 秒后勾选中“我已认真阅读并同意该条款”并点击“确认” 按钮。
5 .
根据儿童实际情况和系统提示来填写注册信息,点 击“提交信息”完成注册过程。
6 .
系统提示“信息提交成功”后,系统自动跳转至“详 细信息录入”页面,进入详细信息录入步骤。
在信息采集中,市教委明确表示,本市户籍适龄儿童均须按区教委划定的学校服务片参加学龄人口信息采集,不能跨区。同时,为了准确掌握入学需求并提供相应的入学服务,入学系统只能提供在一个区进行入学信息采集的机会。
对于非京籍学生入学,按照相关要求,学生在流入地必须先具备入学资格,入学后才能建立学籍;
在不合格学校就读的,不能建立学籍;没有学籍回户籍地就读的,户籍地学校必须依法接收并建立学籍。
近年来很多家长为孩子选择国际教育。
市教委的政策显示,6月10日民办学校在小学和初中入学服务系统中完成跨区招生工作,6月10日后民办学校将停止跨区招生。跨区入学登记需经家长确认后方可生效。
如果孩子学籍在海淀,户籍在朝阳,成绩中上水平的,应该如何选区?
其实跨区的主要劣势在于没有名额分配资格,如果孩子是一个区的学籍,另一个区的户籍可以选择其中一个。
另外,想孩子在海淀的话,其实更好的是希望在海淀读书。名额分配是一块很大的蛋糕,毕竟目前的朝阳的教育水平没有海淀高,另外还有名额分配的良好政策。
其实,两个城区海淀和西城选择谁都可以,但是建议在学籍所在地报考,毕竟名额分配的资格不要轻易浪费。
会户籍所在地考,名额分配就无法使用了。海淀的西城是一个幸福的烦恼,如果高中还是分班,特别是高二分文理的话另当别论了。
有这样既有签约又有名分和统招的例子吗?用数学举例,从想留本校学生的角度?
首先,如果签约了在志愿填报的时候学校会告诉你怎么填志愿,一般来讲签约的孩子只能在统招中把签约校作为统招第一志愿填报,也就是说你根本就没有名额分配的机会了。
所以您讲的三种并行的情况其实是不存在的,在不签约的情况下,统招和名额分配的填写就是看个人意愿了。
有特长但就在初一参加比赛了,其他时间都没参加,学校认可吗?
这样的情况就看你的意向校的需求了,这个可以咨询中招办,因为会有测试,要多注意意向校,等今年报考指南下来了,可以仔细查看一下,每年的招生数都是以报考指南为标准。这个按照往年的4月份时间就会发给家长了。
按照现在的政策,是这样的,所以如果跨区考,一定把名额分配的情况考虑进去,就是说走名额分配的一般不能去实验班。
今年,北京市将继续实行单校划片和多校划片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
但不同的是,今年多校划片范围将进一步扩大,通过随机摇号取得具体学校学位,通过购买学区房达到“一对一”入学的方式也将增加不确定性。
今年将在6个城区新增25所优质校,同时启动对城六区一般学校的精准扶持。
也就是说,每个城区至少选3所普通校和优质学校合并或集团化办学,把辖区内最薄弱的学校并入优质教育集团或与优质校深度联盟。
今年起名校去北京之外的省市、区域办分校的现象也将被全面叫停。
除了京津冀协同发展项目外,所有市属学校未经北京市教委同意不得到外地办学,各中小学不得与房地产商合作办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