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清科集团向本报提供的数据,2017年一季度,沪深两市新增IPO数量创历史新高,达135家。在此背景下,创投机构也赚得盆盈钵满。深创投、达晨创投、毅达资本这三家创投机构占据IPO退出量前三甲,退出回报总额超过100亿。
2017年一季度,创投机构新募集基金91支,其中81支披露了基金规模,其中投资于中国大陆的有367.52亿,与2016年各季度相比,规模收窄。值得注意的是,各创投机构募资能力明显分化,资金大头基本上被知名创投机构吸引。这些新增基金中,出现多个大额基金,如高榕资本新成立的两支基金募资额超过50亿。
(数据来自清科研究中心)
此外,这些新设基金中,各地方政府成立的创投引导基金也成为一支重要力量,并进入投资期。
创投市场竞争相当激烈,活跃度超过去年同期。一季度,中国创投市场发生894起投资案例,有809起披露了投资金额,涉及321.65亿元,其中竞争最为激烈、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共享单车的大额融资。
据了解,一季度,摩拜完成D轮融资2.15亿美元,ofo完成4.5亿美元融资。另外,永安行即将上市,百拜单车完成A轮融资,单车领域竞争最为活跃。
与募资市场一致的是,创投市场也有二八现象,20%的创投机构占据着80%的创投市场。
不论从投资数量还是投资金额来看,创投机构对互联网、IT、生物技术与医疗健康这三大领域最为感兴趣,花钱最多。如下图:
(数据来自清科研究中心)
另外,一季度中国创投市场发生了318起退出案,资本市场的退出占据大头。如新三板有131笔退出,IPO市场则发生了104笔退出。
由于IPO加速审核,一季度沪深两市场IPO量创历史新高,在此带动下,创投机构因IPO退出而受益丰厚。据统计,一季度,深创投与达晨创投投资的6家企业完成IPO上市,毅达资本则完成3家企业上市。这三家机构帐面回报超过100亿,平均回报倍数为10倍。此外,君联资本、IDG、红杉资本各完成两家IPO上市。
其余26%的退出案例则通过并购、股权转让、管理层回购、借壳等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