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没有看到一部能像《天空之眼》这样的电影,既有摧枯拉朽的反恐战争场面,
更有大小高潮错落有致之余,在杀机中暗伏道德考量的“电车难题”绷紧节奏。
一句话夸之,就是屌爆了!
将左右为难的人性抉择架构在一场雷霆万钧的反恐行动之中,在钟摆滴答作响的倒计时之际,完成跨越善恶的终结选择,是为挽救眼前活生生的年轻性命,放弃射杀恐怖分子,将近百人的安全至于危险境地;还是痛下狠心,指使无人机向恐怖基地轰炸,消灭恐怖分子的同时酿成一场惨绝人寰的悲剧?
这一“电车难题”式的诘问就像一个挥之不去的心魔一样,矗立在每个看过《天空之眼》观众的心中。
从网上热播的“哈佛公开课”中,吃瓜群众们都知道通过电车转轨的方式,牺牲一人挽救五人性命的道德困境的经典理论。
类似的道德困境难题,在秉承人性的前提上其实是无解的。
但在日常生活中,多数人几乎没有机会置身于一场关乎生死存亡的道德抉择中。所以对于“电车难题”的理解,从来都是形而上的概念想象而已。
《天空之眼》则借助一场细节真实的反恐行动,形象地将其展现在银幕之上:分秒必争的反恐行动中,突然介入一名无辜女童,是承受附带杀伤将她和恐怖分子一起炸掉,还是为挽救她的生命而放过策划实施恐怖袭击的恐怖分子,将近百人安危至于危险境地?
通过精炼的对白和步步为营的情节反转,《天空之眼》中的“电车难题”让每一个观看影片的人,都仿佛是出席一场道德审判的陪审团成员,
从头至尾地介入反恐行动的环节,以一种“上帝之眼”的直观视角,全局审视行动中每个参与者的决断与反应。
影片的高明之处,则在于导演加文·胡德不仅能以事无巨细的呈现方式,高度客观地将一场现代科技主导下的反恐战争全景展示给观众,
同时还把所有道德正确和人性的隐私分毫毕现地摆设出来,并做到不设置答案,而让观众自己辨识思考。
因为只有将摄影机摆在最中立的视角,才能让观众以最大情感的付出代入到影片中的“电车难题”里。
而除了用极细密的手法,从军事技术和政治程序构建出一个反恐变种的“电车难题”外,《天空之眼》更引人入胜的看点,还有处在“电车难题”的道德困境中,当局者们态度各异的表现。
影片中,参与反恐行动的政客、军人和官僚,始终处在无休止的唇枪舌战中。一些人认为《天空之眼》里高官政客们对于究竟该不该开火轰炸的讨论是一场“十二公民”式的民主化辩论。
因为不论是军队指挥官、外交部长、首相秘书还是安全顾问,拥有决策权的高官们无一例外地将握在自己手中决策权,同时也是射杀生命的扳机推给其他人。
而这种充满了圆滑官僚气息的踢皮球表现,其实更像是《我不是潘金莲》中先后出现的阻挠、围堵李雪莲上访的那几位官员。
他们明明心中明镜似的分辨是非,却不愿在自己任职时期内对事件给出结论,官僚主义的拖延待办最终的目的就是想明哲保身。
《天空之眼》中出现的多位政客同样如此。
所有反恐行动的参与者都心知肚明这道“电车难题”的最终答案,不论是错杀误入轰炸现场的小女孩,还是放走筹备实施恐怖袭击计划的恐怖分子,结果都是将自己置身于道德谷底的不利处境。
所以,没有一名政客有勇气从自己口中说出Yes或No。
同时,却也没人愿意承担不轰炸所引发的安全和政治后果。
政客官僚们只能借用程式化的决策过程,互踢皮球,直到皮球在每个人的脚下都轮回几次之后,才最终完成利益博弈。
整个推诿的过程见微知著地表现出,在现实版的“电车难题”中,
没有脸谱化大义凌然的孤胆英雄,也不会出现绳营狗苟的道德败类,
人性中最真实的灰色地带就是身处漩涡中的利己主义。
可以说,《天空之眼》之所以被多家国内外专业媒体评为年度十佳电影,其无与伦比的亮点除了各种抓人眼球的黑科技军事装备和用极度稳健的叙事节奏铺陈出多方立场的密集信息外,最无法复刻的精彩,就是影片搭建出几乎与真实反恐战争中百分百吻合的“电车难题”,以及借此映射出的道德虚伪。
在道德抉择面前,会议室中的利益交锋甚至远超战场中的刀光剑影,每一次临近选择的时候,都令人神经紧绷,扣人心弦全无松懈。
这种在选择迫近时持续加码的情感大戏,一直积压到电影最后,从无人机上射出的导弹划出一片火光,将90多分钟的凝神屏息瞬间释放,也将隐含在“电车难题”背后的人性掩埋在残垣断壁之下。
最后,真的有必要摸着女神的胸,无比虔诚地推荐这部精彩到爆的《天空之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