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读懂财经
新三板第一媒体,由资深金融人和资深媒体人创办。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第一财经  ·  超3600只个股上涨! ·  23 小时前  
有限次重复博弈  ·  #生活手记#怎么一夜之间外国小姐姐都不见了? ... ·  昨天  
首席商业评论  ·  DeepSeek vs ChatGPT, ...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读懂财经

同比降幅持续收窄,银行净息差到拐点了吗?

读懂财经  · 公众号  · 财经  · 2024-10-11 19:14

正文


©读懂财经原创/出品

作者:杨扬

编辑:夏益军


过去几年,受LPR下行、存量按揭利率调整、存款成本相对刚性等因素影响,银行净息差持续回落,拖累营收及净利润增速,是银行最大的压力来源。


如今银行净息差虽仍处在下降通道,但同比降幅在持续收窄,近两个季度,上市银行净息差同比降幅分别收窄3bp、1bp。


净息差降幅收窄是负债成本优化的结果,但银行资产收益率仍没有起色,而收益率的好转不仅需要银行优化资产结构,更需要大环境的复苏。


本文持有以下观点:


1、银行业务调整起了作用。上半年,银行下架了高利率的智能通知存款产品,有利于利息支出的减少。同时,银行对手工补息进行整改,按兴业证券测算,“手工补息”将带动上市银行存款成本率下行4.6-12.5BP。


2、资产收益率需要改善。上半年,上市银行负债端资金成本环比下行7bp。但资产端收益率持续出现下降趋势,行业生息资产收益率环比下降11bp。想要扭转净息差,资产收益率急需改善。


3、扭转净息差不能只靠银行。决定贷款利率的是社会企业的资本回报率,22年开始的净息差大幅收窄,根源是企业投资资本回报率大幅下降导致资产端利率下行。想要资本回报率上行,需要经济复苏。


/ 01 /

净息差降幅收窄,股份行环比改善


上半年,上市银行年化净息差为1.52%,同比下降21bp。


不过从趋势来看,净息差降幅已经出现了持续收窄的趋势。近两个季度,上市银行净息差同比降幅分别收窄3bp、1bp。



净息差同比降幅有收窄趋势,除了存款利率下调外,也和银行主动的业务调整有关。


今年,银行最明显的两项业务调整是限制手工补息和下架智能存款。


所谓,‌手工补息原本是为了应对系统故障、人为错误等,导致利息未能按照预定规则自动计算并入账时,通过人工干预的方式进行利息的计算、核对及补发的过程‌。但银行为了争夺优质客户,将手工补息异化为高息揽储的手段,用来给大客户违规提供高息。


4 月上旬,金融管理部门针对违规手工补息进行整改。截至6月末,21家全国性银行整改进度已超九成。按照兴业证券的测算,“手工补息”将带动上市银行存款成本率下行4.6-12.5BP,银行节省的利息支出接近一次降低存款利率的效果。


与此同时,多数银行也下架了智能通知存款产品,智能通过存款结合了活期存款的便利性和通知存款的较高利息收益,允许客户在保持资金流动性的同时,享受到比活期存款更高的利率。随着这款产品的下架,银行利息支出也会减少。


以招商银行为例,2021年招行零售活期存款成本是0.35%,和同期人民银行规定的人民币活期存款利率相同。但随着22年,招行将智能通知存款在零售客户中推广后,带来了零售活期存款的上升,23年招行零售活期存款成本上升到0.4%,同期人民银行规定的人民币活期存款利率为0.2%。随着招行相关产品的下降,其零售存款利率也有望大幅降低。


多管齐下后,已经有银行板块出现净息差环比改善的情况。


分版块来看,国有行、城商行、农商行净息差分别环比下降2bp、3bp、2bp。股份行净息差则是逆势环比提升1bp。


股份行净息差表现优于其他银行,除了上文的一系列举措,也和生息资产规模绝对增速弱于其它板块有关。上半年,股份行,生息资产规模同比增长4%,落后国有行(7.9%)、城商行(11.4)、农商行(7.3%)。



股份规模增长不及其它银行不难理解,股份行是全国化布局,优质项目抢不过国有行,下沉的深度又不如成农商行这些本地行。但降息通道下,银行新资产收益率持续下降,股份行较低的规模增长反而受降息影响相对少,导致净息差表现相对较好。


比如民生银行上半年净息差环比提高1bp,一定程度上就是因为民生银行是上半年唯一资产规模下降的银行,受新资产收益率下行的拖累相对较少。


/ 02 /

资产收益率下行,但负债成本优化


拆分来看,净息差主要受资产端收益率和负债端成本影响。


上半年,上市银行资产端收益率持续出现下降趋势,行业生息资产收益率环比下降11bp。大行、股份行、城商行和农商行资产端收益率分别环比变动-10、-11、-14 和-11bp。



生息资产收益率下滑可以从贷款定价和资产结构两个维度说起。


定价维度,银行让利实体、房贷利率下降、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下调等因素的叠加下,银行贷款利率仍在不断下降。


根据央行二季度货币政策报告数据,6 月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68%,较 3 月下降 31bp。其中,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 4.13%,较3月下降14bp;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63%,较 3 月下降 10bp 个人住房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 3.45%,较3月下降24bp。


同时,银行资产结构的变化也不利于资产收益率的提升。


上半年,银行生息资产中中零售贷款环比下降0.7个百分点、对公贷款占比环比下降0.1个百分点,票据则是环比上升0.8个百分点。利率高的对公、零售占比下降,利率低的票据占比上升的结构变化也对银行资产收益率有所拖累。


以江阴银行为例,上半年其零售+对公贷款占比环比下降1.9个百分点,是下降比例最多的上市银行,导致其生息资产收益率环比下降11bp,也是收益率下降较多的银行之一。


虽然生息资产收益率仍在下降,但好在银行计息负债付息率有优化趋势。

上半年,上市银行负债端资金成本环比下行7bp。大行、股份行、城商行和农商行负债端付息率分别环比变动-6、-11、-10 和-7bp。



银行负债成本下降,得益于银行进行了多次存款利率下调,降低了存款成本。就在昨日,山西、新疆、吉林等地中小银行还密集发布公告,宣布下调存款利率,下调幅度从10到110个基点不等。


利率下调除了降低存款利息成本,也有利于银行降低主动负债成本。主动负债指银行为了满足流动性,通过发行债券、同业借款等方式主动增加负债规模。二季度,银行同业存单,环比一季度下降 20bp。


接下来924新政中提到的降准也将继续优化银行负债成本。


降准为银行提供了低成本资金。根据开源证券数据,按照924新政中,央行降准 50BP 测算,可释放银行体系长期资金约1万亿元,为后续大行承接政府债提供流动性支持,同时可置换其他高成本负债,节约负债成本,有可能在24年、25年提振净息差 0.17BP、0.62BP。


如今,负债成本有确定的下降趋势,净息差的主要挑战在于资产收益率。


/ 03 /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