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清友(1950-2017),台南人,诚品书店创办人
可以告慰的是,吴先生与他一手创立的诚品,在时光长河里,给一些人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创造了阅读的美好,给他们提供了心灵休整的机会,它治愈过一些人的创伤,陪伴过一些人的成长,也成为一些人相遇的密码……
2010年初秋,我采访过吴清友先生。他穿着商务人士常见的深色西装,身材高大,鬓已苍苍,温和平静,会耐心倾听。那时,诚品入驻上海的声音不绝于耳,吴先生没有回避,他说中国大陆最早的诚品会开在苏州,但也说对诚品开到上海“在努力当中”。后来呢?人们果然去苏州的诚品过了把瘾先。
当时的吴先生气定神闲。一番访谈下来,这位诚品的掌舵人提及最多的词却是“心灵”。有点出人意料。
生命应在事业之上,心念应在能力之上
因病痛在死亡线上挣扎过3次的吴清友确信,“生命应在事业之上,心念应在能力之上”。在诚品走投无路时,他用这句话自我安慰过,“所有这些困惑,都为你在人生上的遭遇让你对生命有新的发现。”
他并非出身于富贵之家。故乡在台南县将军乡最西边的贫穷渔村马沙沟,童年最熟悉的莫过于台南县的稻米地。由于罹患先天性心脏扩大症,吴清友不必当兵。所以,从台北工专毕业后,他便进入专卖观光饭店餐厨设备的诚建公司,成为一名基层业务员。
31岁时,他接下诚建的全部股权,拥有营业佳绩的诚建日后占据了台湾大型观光饭店80%的餐厨设备市场。但当时台湾高级饭店已趋饱和,诚建的发展也到了极限。
另一方面,在35岁这个人们通常认为容易出现“中年危机”的年龄段,吴清友开始觉察,何谓“心灵”?
他开始学习观照自己的内心。他说,这种感觉就是仿佛“自己觉得心灵有缺口,心灵会不安,或者说是心灵在漂泊”。
“后来我检验生命里的三本存折:一个是银行的存折,一个是健康的存折,一个是心灵的存折。我不是有野心的人,也不是奢华生活的人,物质欲望不高;健康的存折,我觉得自己年轻力壮,看起来没有问题,对自己也很满意”,他这样描述自己所处的景况。
当时的吴清友身体健康,存折数字可观,工作远离文化领域。但正是从那时开始,他内心的角力往探究心灵的方向而去。这个,大概就是后来被人们描述的“初心”。
当初他在阳明山买了块地准备盖房子时,朋友推荐的一位风水师傅告诉他:吴先生,你要赚钱,你的房子要朝南;如果你要身体健康,你的房子要朝北;但是,假如你希望累积生命的一点智慧,那你的房子要朝东。
“我真的是朝东,今天还是朝东!”吴先生讲述这段故事时,不是没有感触的。但他的语调很平静。
“当时为了这种想法,探讨存在的意义,所以试图理出一个自己认为的存在的正当性,产生一种‘你生命里面最在乎的是什么?’”他这样自问。
“对于我而言,是对美的一种追求。”他说,这种对美的追求,正是他内心一直在寻找的答案。
“35岁时发现到心灵之后,我就许下这一生,要把生命投入在跟心灵相关的、不一定要跟经济相关的产业。”吴清友说。所以,在21年前的1989年,38岁的他转而全力经营诚品书店。
那个时候作这样的转变,仅仅基于他的一个浪漫念头:希望台湾有一间浪漫的书店。
今天我们见到的很多诸如“给你小确信”、“美好的商业”之类的市场尝试,早在28年之前,吴先生就这样去做了。
“我那时候发誓,诚品不盈利,我就不换车”
“诚品赔了15年!”提起这段亏本往事,吴清友很直率。
一个广为传诵的段子是,诚品经营数年才盈利,吴清友的车也过了数年才更换,“因为我那时候发誓,诚品不盈利,我就不换车。”
这家在当时算新概念系的书店,色系沉稳、优雅,不同于传统书店的沉闷、死板,不乏匠心独具的人文细节,但最初被定义为“人文艺术小型专业书店”,让人替它的市场竞争力忧心。
为什么有这样一个称谓?因为诚品在成立之初,虽然给公众提供了一个高品质的购书环境,但因其书籍过于偏向进口书及外文杂志,以当时台湾的消费水平,这完全是走阳春白雪、曲高和寡的。亮相之初,这个新面孔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被狠狠教育了。
与此同时,这位当时并不年轻的掌舵人身体遭受了磨难。在创办诚品一年多后,吴清友先天性心脏病突然发作,他历经了一场生死攸关的手术。
“我是学机械的,人文素养并不高,但是,为了能够让自己心安,最后我自己寻求了四种观点,希望通过这四个观点来安顿自己的生命,来摆对生命的坐标所在。这四个观点就是强调人文思维:人跟自己的关系、人跟他人社会的关系、人跟大自然的关系,另外就是人跟超世界鬼神的关系。”吴清友说,这些对于生命与自我的思索,一直伴随他打造、打磨诚品的全过程。
吴清友先生也慢慢观察到这种奇妙的商业密码:书籍是一种相对低价的商品,在单位时间、空间内达成的收益远不如今天那些新兴产业,但它却能让读者拥有精神共鸣,从而流连忘返——这种自由式的销售策略,不能不说让诚品的经营受到某些影响,但这恰是诚品的特色所在。
在亏损了几乎15年(其中有两年有微幅获利)的情形下,他依然主张创业时专卖艺术与建筑书籍的目标,并规划出有别于同业的经营模式,使诚品书店在台湾有相当的不可替代性与知名度。
他赢得了股东的支持,在诚品走投无路之时,这些好友们陆续入资25亿新台币,并同时进行企业整顿。
“把顾客当成人,这个人愿意跟我们结缘”
1995年,诚品有了不小的转机。为了扩店及租约问题,诚品好不容易争取到原地不远处的新光大楼现址,搬迁之日,诚品发起一场“今夜不打烊”的创意,引来意料之外的热烈反响,从那一夜起,敦南诚品店就成了全台湾第一家24小时不打烊的书店,并延续至今。
在吴清友的坚持下,诚品书店一间间在台湾开起来。至2001年,诚品展店已达四十余家,并坚持,“连锁但不复制”。
2006年元旦,诚品信义旗舰店高调开在被称为台北曼哈顿的信义计划区,一共8层。这家靠近台北101大楼的诚品旗舰店,占地7500坪,馆区均有阅读用的桌椅。
用吴清友的话说,他对诚品信义店的定位是,“不只是一家书店,更是一个阅读的博物馆”。他的企图心,不言而喻。
“诚品总认为自己树立的是一个心灵高不可攀的、希望用经济生命分享众生的价值,来鼓励我们所有的同仁,因为我们都想,希望诚品成为一个心灵的港口,我们不能把诚品当作是一个书籍的买卖,而是安顿读者、客人,安顿人的一种心情,同时诚品也不把一般接触诚品的人当作是商业思维的顾客,我们是把他当成一个人,这个人跟我们有缘,愿意跟我们结缘”,吴清友先生坚持,要给纷繁的台湾一个与众不同的“场所”。
诚品是在转型,而不是失去理想
作为华语世界中最有名的文化地标,诚品不仅仅停留在美妙的情怀及口号上。在商业运营模式上,除了销售书籍,诚品还会举办文化展演、创意商品销售、服装销售甚至餐饮等等。
在被坊间评价为“最浪漫、最精明”的吴清友看来,诚品有着自己一系列的经营链条:自己的物流公司,巨大的厂房,专业的电子商务网站,酒窖与餐厅,诚品画廊以及最不可缺少的书店。
此外,全台湾的诚品分工各具特色:有特别为儿童开设的书店,有的开在台大的医院里,开在环境优雅舒适的海滨、大学;有的开在繁华的商业区,开在捷运站;而诚品移动图书馆,会专程为台湾偏远乡村的儿童不定期送去图书与演出……
吴清友将这种商业定位的区隔描述为“创新”,“身为当代人,我们要有一种创新在我们所生存的时代里面。”他说。
近年来,诚品的商业化经营颇受争议,一些出版人评价,“这几年的理想性越来越淡”、“为了绩效,书店部分面积一直在缩小”等等。
吴清友先生一直知道这种声音,他跟我强调,“诚品对人文艺术创意的坚持,这个理想是不会降低的。”2014年他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演讲中也说过,“没有钱,诚品活不下去。但我心里同时也非常明白:如果没有文化,我也不想活了。”
这些年,太多实体书店关闭,读者的阅读习惯也在发生改变。在互联网、电商的汹涌浪潮下,全世界范围内的实体书店都难逃衰亡的命运。诚品无法独善其身。
吴清友也思考过如何顺应时代的转型问题,他跟我说,“诚品一直有个想法,就是通过量化提升质化,当你规模越大的时候,你越有能力去做一些以前不能做的事情,尤其像跟很多表演艺术相关的活动,当诚品更有规模经济的时候,其实更能够展现出它们的价值;另外,诚品也必须配合很多时空的演进,阅读已经不是静态的、传统的,阅读其实是现代的,跟生命、公众、生活、你的嗜好结合在一起,在知识水平不断发展的两岸社会里,阅读已经变成更为多面向的事情,所以,我们在思考如何把书店、阅读跟更广泛多元的活动能够结合在一起,我们是在做这种转型,而不是说我们会失去理想性”。
作为一家企业,内力很重要,那就是,它得找到自己在市场上的生存之道。商业不是慈善,一家企业优先考虑的是自己要在市场里活下来,它必须具备核心竞争力和盈利模式。
吴先生应该很早就看到了,商业最重要的品质是它的初心,即一家企业之所以存在,是需要给人们提供给他们所需要的某种服务。
而诚品这些年来最大的着力点应该是:尽管曾经亏损15年,不是商学院教材里的TOP案例,但它依然清醒地认识到作为一家企业,生存的三部曲即生存、生活、生命,恰如吴先生所言,“先求生存,再求领先”;并且,它服务的顾客不止是来店里消费的陌生人,他们还是独立的生命个体,所以吴先生才会说,诚品是服务业,“服务的终极目标是精进自己、分享他人”,从这个意义上说,它也孜孜不倦地坚持要与当下人们的精神需求建立某种连接和服务。
家与工作之外的“第三空间”
吴清友认为,他理想中,希望诚品能成为家与工作之外的“第三空间”,他甚至充满诗意地说,“希望能够在这样一个祥和的空间里面,看到都市人最可爱的表情,最亲切的眼神,最温暖的关怀,最优雅的风情。”他的语言体系充满某种文艺感,这在他的演讲里也有体现。
现在,吴先生走了。可以告慰的是,吴先生与他一手创立的诚品,在时光长河里,给一些人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创造了阅读的美好,给他们提供了心灵休整的机会,它治愈过一些人的创伤,陪伴过一些人的成长,也成为一些人相遇的密码……阅读提升的精神格局,这些温暖的印记,以及这些在人生路上的不可复制的经历,都弥足珍贵。
当我们在被房价、职场等种种现实追赶得仓皇四顾畏首畏尾时,当我们因为伤痛、不公而泪流满面时,当我们历经悲喜、希望与同伴分享时,在一座城市,如果还有这样的空间可以驻足,这是幸事。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特约撰稿/贺莉丹
编辑/翁倩[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