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证券市场周刊
《证券市场周刊》创办于1992年3月,是中国最早的专业性证券传媒。作为中国证监会指定披露上市公司信息唯一刊物,《证券市场周刊》是中国最具权威性的证券杂志。被美国期刊协会评为“世界十大财经媒体之一”。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半月谈  ·  打卡 | 蛇年元宵节何时月最圆? ·  昨天  
半月谈  ·  东部战区发声! ·  昨天  
中国政府网  ·  我国将为这一群体增开旅游列车! ·  2 天前  
学习大国  ·  “外资大规模撤离中国”?人民日报发声 ·  3 天前  
长安街知事  ·  造谣者宋某杰,被行拘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证券市场周刊

氨基酸:酝酿新景气周期 头部公司有望受益

证券市场周刊  · 公众号  ·  · 2024-12-31 16:53

正文

提示 点击上方 " 证券市场周刊 " 免费订阅本刊


作为典型的周期性行业,氨基酸价格主要受到行业供需的影响而呈现周期性波动。此前由于行业需求萎缩,供应能力显著增加,行业价格明显下降;而随着去库存不断进行,行业需求开始逐步回暖,价格也迎来反弹。


薛宇 /
近期,氨基酸龙头梅花生物 (600873.SH) 开启并购大门。该公司于 2024 11 月底公告称收购一家日本企业旗下的氨基酸资产。

而另一个好消息是公司的主打产品氨基酸价格近期也开始反弹。 2022 年以来,氨基酸行业由于海外需求萎缩,出口量减少,而国内供应能力显著增加,因此氨基酸价格整体出现下滑。且因行业扩产,行业竞争激烈,价格整体维持弱势,不过随着库存的逐步消耗,国内出口开始好转, 2024 年三季度以来,由于下游补货需求等因素影响,氨基酸的价格迎来反弹。

价格反弹

氨基酸经历较长一段时期的行业低迷期之后,近期两大主要品类苏氨酸及赖氨酸价格抬升。根据博亚和讯,价格方面, 2024 年三季度苏氨酸, 98.5% 赖氨酸, 70% 赖氨酸均价分别为 10.86 / 公斤、 10.63 / 公斤、 5.29 / 公斤,同比分别变化 -4.57% 7.50% -15.02% ,环比分别变化 5.42% 2.07% -2.52% 。从海外需求来看,苏、赖氨酸需求强劲。 2024 年三季度国内赖氨酸出口量为 26.72 万吨,同比增长 4.88% ,环比增长 0.51% ;赖氨酸出口均价为 0.93 万元 / 吨,同比增长 11.36% ,环比增长 3.98% 。三季度国内苏氨酸出口量为 17.17 万吨,同比增长 11.86%

本次氨基酸价格回暖是因为补库存带来的需求增长。氨基酸行业是典型的周期性行业,由于苏氨酸和赖氨酸主要原料为玉米,因此长期价格走势会受到玉米价格的影响,但就短期而言,价格主要受到供需因素的影响。

产能方面,根据民生证券的梳理,赖氨酸行业经历了 2010-2015 年,以及 2016-2020 年两轮扩张 - 收缩期。 2010 -2013 年,赖氨酸行业迎来一轮扩张, 2013 年前三产能合计约为 56% 2014-2015 年,行业面临行业整合出清,产能从 2014 年的约 368 万吨降低至 2015 年的约 320 万吨,行业前三产能下降至 51% 2016-2018 年,随着新一轮产能扩张加上新厂家进入市场,行业集中度持续下降, 2018 年末,全球赖氨酸产能达到约 389 万吨,行业前三产能进一步降低至 48% 2019-2020 年,行业再次进入整合期, 2020 年末,行业前三产能集中度提升至 50% 左右。截至 2021 年年末,全球赖氨酸产能降低至 386 万吨,行业前三产能集中度降低至 49%

苏氨酸供应集中度更高。 2010 年以来,国内苏氨酸产能实现快速扩张,此后随着落后产能的淘汰,全球领先苏氨酸生产企业的市场份额逐步确立; 2015 年末,苏氨酸行业前三产能集中度约为 60% 2016 年开始,全球主要苏氨酸生产企业相继扩产,行业产能龙头集中趋势显著; 2020 年,行业前三产能集中度增长至 84% 2021 年,全球苏氨酸产能降至 108 万吨,行业前三产能集中度降低至 80%

2019 年以来,由于氨基酸行业产能的不断扩张,行业整体利润水平收窄,这持续导 2020 年,虽然在 2021 出现了反弹,但 2022 年又掉头向下, 2023 年因现有企业扩产叠加部分厂家产能优化,行业竞争激烈,价格整体维持弱势,不过随着库存的逐步消耗,国内出口开始好转,带动价格反弹,而进入 2024 年下半年,由于因国内中秋、国庆以及海外圣诞节的补货需求等因素影响,氨基酸的价格迎来一定修复。

格局稳定

2022 年行业陷入下行时,龙头企业在赖氨酸实现了市场扩张,在苏氨酸也基本保持了稳定。

氨基酸行业集中度较高,其中,赖氨酸和苏氨酸产能占比较高的上市公司主要为梅花生物、星湖科技( 600866.SH) 。截至 2024 12 23 日,二家上市公司合计市值超过 400 亿元。

公开信息显示,全球赖氨酸生产厂商有 19 家,前三名上升至 56.5% ,梅花生物以年产 100 万吨的规模,占全球赖氨酸产能的 26% ,居行业第一,星湖科技排名第二,市场份额约 20% 。前三名的市场份额较 2021 年底又有了集中。

目前,赖氨酸新增产能主要集中于龙头公司,集中度还会逐年提升,苏氨酸龙头扩产完成,行业中长期无新增产能。据博亚和讯,未来仍有部分产能投放计划,但主要集中头部企业,其中梅花生物公告拟建设 60 万吨 80% 赖氨酸产能,公司预计该项目将于 2024 年底具备开工条件,新增产能或将于 2025 年完成建设;阜丰集团拟技改扩增 12 万吨 98.5% 赖氨酸产能,公司预计该项目将于 2025 12 月投入运营,此外山东东晓生物规划建设 12 万吨 70% 赖氨酸产能已通过环评审批。 2023 年全球苏氨酸产能 124 万吨,行业前三产能集中度 78% 。尾部产能的出清基本于 2022 年完成,此后新增产能主要集中在头部公司,截至 2024 12 月,行业暂无新产能规划。

梅花生物目前有吉林白城、内蒙古通辽、新疆五家渠三个主要生产基地,年产 95 万吨味精产能、 100 万吨赖氨酸产能、 50 万吨苏氨酸产能。 2024 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 186.81 亿元,同比下降 8.99% ;实现归母净利润 19.95 亿元,同比下降 7.65% 。根据三季报,报告期,内苏氨酸、饲料级缬氨酸、赖氨酸等产品销量已经迎来增长,但主要产品味精、黄原胶及淀粉副产品市场销售价格下降,从而导致主营业务收入减少。

梅花生物还通过收购不断扩展产品品类。 2024 11 23 日,梅花生物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以 105 亿日元(折合人民币约 5 亿元左右)收购麒麟控股的全资子公司协和发酵旗下的食品氨基酸、医药氨基酸、母乳低聚糖业务及资产。基于梅花生物在氨基酸产品方面多年积累的优势,有望进一步提升公司整体业绩表现。

伊品生物于 2022 年被星湖科技收购,其赖安酸、苏氨酸产能分别为 80 万吨、 26.5 万吨,均位列全球第二。伊品生物是全球动物营养氨基酸及味精细分领域重要企业。星湖科技收购伊品生物后,其业绩实现大幅提升,营收从 2021 年的 12.35 亿元增长至 2022 年的 174.86 亿元,同比增长 329.51% ;归母净利润从 2021 年的 1.06 亿元增长至 2022 年的 6.08 亿元,同比增长 299.85% 2023 年营收及归母净利润分别达到 173.74 亿元、 2.51 亿元,增幅分别为 -0.64% 11.45% ,实现扣非后净利润为 7.27 亿元,其中伊品生物扣非后净利润实现 6.75 亿元。 2024 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 127.90 亿元,同比增长 0.48% ;实现归母净利润 6.77 亿元,同比增长 38.38%

长期需求增长无忧

中金公司表示,中长期看,苏赖氨酸供需格局向好。从需求端来看,国内豆粕减量替代及海外需求旺盛将驱动氨基酸产量持续提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半月谈  ·  东部战区发声!
昨天
中国政府网  ·  我国将为这一群体增开旅游列车!
2 天前
长安街知事  ·  造谣者宋某杰,被行拘
3 天前
全球局势战略纵横  ·  蒂勒森的一句话足以令日韩心寒!
7 年前
李迅雷金融与投资  ·  金融严管下周期还能延续?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