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凤凰读书
文字之美,精神之渊。关注当下优秀出版书籍,打捞故纸陈书,推出凤凰网读书会、读药周刊、凤凰好书榜、文学青年周刊、凤凰副刊、一日一书、凤凰诗刊等精品专刊。在繁杂的世俗生活中,留一点时间探寻文字的美感,徜徉于精神的深渊,安静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十点读书  ·  最适合自驾的北方城市,海景和海鲜都绝了 ·  2 天前  
蓝钻故事  ·  大S被紧急火化,难掩真相 ·  2 天前  
上海书评  ·  杨靖︱贝克莱的美国梦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凤凰读书

庄子救了我的命

凤凰读书  · 公众号  · 读书  · 2018-06-22 13:17

正文

Why Zhuangzi? Why Now?

为何此刻读庄子

蔡璧名 


之人也,物莫之伤。大浸稽天而不溺,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热。(《庄子·逍遥游》)

  


《正是时候读庄子》内文


这是庄子笔下的神人。外物伤害不了他,漫天洪水也淹不死他,即使旱灾严重到让金属、石头都熔化,焦灼了土地和丘陵,他也不觉烦热。


负责教授庄子乘御之道的工作,刚巧跟庄子笔下的「庖丁」一样,已经十九年了。

  

十九年届满前,我适时对一大班学生说了:「我教《庄子》,常觉愧赧,因为此生过得太顺遂,总不知大好天气里的逍遥喜乐,果真同于庄子逆境人生里的逍遥喜乐?好像得要有更重大、无常的巨石落下,挡住我顺行千里的去路。假使还能乘御得了,那逍遥才真。

  

天,于是就送给我一个,我要的礼物。当晚,还是当月,当年?癌症第三期,恶性肿瘤九公分。第一位看诊的西医师抚着冒汗的额头,用英语对身边的助理说:「我从来没有碰见过,这究竟是什么东西啊!」——西医说癌细胞从零增生到一亿个、构形一立方公分的肿瘤,只需时一月。那么推算起来,从医生手中领取诊断书,已是罹癌九个月后的事。

  

学生在我「最后一周」的课堂上,帮我举办了动人的惜别会。礼物、吉他与歌,还有多得惊人的泪水。人能活着亲眼目睹自己的追悼会,是很幸福的。后来才知,教室坐满、站满在校、不在校生的原因,是BBS上谁贴了「如果你要上蔡璧名的最后一堂课」这样的信息。

  

妇癌病房中,书法家好友托人送来一幅墨宝,正是健康的日子里我没能讨得的那幅。包装卷轴的浅褐色宣纸上,有意无意斜斜草草地题着开头的那段文字。想书法家好友以为我将死,才忍割昨日难割之爱(那真是好字哪!)。却又在外包装上题字提醒执教庄子的我:大难当前,庄子说,可以不死。

  

持庄子之道,可以不死。

  

《庄子》一书,就是要教会读者如何转危为安、如何驾御人生遭逢的任何处境——尤其逆境。就在得知死亡率百分之七十五、健保卡烙印「重大伤病」的那刻,我意识到:庄子所说的异常天候来了!

  

生命的伤痛随处可拾,但重症病房可以把伤痛的级数拉高到极至。从胴体的底端到子宫、胃肠到淋巴,病位有多广,受辐射治疗、化疗而破裂的粘膜、伤口,就可以有多长。

  

一个必须二十四小时紧跟着我的化疗点滴帮浦[1],不时传来哔哔的声音,并不理会金属离子一滴一滴注入、流淌于血管中那既冰凉又刺痛的骇人节奏。

  

「明天的辐射疗程剂量较大,一旦肠子爆裂,我们会当场帮你开腹、动缝合手术。」医师是这么说的。

  

当看护请辞,一身伤口无法自清的我只得向外求援。「大家都很忙,如果没事,就不要一直打来。」电话那端传来熟悉的声音,是对我向外求援的回应。

  

这是癌症病房里,身体之外的世界的声音。当我向外倾听,伤痛的心、混乱的气血、衰败的身体,加乘着、搅扰着,就要一起下地狱去了。

  

我的心,必须终结负面情绪。

  

我的念头,必须关机。

  

我必须入睡,才能停止痛苦。

  

当身体的衰败到一定程度,竟可以如此明确地发现,我的慌张、心痛、愤怒……情绪的伤痛只要加重一分,身体原本缺乏津液、有伤口的粘膜,便会出血难止,伤口加剧,同步恶化!

  

如何终结负面情绪?

  

念头如何关机?

  

如何从滴滴蚀心的剧痛中速速睡去?

  

照之于天。看见今天,还有无数的昨天。想当下这么回应的她曾经那么爱我的昨天,谢谢她。念头离开伤痛的此刻。

  

其神凝。注意力集中在心窝、在眉心、在丹田,专一凝注。专注里只剩下平静的心情与呼吸。情绪不再起伏,念头不再扰动。

  

未睡身,先睡心。心睡了,知觉的痛苦自然消失。醒没多久,此次疗程结束了。

  

枪林弹雨。是的,唯有我的心能成为这具身体的理想君王,才可能带领、护卫身体各部将领士卒,从枪林弹雨中全身而退。

  

「要看电视吗?」正子扫描检测时护理人员问我。「不看,不看了!」病前,我的心、我的眼、我的注意力,外逐的时间够多了。病房的日子,因为需要、因为成效,我才得以发现:庄子将感官的注意力向内观照自身、精神凝聚于内、不放任情绪搅扰的这些方法,可以让身体从混乱的伤痛中平复,可以如是安静、舒适。

  

于是,遵照庄子的用心处方,住在耳闻阵阵呻吟、哀嚎的妇癌病房楼层,我的病房竟可以风景殊异般地传出笑声。依循庄子的身体处方,我竖起脊梁、脚步力求虚实分明地走在候诊室,使我在成排成群或青、或黄、或黑沉、或苍黄相兼的憔悴病容中,仍可以宽心微笑、保持较好的气色。即便躺在病床上,强化与放松并济的身体锻炼也无需因卧病在床而中断,可以随时进行。(后来这套处方,有学生也让刚中风的父亲从住院初期开始日日操练,这位医学院职能治疗系毕业的学生转述,父亲在加护病房住院的头两周气力便显着恢复,且在卧床长达一个多月、转入照护病房后的第一周便能坐直,第二周就能练习站立、踏步,几乎没有卧床病人肌肉萎缩的后遗症。)

  

因为庄子,我没有把癌症三期视为噩运、看作一场灾难,而认定它有可能让我的心身放此一假、经此一役而知所调整,因而比病前更加强壮。日后回想,重大伤病也可以成为教人感恩铭记的最佳礼物!为了迎接这份天赐的礼物,庄子的身、心之道必须从纸面里站出来。竖起我的脊梁,打开身上筋肌气血的滞郁与纠结,教导我如何走路复健,如何站着、坐着、躺着。如何以无念代替思虑,以包容取代对抗,以智慧浇熄烦恼、以及所有多余而无谓的情绪。



《正是时候读庄子》内文


五个月不到,无需进入医生预期的第二个疗程,不必进行骇人的手术,肿瘤不是割除,却已消失。长庚放射线科洪主任闪烁着眼、惊叹再三:蔡老师,你的病真的不是我的手医好的,这是上帝的赐予!这是医学的奇迹!

  

不只可以不死。设想一套可以辅佐「癌三」病人从濒死归来的身心技术,理所当然,可以让无病的平人、未罹重症的常人循行而上,远离病苦,且日益升进,甚至登峰造极。

  

天外飞来。当生命中落下一颗巨石。如何驾御它、控制它、丢掉它、超越它?


  

罹病前,每周总有几天熬夜至天明,早上八点便又站上讲台,好像已经完全忘记:照顾好自己,也是身为人分内的工作 。病房中我才明白,这样的我,其实并不孤单。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啊?庄子以凶器象征、比喻的时代之伤,当代则借由精准的统计数字,一一浮现:

  

三点五人中,有一人罹癌。

  

三个青少年中,有一人罹患忧郁症。

  

两个大学生中,可能就有一人因严重忧郁造成学习障碍。

  

四对夫妻中,有一对离婚。

  

工作压力,环境问题,社会问题……各种在过去相对较不「文明」的时代不曾出现过的问题,正大肆攻击着现在的人们。没有战火的时代,战火可以隐藏在食物安全之中;没有斩首士卒的时代,杀戮可能正以食、衣、住、行,甚至育、乐等另一种方式,缓慢而无声地进行。当代不是战国,却又无异于战国。

  

福轻乎羽,莫之知载。祸重乎地,莫之知避。

(《庄子·人间世》)

  

庄子身处的战国时代,人能拥有的福分比羽毛还轻薄,飘忽不定让人不知道该怎么去承接、拥有;而灾难祸患却正如当代的雾霾、辐射般,比山河大地还要沉重,想要闪避却不知道有什么方法能全身而退。庄子用布满斧头、刀刃、机关弓、罗网、捕兽器的空间来象征所处战祸频仍的时代,而在这空间里生活的人们全都像置身在神射手后羿放箭可及的射程中。


  

当时,出兵规模动辄十万、数十万人。

  

一次战役短则数月、长则达数年之久。

  

一次战争中被斩首、杀害的士卒可达数万、数十万之多,正可谓「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孟子·离娄上》),因国君争夺土地城池而战死的百姓尸体,充满原野和城邑。

  

而庄子,就在这么个布满罗网、暗藏凶器的时代社会里,担任一个小小漆树园的小小吏。

  

撰写《史记》的司马迁是这么介绍庄子的:「庄子这个人,生于‘蒙’地,单名周。他曾经当过蒙地漆树园的官吏,与梁惠王、齐宣王是同时代的人。」

  

必须承受、最能感受时代之伤的,莫过于金字塔底层。

  

是庄子。难道不是你我?   

  

是当代。好像也是战国中期!

  

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

(《汉书·艺文志》)

  

班固在《汉书》中记载诸子百家的起源,认为道家应是源于负责整理、记述史实的官吏。「史官」以空中盘环鹰隼的高度鸟瞰历史纵深所照见的,究竟是什么?而这双俯觑红尘之眼,被史家视为道家所以能成为道家的重要根源。

  

什什么得要穿透历史的纵深,才能明白照见?

  

穿越历史纵轴,史官一目了然的是:先秦时代便有人慨叹「人心不『古』」,思想家便已明白昏君必见的本质是独独看不到自己的过失(「不见其过」、「知人之过,而不知其所以过」),暴政必具的本质是不把百姓生死当一回事(「轻用民死」)。从上古至今,从先秦到现在,史家了然胸怀的是:怀抱良知的古心、由圣君贤臣治理的清明之世,并没有因黎民百姓的翘首等待或布衣书生声嘶力竭的召唤谏言而就此出现。

  

道家思想的起源,应是由于洞见萧条异代都同样涌动着如风浪翻滚、层出不穷的普世之伤。

   

  椰林道上千轮翻,轮搅愁肠结复缠,

  怎奈名花已有主,如针丝雨摧心肝。

  

学生的小诗。马路、情路。升学狭窄之路,谋职艰难之路。人生的路泰半如虎狼口、后羿弓,步步惊心,皆可能伤。今天又谁中箭,落马?迢迢阡陌,谁人不曾受伤?

  

幸福,所以不简单,因为拥有幸福的必要条件通常多元。只要有一件还在途中,尚未达成;只要哪一桩以为圆满,却忽然破灭,就伤了、痛了。于是独自疗伤、咬牙忍痛,幸福便停格在可思而不可见、可望而不可及的远方。

 

  

找对教练,才能授受对的方法。

  

学开车,得去驾驶训练班。不然直接上路,没来得及享受乘御驰行的快感,恐怕已饱受众轮辗过、血肉模糊的痛伤。开车如此,用心、用身、用情又何尝不然?为何影响人一生至巨的姿势、意识与感情,竟丝毫未经学习?

  

有真人,而后有真知。(《庄子·大宗师》)

  

庄子说,是先有经修炼而明白天地之理、已经达到人所能达到至高境界的真人,才有真人在实践中所体悟到的永恒真理。



《正是时候读庄子》内文


《庄子》隐身在经典群中,已闪烁千年,因他提出一套人人可以执简御繁的疗愈、强化心身的方法。原来自己的心,才是最值得征服的战场。原来心不止可以烦、可以乱、可以伤,还可以自在飞翔。原来心情好坏,也是种可以自主的选择。原来内心安定,才是迎战乱局最有力量的武器。原来让身边的人学会安心,是送给情人最好的礼物。原来日常生活中的走、站、坐、卧,只要选对姿势,效果将远胜每周额外运动数小时。原来只要掌握「深情而不滞于情」的用情原则,便可无伤、悠游于情场。原来人生的方向,比行进的速度来得重要。原来命途中的逆境,可以不是噩运,而是可供强化生命的机缘,是上天落下最珍贵的礼物,若能好好把握、珍惜,将是比如意顺遂更值得纪念的风景。

  

所以,庄子提出一套可以强化身心的无价技术,供给所有有待于外在世界而等不到黎明到来的人。在期待清明太平之世、公平正义之日到来的同时,与其悲观陷溺、病苦挣扎,不妨自泥淖中起身,用等量的时间、或更大的心力,致力培养、强化自己的乘、御之力,使得在任何混乱的、黑暗的、虚假的、堕落的时代,都能有足够的身心能力,乘御一波还胜一波的无止风浪。


    

当大难之后,全身而退,身心完好无缺地回到「庄子驾训班」继续传授庄子之道的这天,庄子的座骑「莽渺之鸟」,才给我衔来一枚教授《庄子》的合格证书。我于是拿起笔,仔细刻画竖起我重生脊梁的心神精气、林林总总。以便所有想一窥庄子真面目的读者,都能因此习会这套可以强化身心的无价技术。

  

《庄子》开篇《逍遥游》让读者明白:人生目标的设定,与生命中的逍遥、快乐密切相关。是只能零星偶见、稍纵即逝?还是可以源源不绝、愈发充沛?这都要看你是选择当一只不断外逐的飞鸟;还是选择作一棵持庄子之道,将核心目标设定在自身,因此随着年轮渐长,扎根能够渐深的大树。



《正是时候读庄子》内文

  

倘若我们受到世俗价值或儒家文化影响,将目标设置在外面的物质世界、家国天下,则万般皆需依赖、等待外在条件的配合,成败难以预期,身心也将因此随之起伏摆荡,不得安宁;但若是以提升、富足自我心身为人生目标,那么无论外在世界是顺境、逆境,都可以选择安然面对。庄子并非要我们拒绝所有的世俗价值或儒家文化,只是指出人可以将对外在世界的执着转向,致力于自我身心的提升,这样逍遥与否,才能真正操之在己。庄子以此点出庄学目标设定与儒者人生目标的差别,并由此呈显庄学至人典范与儒家圣人典范的殊异,再以这样的不同带领读者进入何者有用、孰为大用的深刻反思。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